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登周公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5日 18:53 來源:CCTV.com

  來雅安數年,一直沒有登過周公山,曾經也邀約過幾次,都因這因那的緣故而沒成行,這次終於在“風雨無阻,遇雨換地點”的前提下成功登頂。説成功登頂雖是事實卻也誇大其辭,倒像是登上了一座高海拔的雪山,而周公山海拔只有1774米,在眾多的高海拔山峰前,周公山無疑只是小丘了。

  高峰也好,小丘也罷,有沒有仙,其實也無所謂,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有自己的歷史,那麼,山是有靈性的。周公山是雅安市的晴雨錶,當地人大都看看周公山就知道是天將放晴或是天將降雨,有諺語説“頂霧有雨,霧散天晴”。剛到雅安的時候不明白,後來自己也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來,如果陰雲覆蓋了山頂甚至全山,必將下雨,如果周公山傲然挺立在透明空氣中,甚或有白色輕紗纏腰,那麼,陽光與你的約會就無法更改了。

  這次登山,從提議到出發,時間近兩周,由愛好籃球、有著好腳力的陳同志擔任隊長一職(主觀安排的),由登過幾次周公山的代姐姐做導遊(也是主觀安排的),由一心想登頂的發起人飄做總指揮(自封的,因隊長要求飄做秘書,飄大呼:秘書沒有權限,俺要做總指揮)。阿彌陀佛,所有的人都還聽話,於是,在有著輕霧的清晨7點半,太陽紅紅的挂在東方,一行十四人,導遊&&,隊長壓後,浩浩蕩蕩向周公山走去。

  周公山在雅安東南方,雅安城就在山下。以周公河吊橋為界,過了吊橋就算是進入周公山境地了,吊橋,總給人一種原始的美麗。從周公河到山腳,一大片平地,人們住在這依山傍水的地方倒是一片清涼,莊稼作物,荷塘農舍,一花一草都如此平靜地呼吸著。路過一個有著白荷花的荷塘,不想匆匆離去,佇立塘邊,在隊長催促中戀戀不捨離開。

  剛開始登山時,大家還興奮著、玩笑著,隨著喘氣的急促,慢慢開始拉開距離,尤其是導遊,撐著一把花傘走在最前頭,用晉的話説,她不是來登山的,是來散步的。所以,在第一個松林裏趕上導遊後(其實是她在等大家),總指揮就嚴厲批評了導遊:沒有團隊精神!溫柔的導遊笑著做了深刻檢討:立馬認錯,過會兒改過。

  從山腳到山的半山腰,栽種著玉米及一些農作物,還有竹子,在上山的路兩邊有竹林,青青翠翠。到了二郎廟就算登了四分之一的路程了,二郎廟如今殘垣斷壁,破敗不堪,卻依然有人燒香供奉,看來,二郎廟裏的二郎神必定神通又廣大了。在二郎廟稍作休息後繼續上路進入松林裏,蟬鳴聲大增,清唱不停。

  松林裏是涼快的,遇見一雙戀人,好幸福的樣子。但坐在石梯上休息時候,發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從山下走來一直沒有水,連水的淙淙聲音也沒聽見,那一刻忽然有些悵然。二是在石梯兩邊、在松林裏,現代化的白色垃圾滿眼皆是,那一刻,不是悵然,是無奈的憤然,看著山下再望向山上,希望人們遵守一句話:什麼也別留下,除了您的腳印!什麼也別帶走,除了您的照片!

