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主題: 願新農村建設成為大學生成長的主戰場(首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8:14 來源:CCTV.com

  從今年2月15日起,“大學生村官”開始報名。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共有11354名大學畢業生報名應聘村官。其中中國人民大學200多人報名,北京林業大學400多人報名。北京市教委、農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北京地區普通高校的畢業生總數約為17.8萬人。這就説明,北京市17個大學畢業生中就有一個報名當村官!今年村官招聘人數為2000人,根據報名人數,錄取比例大致為6比1。

  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人才作用的發揮,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需要大量各類人才,但由於這些地區待遇、條件、政策、工作環境和少數領導觀念等因素,影響了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積極性。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採取優惠的政策,吸引畢業生到基層服務,會大大拓寬畢業生就業的渠道,有助於幫助大學生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形成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良好氛圍。

  當前要建設新農村,就必須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中央提出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認真抓好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培訓,儘快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增強他們帶領群眾建設新農村的能力。而大學生到農村去,會把他們的新思維、新觀點,新方式帶到農村,讓新農村建設有更多的人才。

  現在有一種社會現象,比如我們的名牌高校畢業生要是沒有進黨政機關,沒有到大中型企業,就會有人説,這是人才浪費,這是教育的失誤。按照這種習慣思維,大學生應該是學而仕則優,先是進機關,苦苦等待機會,然後升個一官半職,也算學業有成;或者是到外資企業,掙上一把大錢。然後過一把大款癮。

  如果沒有按這個“路線圖”發展,就是懷才不遇,就是大材小用,就是沒走正路。前一階段不是有位清華的畢業生賣肉的新聞被炒得沸沸颺颺。好象清華學生就不能賣肉,當然也不應該做生意。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他只要是把他學的知識,或者理念運用到他所從從事的工作中去,幹出了名堂,推動了這一行業或行當的理念創新,為這一行業注入了新的觀念、新的方式、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也是成功的。

  大學生到農村去,確實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因為大學生到了農村,有利於讓他們熟悉國情,了解民情,不斷增強熱愛農村、紮根基層、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利於讓他們在艱苦的基層經風雨、見世面,豐富閱歷,磨煉意志,提高能力,全面發展。例如復旦計算機專業學生顧澄勇,2002年畢業時沒有像他的同學一樣選擇在企事業單位工作,而是回農村賣雞蛋,3年來,他成了“阿強雞蛋”的年輕負責人之一,業內的知名人士。去年年底的上海市面上就出現了阿強“頭窩雞蛋”的身影,並且受到市民的歡迎。單憑“頭窩雞蛋”,公司一年就可以多賺35萬元。試想,假如我們也讓他去機關,也讓他去擠陞官的獨木橋,他也許今天象絕大多數學生一些,仍然按時上下班,仍然在竭盡全力地保自己的公務員身份,或許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因為眾人都在走的路,那是大路,沒有風險,沒有荊棘,但是不會有新的體驗,不會有獨特的作為。千軍萬馬都走擠一個橋,勝出者勝的太艱辛,而且大多數人只能是陪襯,只能人才的浪費。新農村建設雖然需要吃許多苦,需要許多艱辛的探索,需要不懈的付出,但是新農村是個廣闊的舞臺,它會造就一大批傑出的人才。在大舞臺和獨木橋之間,我們的大學生應該做出明智的選擇。

  我們期待,有更多有志的青年大學生到農村去,在新農村建設中建功立業,寫下人生中難忘的一頁,也為他們的成長注入新的元素,這也將成為他們走向未來的巨大財富。

責編:肖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