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山西農村基層歷經過近四十年風雨的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主席劉澤民,對現階段的農村現狀充滿情感。“兩會”開幕以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直成為他為之關注的“頭號話題”。
來北京開會前,劉澤民已經就新農村建設問題進行多次調研。他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新理念,是中央統攬全局、着眼長遠、與時俱進的重大決策,是新階段“三農”工作指導思想的深化、昇華和發展。
劉澤民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關注民生、尊重民權、擴大民生、培育民智、生發民力的指導思想,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以增加農村公共投入、改善農村公共服務為重點,走出一條政府主導、城鄉統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科學發展之路,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
劉澤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循序漸進,在逐步推進的過程中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完善現行財政政策,確保農村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投入。把向農村提供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納入財政制度框架,讓廣大農民能像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
劉澤民説,要注重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關鍵在於把握好還權於民、施教於民、公眾參與三個環節。
還權於民、管理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要讓農民與城市居民一樣,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充分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健康權、就業權、發展權。要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施教於民,即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培育民智,努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的良好環境。
這位省政協主席認為,當前要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參加新農村建設,分別支持一縣一鄉一村,實行“城鄉一帶一,共建新農村”。企業家、個體工商業者、社會名流,可以幫扶一個村或幾個村,為建設新農村立功立德。要擴大公眾參與,保證廣大農民對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步驟、資金使用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記者 張恩)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