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伊犁前必須先提及“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這句老話了。
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是西極天馬的故鄉,是絲綢之路北線的要道。
這裡是中亞人種的展覽館,這裡有哈薩克的金鷹,還有勤勞勇敢的錫伯人。
這裡有雪山,這裡有金礦,這裡有那美麗的那拉提大草原和新疆最高的塞裏木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據説最早就是用來描寫伊犁大草原的。
沒有到新疆之前,我只知道伊犁而不知道還有一個伊寧。等到了車站找班車的時候,才知道新疆地圖的城市中卻只有一個伊寧市,它是伊犁州的首府,也是我前方的目的地。
兩天的奔波,越過了天山,草原和黑土後,我和庫爾勒車隊的師傅們一起住進了古老的伊犁飯店。古老的房子應該還是在與蘇聯蜜月時期被援建的吧。
房子是大大的,地面上所鋪的木條已經裂開了大大的縫隙。
為迎接民運會的各路貴賓,伊寧已被裝扮的分外美麗,街頭的十字還擺放著諸多各色的鮮花。
如果説感覺此時南疆還有夏天的味道,那麼到了伊寧,我知道颯爽清風下的秋天真的到了。
這裡曾被叫做過新疆的“瀚海濕島”,城市已經四週此時還是綠的,雖然白樺樹的綠色,還有賽馬場上的草地已經開始變黃,但遠處它們還是綠的。
---伊犁大橋
除了激烈的賽馬場,我要去的就是首先就是伊犁河。伊犁大橋可就是距離伊寧河最近的著名河段。在色友中都説這裡會是拍落日的佳點,可我卻沒有見到傳説中在河邊的哈薩克婚禮。
徒步走過了伊犁河大橋,河面很寬闊,飛架起的大橋是長長的,長長的。
伊犁河是很特別的一條河,特克斯河、鞏乃斯河、喀什河匯成了伊犁河。
它可是新疆流量最大的河,也是我國唯一由東向西流的大河。它向西從霍爾果斯流入了哈薩克斯坦,最後注入遙遠的巴爾喀斯湖。
現在橋下已經被建成了公園,橋頭過後更是太多的度假村和娛樂場。不過綠草色茵茵,樺樹成行,在銀色河水的映襯下,還是不錯的去處。
水並不是太大,陽光斜照在寬寬的河面上,水波奔涌而過,上面泛起著一層層的金色光芒。
遠望去,仿佛藏在蒼茫暮色的一群高峰就是烏孫山,也都是古老烏的孫王國所管轄的地方。
紅色的落日也好美。
喝過了哈薩克濃濃的奶茶,吃過了哈薩克的油餅和包子。
我繼續走上了橋頭。
---記憶的碎片
喜歡哈薩克趕著的馬車,維族的木車都是兩個輪子的。
可哈薩克許多拉人的馬車卻是四個輪子的,看起來很華貴也很舒服。
交警除了指揮來往的汽車外,還要讓那些馬兒服從他們的交通規則。
不遠的郊外,因賽馬和叼羊而熱鬧了起來,草地上都是人,馬和驢了。
套圈的很多,被套的獎品就是擺在地上,鳥籠子中的彩色鸚鵡。
還有雜耍的,更是被大人孩子們圍的一層又一層。
當你看到圓圈最外面全都是看熱鬧人群胯下的馬屁股時。你才會真實感受到“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
用鏡頭瞄準了這些馬屁股。
驢車或拖拉機上的西瓜實在是好吃,小瓜五角,大瓜一塊。