  所有的人到齊後再繼續前進到林場吃掉所帶東西,以便卸掉包袱,哪知有人就打退堂鼓了,説就在林場玩。看了看情況,在自願加強行下,總指揮點了8個人的名字説:必須登頂。這頓午餐算是百家飯了,人人都有帶食品,大家在一塊兒吃似乎總要香些,況且費了體力。

  稀裏糊塗塞滿了一肚子後,告別不繼續登山而準備鬥地主的六位踏上登山路。從林場為界,山勢也開始陡峭起來,不過,因是全程石梯也就不覺險要了。這個時候導遊終於履行了職責向大家介紹説,從現在起數夠五道橋就上頂了,所以總是渴望著橋的到來,誰知道這林場到第一道橋的距離比第一道橋到山頂的距離還遠。而所謂的橋也就一塊兩塊大石板搭建而成,原始古樸得可愛。在第三道橋邊有“一碗水”,因形似碗而得名,其水清冽可口,據説喝了“一碗水”的水會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那也是從山腳到山頂唯一所見溪水,難怪會長命了,所以,怎麼説也要喝上一杯。

  到達山頂時有一大石碑迎接,石碑一面寫著周公山,另一面寫著蔡山,接著就是石坊了。後來聽廟裏老師傅説周公山以前就叫蔡山,只因三國時候,諸葛亮率兵南征,到達蔡山時紮營休整。夜裏,諸葛亮夢見一老人飄然而至並含笑對諸葛亮説:“吾乃周公是也。今見汝領兵南征,甚合天意。然徵中不可強進,須將剿撫並用,撫為主,剿為輔;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方可取勝。”説完,老人飄然離去。諸葛亮醒後便照老人的話制定南征策略,七擒孟獲,順利平定南方。諸葛亮班師回朝時再次到蔡山,頂禮祭拜周公,從此,將蔡山改為周公山,廟改為周公廟,河,就是周公河了。

  山名的來歷,其真其假已不重要,也許是不浪漫的緣故,並沒有引起興趣,倒是那大石條砌成的廟殿引起了興趣。石條堆砌的房屋,輕易地就讓人聯想到遠古,這也不是沒有因由,上頂上除了有周公廟遺址,還有漢代時期求雨祈晴的八卦石和許多的石廟、石獸、石坊。

  與老師傅交談中得知周公殿的修復,最早可追溯到康熙年間。老師傅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周公殿,名很宏偉,其實殿簡陋,也是石砌,殿內供奉著周公,及另兩位菩薩,三兩個居士在守著殿。老師傅説康熙年的碑就在殿內,其中一個年輕小火子拿來燭火照亮,隱約中看清一個“康”字。後來知道小夥子乃志願者。(雖然另一小夥説話語氣似在玩笑,但在這佛門凈地,不該有謊言。)

  周公殿所砌的石條幾乎都有雕刻,要麼是字碑,要麼就是雕花了:吉祥動物、美麗花草,還有代表著福祿著錢幣和壽字。殿門對面就是求雨祈晴的八卦石,雖有些斑駁,不難看出其輝煌的曾經。廟裏的維修費用則來自於功德箱裏的錢,剛上山頂時左邊的碑上就刻有募捐人名,永生永世,他們的名字與石碑和青山同在。

  剛從周公殿出來就開始下雨了,導遊説得下山了,否則雨大了下山難,居士們看看天色説這雲雨來去匆匆,會停的,果然,不出十分鐘就消失在雲裏了。在雨霧籠罩山頂的時候,不知道山下是否下著雨,總之下山去後下著雨,而山頂已然看不見了。


  峨眉山有一處捨身崖,周公山也有一處,站在捨身崖邊,一片白茫茫,什麼也看不了,只聽得導遊在講解:“晴天的時候,左邊可望峨眉山,右可看瓦屋山。”山與山之間如果有語言,雲朵是不是他們的語言呢?捨身崖斜對面是一排住宿客房,據説在山頂住宿不給錢的,但除了信奉者,在上頂住宿的人不多。不過,菩薩過生日的時候就多了。沒有進去參觀那些客房,從外表看,很簡陋,而旁邊的廚房就更簡陋了,還很低矮,石墻木門,真真的綠色房屋。

  坐到再次陽光衝出雲層,抬起雙腳慢慢下山而去。周公山,不能説是一坐美麗非常、溪水潺潺的山,就連一路走來的風景都較單調,但他有他的個性、他有他的歷史,這就夠了,有個性的山,就有靈氣。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相關鏈結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