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壯族三月花街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3日 11:09 來源:CCTV.com

王明富

雲南省有壯族人口122萬,其中,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有993591人。千百年來,文山州壯族三月花街節,曾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興趣。跨入20世紀,有一批學者,開始關注“花街”文化。每年臨近農曆二月至三月,州內外的許多學者、朋友,打電話向我詢問花街節的活動時間及地點,希望我能作嚮導,帶他們去趕花街。

我已參加了10余次的花街活動,至今仍未破譯傳統花街節的原生形態文化。我帶朋友去趕花街,凡是身臨花街的學者,各從一個角度去認識花街文化,各有所獲。

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的美國學者馬先生、江女士,今年到富寧縣趕花街,看到數萬人集會,有數千的男女青年對情歌、談情説愛,他倆説:“這類活動,很象東方情人節!”

去年,廣西民俗攝影家協會的幾位攝影師,去參加廣南縣的花街節,數萬人衣著傳統盛裝,匯集在美麗的壯鄉趕花街、賽壯歌。攝影師們把出發前準備的膠卷都拍完了,感慨萬分:這麼宏大的傳統文化展演,唯廣南獨有!

前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幾位會員,在麻栗坡縣趕花街,看到富饒的壯鄉,人如流水歌如潮,傳統交易市場獨具地方特色。他們興奮地説:這裡,山美、水美、人美、歌更美!這裡,蘊藏著無限商機!

壯族三月花街節,漢族為什麼稱其為“花街”?時逢花街,成千上萬的趕街人,他們的一身無處不“花”:銀首飾上的花綴、壯錦服飾上的花紋、頭帕上的花飾、繡花鞋上的花朵、達鏈包上的花繡,人人如花似玉。壯歌描述花街:

“正月春風戲,二月水清亮,家家賀新禧,人人扮花香。”

顧名思義,多姿多彩的壯家人趕街,是名副其實的“花街”。

壯族母語稱“花街”為“河丹靛”、“隴端”、“金嘎膩”,意譯其含義,耐人尋味,待人們去破解。

壯語“河丹靛”,“河”指“街、集市”;“丹”為“黑”;“靛”為“紅”。“河丹靛”可以翻譯為“紅黑街”。而“隴端”的“隴”為“下”;“端”指“平川、田園”。翻譯“隴端”,特指“下田園平川開市趕街”。“金嘎膩”,“金”為“年節、過節”;“嘎膩”為“時逢二月、開春”。“金嘎膩”可翻譯為“開春節、二月小年節”。

文山州的壯族三月花街節,不管壯語怎麼稱,開市、趕街的活動內容大同小異。追蹤溯源,就其開街的時間、季節,隱藏著歷史文化的信息,看廣南縣花街節調查:

廣南縣壯族三月花街節調查表

  

花街

地址

趕街時間

60年代以前

趕街人數

90年代以後

趕街人數

珠琳鎮

甲板

農曆三月馬

日(第一街)

30000余人

20000余人

者兔鄉

堂上

農曆三月第

一個馬日

7000余人

11000余人

者兔鄉

者兔

農曆三月中

旬屬龍日

19000余人

25000余人

者兔鄉

達磨

農曆三月第

一個鼠日

3000余人

6000余人

那倫鄉

那倫

農曆三月第

一個屬虎日

20000余人

10000余人

舊莫鄉

夕板

農曆三月雞

或虎日哪日

先選哪日

5000余人

4500余人

舊莫鄉

舊莫

農曆三月選

第二個雞日

8000余人

6500余人

 

 

 

 

 

查閱上表,趕花街選在農曆三月。壯鄉三月不尋常:是稻作民族農閒時節;是大地復蘇、春暖花開的時節;是壯族人民精神振奮、尋親訪友的時節;是男女青年以歌擇偶的季節;也是壯家總結過去一年、策劃來年的最佳時期。

雲南壯族先民,屬古代的滇濮,是句町濮人的後裔。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文山州的多處出土文物、洞穴遺址和崖畫證實,這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就是壯族先民生息的搖籃。

商周時代前,壯族先民就在文山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稻作文化。壯語稱稻田為“那”,壯族人民熱戀“那”,把自己世代定居村落美稱為“那勒”(船型田)、“那弘”(王、皇田)等,僅文山州以“那”命名的地名有千余條,以“那”稱村落有518個村。壯族是最早生活在文山的稻作民族。

稻作民族的生産生活節奏,有別於其他民族。年逢三月至四月,壯家開始浸泡稻種,將發芽的谷種撒入秧田;四月至五月,拔稻秧移栽;六月至七月,田間中耕管理;八月至九月,搶收金黃的稻穀;十月至十一月,曬谷入倉;十二月,備辦正月、二月過節美食。開春,是壯家農閒的時節。