較大的日夜溫差,使瓜兒都長的很甜。咬一口,冰涼的沙瓤,仿佛在冰箱中凍過的一樣。
長長的烤肉串,營養最豐富的馬奶,還有馬奶子製成的酸奶。
還大串的馬奶葡萄,白裏亮紅,都是我在新疆吃到過最好的,簡直就可以做一頓晚餐了。
街頭是熱鬧和繁華的,酒店和娛樂場所都很多。
斯大林路,解放路都還帶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可它們都是伊寧最繁華的街道。
跑線路班車一趟接著一趟,坐過一種用麵包車改成了班車,那上面絕對是遠遠超載的,好在每一站間隔並不太遠。
車上見到了漂亮的俄羅斯族大姑娘,而白皮膚的小姑娘穿著連衣裙,簡直也像洋娃娃一樣的可愛。
夜晚街頭霓虹燈下的街景也很漂亮。
街頭的拉麵味道很好。
街頭的網吧也很多,甚至賓館樓下的網吧用的還是DDN專線。不過和新疆不少城市一樣,雖多是兩元一小時,但常常163電子郵局會被網關程序的缺陷屏蔽掉。
我的收費郵箱無法使用了,只有再到下一家網吧進行嘗試,好在網吧很多,總會有好結果的。
是夜,終於在網吧給朋友們敲完了一片路上的文字,夜色中尚不足三點。
可沒有星級的賓館竟然鎖上了大門,不願去吵醒服務員了,那就在網吧繼續吧,好在夜場都不算太貴。
在伊寧又留下了兩個未眠的夜。
---西部最大的口岸
熬過一個通宵後,坐上了開往霍爾果斯口岸的班車。
出行一路上我學會了耐心,一份報紙陪我在車上度過了近兩個小時。
人坐不滿,班車是不會開的。
甚至連所有的新疆都市報,參考消息等報紙都是前一天的,當然薄薄的伊犁晚報除外。
快中午了,車子也終於開了。
霍爾果斯口岸距離伊寧市只有96公里。
經過了市區西北的邊境經濟合作區,據説裏面還有一個林則徐紀念館。
經過了農四師的一個團場,據説那裏已農墾出一片田園的風光。
等中巴車到了霍城縣的清水河鎮,往向西一拐上去就是通往霍爾果斯的路了。
因為車上只有我一個到口岸的乘客,所以我就被扔下了,被扔到了清水河本地的一輛小面的。
路的兩邊都是綠色的農田,還有蔽日的樹陰。伊犁河水灌溉出一派鄉村的田野景象。路邊兩元辦理了邊防證,辦證的武警也是我一路上遇到過最草率。甚至邊防通行證上連公章都看不清楚。
也許是因為邊防口岸已經成為了北疆旅遊的一個景點了吧,過檢查站時甚至值班的武警的屁股都沒有離開凳子,揮揮手就讓一車人過去了。
手中的報紙還沒有看完,上面正報導走私分子用車從霍爾果斯口岸走私進來了上千公斤被獵殺後羚羊的角,在哈薩克斯坦每公斤才三五十元人民幣的。
他們在新疆被捕了,在這裡這批羚羊角的價值就達到了上億元之巨。
我呢則已經到了霍爾果斯口岸。
紅其拉普,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應該是並稱為新疆的三大開放口岸。
紅其拉普相當之漂亮,阿拉山口除了火車就看不到什麼的,遊客基本沒有人去。
霍爾果斯在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上,是西部最大最早的口岸,也是新疆與中亞各國間的重要口岸。
早在隋唐這裡就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驛站,伊犁條約使它成了中俄之間的正式通商口岸。
中蘇關繫緊張的1962年,新疆伊塔暴亂事件中的六萬人就是從這裡大逃亡的。
