每個城市都有自己這樣那樣的故事發生,平淡的、或令人感動的。旅途中走過,總會留下些值得回過頭來再去細嚼慢咽的東西。生活在南京,對這裡的感觸可能未必有初次踏入的朋友要深,就隨便聊聊吧。
南京是座地處遼闊的長江下游的平原城市。北緯32度03分,東經118度47分,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
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曾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稱“十朝都會”。這十個朝代是:東吳(229-280年) 、東晉(317-420年) 、南朝(宋、齊、梁、陳)(420-589年)、南唐(937-961年)、明初(1368-1420年)、太平天國(1851-1864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1年)等。
5000多年以前,這裡就出現了原始村落。南京已有2460多年的建城史。初名越城,戰國時楚國在石頭山上置金陵邑,秦改為秣陵。
三國時東吳首次在此建都,稱建業。西晉末年始稱建康,其後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於此,歷史上稱六朝。唐代稱升州,宋易名為江寧。及至明初,才正式定名南京。全市面積6516平方公里。
南京從真正意義上來説還不屬於江南。只能是極度的靠近江南,所以方言和吳儂軟語有很大區別。説實話,南京人的方言既沒有蘇錫一帶江南那種韻味,又少了些北方人的直接,有些拖泥帶水的。可南京人嘈雜起來時的罵人話倒是很簡單扼要,讓外地來的人無法與之抗衡。南京的小販你可得小心點,聽過“大小片”的事嗎?説是有外地人在南京游玩時有些口渴了,一見前面有水果攤,上面寫着:哈密瓜(或西瓜)每片2元,外地人一看挺便宜啊,三個人一人一片吧。吃完問你要十五元。你要理論是吧,人家把字下面擋着的小紙板挪開,看看又一行字:大片五元。沒辦法,吃嘛總是撿大的挑啊。
南京是國內有名的三大火爐之一。盛夏時的熱不是一般的熱,而是悶熱,簡直要讓你的汗往心裏流。特別是在梅雨季節來臨前,家家戶戶都要翻出箱底的衣物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幾天,要不來年你只能抓住衣服唉聲嘆氣地去數上面的黴斑了。記得小時候這裡每家都有竹床,是夏季乘涼時用的,孩子們一洗完澡全都爬上竹床,準備聽大人們談古論今,説些鬼怪的故事了。過去有風扇的人家很少,所以舊時南京人的夏天大部分是在露天的竹床上度過的。而冬天呢?接觸過北方人,他們只要是在南方過過冬天的話,沒有一個不“大罵”南方的冬季:雪花少些就罷了,家裏沒暖氣也就算了,陰冷的要命。那種冷真的可以讓你透心的涼。
| |
屬於老南京城的地方很小,主要在秦淮河、夫子廟、學宮、貢院、東西市場、烏衣巷、桃葉渡、瞻園、明代城桓和中華門城堡 、、、一帶。這裡到現在為止仍較好的保留着老城南的風味。一些城南舊事忽遠忽近的漂浮着。所以外地的游客到南京時一定會來這裡看一看,或許能走進古樸的庭院小巷,去到書場裏聽一聽南京白話、品嘗一下“金陵鴨血粉絲湯”、“桂花鹽水鴨”,或坐在店舖裏沏一壺上好的“雨花茶”,再細細的端詳盛在小藍邊花碗裏晶瑩透亮的“雨花石”...。關於“雨花石”並不是外地人想象的産於南京雨花臺。雨花是花形的石,是石質的花。雨花石是一種七彩斑斕的花瑪瑙石,第24屆奧運會被譽為“幸運石”,産於南京六合縣(現為六合區)。南京的城市從我記憶時起就在不斷的改造擴建(目前的地鐵工程正處在緊張的施工段),城南這塊基本上算動的較少了。但游人太多,可以説還是不很安靜。另外兩處熱鬧的地帶就是新街口商業中心(一般外地人來都會在這裡的商場逛)和湖南路的商業夜市區了(這裡本地人較多,東西的價格也比較低。這裡還是城市亮化最好的地方)。對了還有一地亮化帶就是於1968年底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它將原來的津浦、滬寧兩條鐵路連接成京滬線一直到現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就是對當時長江上第一座大橋的寫照。如今多年的風雨下,大橋橋面現在已是百孔千瘡,如果步行走上一段還不錯。南京城內已限制夏利出租車和中巴車的營運,可“馬自達”卻仍忙碌的穿行在大街小巷中。這可不是“海南馬自達”,而是類似於正三輪的一種原本供殘疾人士代步的工具,後面罩上個四四方方的外殼。現在開這車的大部分是下了崗或是單位效益較差的人,價格當然比出租車便宜,什麼樣的小巷都能進,就是太吵也不安全。
南京的風景區除了前面説的秦淮,主要有鍾山(明孝陵、中山陵、靈谷寺、音樂臺、水榭、孫中山紀念館、梅花山孫陵、廖仲愷 何香凝合葬墓、中山植物園、紫霞湖、紫金山天文臺、徐達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玄武湖等)石城 (石頭城、莫愁湖公園、清涼山公園、古林公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大江(南京長江大橋、渡江勝利紀念碑、獅子山、繡球公園、燕子磯、頭臺洞和觀音洞、二台洞、三台洞、達摩洞等),南郊(雨花臺烈士陵園、楊忠襄公剖心處、方孝儒墓、鄧愈墓、渤泥國王墓、菊花臺九烈士墓等)棲霞(棲霞山、棲霞寺、舍利塔、千佛 、南朝石刻等)等景區。
不知道12月13日 ,有沒有朋友會來南京游覽。如果來的話你會在陰冷的天空中聽見10時響起的警鐘,別意外,這是對那段苦難歷史的追記。震驚中外、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就是從1937年的12月13日南京淪陷開始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為止,三十四萬同胞的血水染紅了南京城....。為永遠銘記血寫的歷史,南京市民每年都在“12 13”祭日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聚集在長江邊舉行追悼紀念活動,祭慰亡魂。侵略者給南京人民帶來了什麼?痛定思痛、痛過還是痛。但願過去了的苦難不再重演。
又是深秋的季節,卻想起了盛夏時南京馬路兩側的法國梧桐。樹木高大、蔽日。如今泛黃凋落的殘葉卻無力遮擋秋日裏懶散的陽光。冬天就要來了,春應該不會太遠了吧。
南京就如此這般地走過我的夢。
2002年10月19於南京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fsss】或CCTV.com國家地理論壇版主信箱。
責編: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