壯家農閒人不閒。過了正月,借三月趕花街的最佳時節,開展許多有益的活動。要了解人們的活動奧秘,必須親臨花街場。

壯鄉花街,各地自行趕三天,每天自有活動內容。

文山壯族,多分佈在喀斯特地貌的河谷、盆地。時逢趕花街,鄰近街市的山崖石道、河堤田埂上,挑擔的、騎馬的、乘牛車馬車的,絡繹不絕。第一天趕街,多數人都帶上一袋稻穀。

為何攜帶稻穀?一位牽馬趕街的老翁,神秘地向我説出一句諺語:“多湓不丟?焚”(壯語)!老翁一句話,洩露了稻作科技史的天機。

 經考古發現,壯族先民,在距今9000年至10000年的舊新石器時代更迭時期,在自己生息的土地上,從採集普通野生稻充饑開始,掌握了野生稻的生長規律,便開始馴化、種植野生稻,開始了壯族自己的稻作農業。

是什麼科技手段,使數千年的稻作農業蓬勃發展?就是老翁的那句諺語,翻譯其大意是:“施肥不如調種,三年不換谷種,來年秋收一場空。”稻作民族,每年都在培育新良種,同時需要從異地調換品種進行雜交,才能保證來年種稻獲豐收。為此,壯鄉人民,在春耕前,趁趕花街的最佳時節,調換良種,同時開展貿易,更新稻作農具。

各地壯族提供趕花街的場地,沒有永久的建築,因地制宜,多選擇村落間的平地、寬闊的田園、河岸沙灘、樹林間的草坪。

壯族人民,自古以來就依山傍水建村落。村後是古樹參天的大山,各村先民封之為“博者”神山;村前是開闊的河谷,;河堤上竹木蔥翠;河畔稻田碧綠。

富寧縣的孟村,數十戶新舊瓦蓋的木樓,建在半山腰。花街場選在村前山腳的稻田裏。

村民砍來竹、木栽插在田裏,搭成寬5-6尺,高8-9尺的棚架,用芭蕉葉、樹葉、茅草、稻草蓋頂。棚架長以稻田的寬闊和參加人數而定,60年代前,有1至2萬人匯集在孟村趕花街,棚架需要搭建數百米長。這類簡易的花街草棚,供人們貿易、對歌、乘涼、夜宿。

從前,供夥子、姑娘們對歌的歌棚,是當地的姑娘們用竹木和自己紡織的壯錦布搭建的。

壯家小女孩,長到12歲以後,就跟隨母親種棉花、採新棉、紡紗、織布、染布,編織壯錦。姑娘長到16-17歲,用自己親手織的壯錦布搭建歌棚,展示姑娘的聰慧、勤勞、富裕、熱情。

在花街場上,哪個村的姑娘搭建的歌棚最漂亮,歌手最多,對歌最精彩,聽眾最多,這個村的人就會感到高興與自豪。

富寧縣境,山高坡陡。每逢趕花街,人們從四面八方的山上,下到山腳的田壩來,匯集到花街場。也許這就叫“隴端”。

西疇縣兔街的花街場,不需要搭建草棚。那裏有一條寬闊的河流,河邊有開闊的沙灘,沿河兩岸矗立著高大的竹蓬、古樹。在沙灘上開街,可以在竹蓬、古樹下避風雨和日曬。

在河岸一座大山腳的摩索村頭,至今還保留著一棵千年古樹,是當地壯族崇拜的“楣處”神樹。這棵神樹高30余米、樹桿平胸直徑約9米、樹冠蔥綠覆蓋地面3至4畝,樹下可供數百人乘涼。

每年花街節的第一天中午,都有10余位壯族長老圍坐在這棵“楣處”樹下。他們是各“部落”、村寨的頭人,壯語稱“布版”、“宙動”、“布廣”、“佬崗”(壯族支系不同其稱謂有異)。他們身穿土布青衣,頭纏黑色布帕,圍坐在幾張芭蕉葉鋪成的“餐桌”旁。“桌”上擺放幾包五彩花糯米飯、一袋火炮花生、幾壺米酒。他們一邊吃桌上的美食,一邊開會。他們的會議,是“部落首腦聯盟會”,在壯族的發展史上,他們的會議,可以決定民族的興衰存亡。

壯族的發展史,先民曾經歷母系氏族社會,壯語稱“乜弘”制時代;隨後經歷父系氏族社會,壯語稱“布弘”制時代;繼“布弘”制後又經歷“布版”寨老制社會。

在寨老制社會裏,“布版”、“宙動”、“布廣”、“佬崗”,可視為村落的酋長,通過民主選舉産生,一般由本村落中經驗豐富、為人正直、德高望重的長老擔任。在戰爭年代,他們是調派武裝,指揮打仗的首領。在和平年代,他們是生産生活、宗教祭祀的組織者;也是村落、宗族之間出現矛盾糾紛的調解、處理者。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們配合當地政府開展工作,在少數民族傳統民俗活動中,他們還是組織者。

在花街節召開“部落首腦聯盟會”,他們將要總結過去一年的情況,商議來年聯盟事項,如傳統節日的策劃、種稻需水資源的分期共享、自然保護林的守護、村寨間交通建設等公益事宜。