.霍爾果斯口岸至此停止了對外貿易。八十年代才又恢復了開放。
後來它作為歐亞大陸橋的中端,邊民互市和旅遊貿易發展的很快。
不過九十年代初我們的同胞曾用諸多的假冒偽劣日用品,砸碎了淳樸的獨聯體人民對中國人的信心。
所以直至我今天來到霍爾果斯口岸的時候,口岸區的中方一側的商品市場,大道兩邊幾十家店舖都相當之蕭條冷清,許多甚至都大門禁閉。
聯檢廳距中哈邊境線約二百米,門外幾排小攤販主要經營著俄羅斯套娃、望遠鏡,錢幣,軍刀,香水,織物及小工具等品種不多的商品。
雖臨近國慶,但午後攤位上仍十分的冷清。商品交易根本不像原來想的頻繁。
口岸的通道上也少有雙方的車輛和人員往來。
攤販們基本都是本地或外來的漢族,他們也很寂寞的,所以也就和我聊了很多。
講起了遊客,外國遊客基本是不會到這裡來的,主要都是跟團來的內賓。
遊客的素質連他們都説到了太低,少有在她們熱情的介紹後,雖不買但會説一聲謝謝的。人都是需要禮貌和溝通的。
七八月這裡會是一個熱鬧的地方,國慶完了,冬天太冷,所以做生意的他們都會撤回去,直至來年的五一。
最後一個做過老師的小販非要請我一起吃了簡單的盒飯。他懂些俄語,所以去過不少次哈薩克斯坦的。
不過這裡所賣的商品説是俄羅斯的,但卻全是國內製作的,到一趟國境那邊進貨可不容易。
已經乾涸霍爾果斯河現在是中哈兩國的界河,河上的小橋為界橋,橋的西頭為前蘇聯霍爾果斯口岸,東頭為中國口岸。
這裡的一切都歸地方政府性的口岸管理委員會負責。
聯檢廳的車道上方飄揚著我們的國旗,還有霍爾果斯口岸幾個醒目的大字。
一個哈薩克族人過境到那邊,大鐵門外的親屬們不斷向他揮著手。
售票的漂亮哈薩克姑娘告訴我往前200米參觀界碑的門票要三十元。
不過不去也行,聊著她就給我拿出了界碑的照片,已前四週有鐵欄杆,現在拆除。
沒有還是出錢買票上界碑,感覺如此可能會有點褻瀆主權的一種尊嚴。
走上平臺,遠遠的看了中間的隔離帶。
其實印象最深的還是,口岸後面一個高塔式的崗樓,還有前面圈起的鐵絲網。
可以清楚地看到塔上精忠報國幾個大字,還有上面不時來回走動並用望遠鏡觀察的哨兵。
怕膠卷再被暴光了,所以有點像特務一樣,很小心的拍下了這些守衛我們國門的哨兵。
不過要真是間諜,他們可不會用如此明顯的作案工具的。
---惠遠古城
在從口岸回去的路上,我再次跳下了班車,一輛機動三輪車就把我拉到了同樣有名的惠遠城。
惠遠在近代歷史上可是應當有盛名的。它簡直就曾是新疆的首府,清乾隆年間平定了準葛爾叛亂後,就在此設伊犁將軍,建惠遠城,並陸續在其周圍建起了八座衛星城,史稱為“伊犁九城”。林則徐、鄧廷楨都被流戍邊到過這裡。
當時,惠遠城堪稱繁榮,在新疆還有“小北京”之稱。
這裡曾是當時我國西陲軍政的中心,也是伊犁將軍府的所在地。
民國前革命黨人也是在惠遠城首義的,新疆和平解放時,解放軍在伊犁也是首駐惠遠城。
不過現在我所能見到的則只是古城中心依然矗立的鐘鼓樓了。
其雖遠不及西安的鐘鼓樓之宏大氣宇。但可還是相當規則和醒目的。
同樣這裡沒有一個遊人,守門的小夥子連票都沒有讓我買就讓我登樓了。
幾百年前的城磚,幾層登樓的木梯。
鐘鼓樓也是傳統的三層三檐,磚木結構的建築,其根基穩固,在門洞中間竟然還有一個很大的八卦圖案。
憑欄遠望,四門對應的十字古道都是筆直的,可以遙想到當年的繁華。