第一天趕花街,很少碰到陰雨,多屬艷陽天。遠看廣南縣者兔花街場,數萬人行走在街道上、在村頭籬圍小道間、在河岸古樹柳林叢中,各自踩踏自身的倒影,舉目搜尋期待已久的目標。青年人的目標是:戀人、如意歌手、暗送秋波的異性。中老年人逛街搜尋的目標是:“畢儂”或“畢儂靛”。

壯語稱之“畢儂”,漢譯有“兄弟”、“姊妹”、“親戚”、“親族”等意。 “畢儂滇”比“畢儂”較為親近,“滇”意為“紅色”,“畢儂滇”直譯為“紅色的兄弟姊妹”。凡屬有聯姻關係的親戚,壯語統稱為“畢儂滇”。

中午,各家“畢儂滇”,一圈一圈地圍坐在稻田裏、沙灘上、草坪間,共享午餐。三月花街節,也是“畢儂滇”串親節。

趕花街的第二天,把花街節推向高潮的活動是對歌。青年男女們,有的找到了三年前就以歌結緣的情人、有的找到了兩年前以對歌私訂終身的戀人、有的找到了去年對歌的知己、有的找到了今年才新認識的異性歌手。他們三五成群,站在街頭、田間、河岸盡情對歌。他們從太陽升起唱到太陽落山,有的晝夜不停地唱。整個花街場,是歌的海洋,一浪高過一浪。

從前,壯族青年男女,十有八九都是歌手。不會唱歌的,沒有膽量去趕花街,就是去了,如猶看畫中美人─你愛她,她不愛你。

花街節的第三天傍晚,是歌手們情係花街、牽腸挂肚的時刻。悠揚的情歌、感人肺腑的歌詞,把歌手、把聽眾灌醉了,歌潮漸漸平息。這時,看不見的春心又漲潮了。瞬間,那三五成群的男女對歌陣式,變成了一對對情侶,站立在交錯蜿蜒的田埂上、坐在晚霞閃爍的河岸沙灘、慢步于村間小道。姑娘們把自己親手制做的繡球、布鞋等信物,悄悄塞給初戀情人。小夥子們將自己購買的項鏈、手?等信物,小心翼翼地給戀人戴上。眼下的三月花街節,不就是壯族情人節麼?

三天的花街節,會唱歌的去對歌,不會唱歌的或不需要找情侶的,互相邀約去看傳統壯劇演出,去欣賞壯族銅鼓舞、春牛舞、草人舞、手巾舞等。整個節日,春意盎然。

從前,壯鄉花街節的盛況,曾驚動朝廷。

傳説,清王朝最怕壯族聚眾唱歌,怕壯家以歌惑眾謀反。那時,廣南縣阿科的花街規模最大,今流傳的一首壯歌,記錄當時的盛況:“?金三岜崴  ?馨?倒澇 ”(壯語),意為:每天參加唱歌的人,要吃掉三百頭水牛,朝廷派來統治壯鄉的流官,在花街著迷,忘了辦公事。

阿科花街場有個大岩溶崖洞,可供三、四萬人在洞裏對歌、食宿。朝廷秘謀,要把壯鄉有名的歌手都騙進洞對歌,把所有的歌手滅在崖洞裏。那時,阿科有位著名的壯家歌手,壯語稱她“娘周”,年僅16,也被騙進洞對歌。深夜,幾萬名歌手被悶在洞裏,窒息而死。壯族崇拜大神布洛朵,變成一隻螢火蟲飛進洞,引路救出“娘周”。

“娘周”獲救後,奔走壯鄉,教人們唱壯歌。僅用三年,壯鄉村村寨寨又有了自己的歌手。

“娘周”19歲那年,出嫁在阿科。她要在阿科重振花街,沒料到,22歲那年又被謀害。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陸春林及其女兒金妹,在阿科為“娘周”厚葬立碑,再塑歌魂。

近二百年來,廣西和雲南的壯族人民,崇拜歌仙“娘周”。每年清明節,有幾千人自備祭品,抬到“娘周”墓前祭祀,拜“娘周”傳壯歌、傳智慧。據傳,凡祭拜歌仙“娘周”求歌、求智慧的,大部分有求必應。

壯族人民是伴歌而生,踏歌而逝的民族。少婦婚後懷孕,有古樸的安胎歌;怕流産,有神秘的保胎歌;嬰兒出世,有祝福歌;小孩學説話,先教優美動聽的兒歌;平凡的生活對話,語言如歌;談情説愛,有深情依依的情歌;節慶酒宴,有蕩激山河的對歌;壽終,要以歌送葬。每個人的一生,都沐浴在詩歌的海洋裏。沒有壯歌,就像沒有太陽。壯歌,是壯族人民的精神紐帶,是民族魂!

年逢三月花街節,有數萬人參加趕街,開展貿易、對歌活動,促進了稻作農業的發展,同時也承傳著壯歌。隨著社會的發展,壯歌正瀕臨失傳,花街節活動內容也日趨變異。

    壯族傳統三月花街節,是稻作民族傳統的貿易節和“部落首腦結盟”節;是壯家“畢儂滇”串親節和傳統“情人節”;是規模宏大的壯鄉“春歌”節!它是壯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花街節,已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引起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關注。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