四面的綠色風光也盡收眼底,它也把我帶回了現實,現在這裡也只是霍城縣的一個鄉。
---伊犁將軍府
“伊犁將軍府”舊址離鐘鼓樓只有百米之遙。
但其現在卻已被包圍在了一個巨大的軍隊駐地之中。
此外,文館所的小夥子還告訴我“伊犁將軍府”正在維修不開放。
但我如進不去可以再找他的。
給軍營外的哨兵出示了身份證和一疊通行證後,站崗的哨兵請示值班人員後終於予以登記放行。
但還要買上三元的衛生費,也被警告了除了將軍府外哪都不得擅入,否則會被巡邏的憲兵抓起來的。
走進軍營,裏面中到處都是綠樹,還有水池和假山,十分的漂亮。
小心的按照指示拐進了曾經了清朝新疆最高軍政長官的駐地。
從將軍府舊址的花園進去,花園中的涼亭還保存完好,百年的大樹長的鬱鬱蔥蔥。
裏面已成了一個改造的工地,除了不多的工匠,同樣也就我一個緬懷歷史的遊客。
將軍府不小,從花園走進古老的廳堂、金庫、廂房。
有些房子的墻壁已經殘缺,不久工人們可能就會把它們補充完整的。
房屋都很高大,可以看見用土木建築的屋頂,全部是用木楔子相扣而成。
守衛花園門口的是兩頭同樣古老的歪頭石獅,至今仍然威武。
空地上幾個石碑,除了花紋,已經看不出原來上面寫過什麼。
旁邊是幾排的高大平房,可以看出曾經做過解放軍的軍營,不過今天都已被廢棄了。
最後面應該是將軍府的府門、可以見到曾經的門房,還有高墻上曾經的翹角。
但門樓上長出的灰黃色野草像我清楚的昭示出,它已經成了沉重歷史的一部分。
走出了將軍府,走上了大街,街頭的一邊就應該是將軍府大門的另側,
剛用相機照下了墻頭曾經表明將軍府身份的文字。
就有軍官上來檢查了,好在我有充分的理由和證件可以説明拍照的動機。
所以自然膠卷不用被暴光了。
---陜西大寺
喜歡一個人在伊寧街頭沒有目的的遊蕩,遊蕩中我又走近了伊犁的“陜西大寺“。
陜西大寺是大清真寺,在烏魯木齊也有一座,據説都是倣照倣照西安化覺巷的清真寺修建。
清真寺很古老,據説始建於乾隆年間,初名寧固寺。
其更有別於維族的清真寺建築。前有山門、正門,兩側都有影壁及門樓,正中有三層亭式樓閣。
感覺它太像了宮殿式的磚木結構建築,甚至像一個古老的鐘鼓樓,尤其是上面的重檐式八角亭。
樓體墻內的門廊是深深的,裏面也和其他清真寺一樣鋪著相當華麗的地毯。
我這個無神的異教徒未敢多停,趕緊退出,拿出相機的時候發現街頭的人仿佛都盯著自己。
旁邊正在維修的白色大清真寺不能確認是否就是拜都拉大寺。
高高的尖塔上面一輪彎月,太高了,而且絕對不同於南疆土黃色的大寺門,那片白色,白的有些刺目。
---伊犁特曲
伊犁的木碗、木勺、木花瓶都很有特色,
伊犁的蘋果算特産,而濃香型的伊犁特曲則該算是伊寧地區最大的名産了。
在伊寧喝伊犁特曲竟然是跟一個並不認識的本地人。
就在中秋的前一夜,在我和他都各自吃完了自己沙鍋後,他非要請不相識的我再吃沙鍋,就的就是這伊犁特曲。
其後自稱他過牢,父親也剛去世,還讓我看了黑紗。説起單位只給了一千元喪葬費。
然後就是反復地説自己的太苦。除了再到其朋友的餐廳請我外,還非要到歌廳中為我唱歌。
在霍爾果斯口岸請我吃盒飯的那個曾經的老師,據説也曾因為男女關係問題坐過牢的。
不過這些都也同樣是歷史。
好了,就先給我的朋友們講到這裡吧。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