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中國影像方志》科左後旗篇:馬王之鄉 雕花馬鞍做工精細;民歌悠揚 大青溝風光旖旎

CCTV節目官網-CCTV-10 中國影像方志 來源:央視網2020年09月15日 21:12 A-A+

《中國影像方志》內蒙古卷  科左後旗篇

位於阿古拉的雙合爾山渾圓如削,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中拔地而起。這座山高近百米,佔地方圓百餘畝,以“天下第一大敖包”之稱稱奇海內外。

兩百多年前,一代名將僧格林沁在這裡上馬,因其勇抗敵軍,被世人稱為晚清最後一位敢於提刀上馬的貴族。因此,這裡還有一個更響亮的稱呼——“英雄上馬的地方”。

清朝建立後,皇太極勵精圖治,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蒙古語稱“東”為“左”,以進軍方向將蒙古分為左、右翼兵。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以位於科爾沁部中心的左後方為科爾沁左翼後旗,設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彰吉倫為多羅郡王。扎薩克,蒙古語意為執政官。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僧格林沁晉陞為親王,賜“博多勒噶臺”號,逐漸稱為博多勒噶臺親王旗,簡稱“博王旗”,這個稱呼一直沿用到193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方便統一管理,成為科爾沁左翼後旗,簡稱“科左後旗”。

“英雄上馬的地方”

科爾沁左翼後旗博物館,原為僧格林沁博物館,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旗委、旗政府為了紀念家鄉英雄僧格林沁而建。

在僧格林沁的戰功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大沽口保衛戰”。清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清政府簽下了《天津條約》。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咸豐帝即命僧格林沁至天津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僧格林沁汲取第一次大沽口戰役因疏于防護而導致失敗的慘痛教訓,積極籌建大沽海口和雙港的防禦工事,並整肅軍隊,做好反侵略的各項準備。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夏,英法聯軍打著換約的旗號,率領由一艘巡洋艦和13只炮艇組成的艦隊從上海沿水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時,蔑視中國軍隊的設防,不聽勸阻和警告,明目張膽地闖入大沽口,激起了中國官兵的極大憤慨。僧格林沁下達堅決反擊入侵者的戰鬥命令,督軍力戰,擊毀英軍戰艦4艘,英軍死傷434人,英海軍司令何伯受重傷。最終,英法聯軍軍艦撤走。

這次大沽口保衛戰,是自1840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以來,中國軍隊抵抗外國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馬王之鄉 雕花馬鞍做工精細

馬上定天下的英雄傳奇在這裡比比皆是,這片英雄故里亦是中國第一個馬王扎那的故鄉,素有“馬王之鄉”的美譽。套格敦白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製作的馬具獨一無二,吸引著很多遠道而來的客人前來選購馬具。參加過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雕花馬鞍,製作手法細膩,一絲不茍,幾乎趨近於完美,是套格敦白乙最喜愛的作品。民間製作馬鞍的匠人沒有模具和機器,全憑匠人的眼力和經驗來完成,這種絕活,正是民間手工藝的神秘性和個人風格所在。為了將這一門優秀傳統手藝代代傳下去,套格敦白乙義務開班授課,毫無保留地為學生教授祖傳馬具製作技藝。

近年來,科爾沁左翼後旗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保護力度,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好來寶、蒙醫正骨療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短調民歌曲調緊湊 長調民歌旋律悠長舒緩

《雕花的馬鞍》是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流傳甚廣的民歌,曲調活潑輕快,歌唱著的是馬背民族獨有的生活方式,讚頌著的是蒙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美德和坦蕩、豪爽的性格。

金鋼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有名的敘事民歌潮爾史詩非遺傳承人,從記事起,他便開始接觸這門民族藝術。潮爾,蒙古族民族樂器,它的音色古老淳厚,泛音豐富,具有極其多樣化的音樂表現力。

科爾沁潮爾史詩歷史悠久,流行于內蒙古東部的通遼市、興安盟一帶,是蒙古史詩的一種地方性傳統演述形式。其演唱形式以自拉自唱為主,它將敘事、抒情、吟誦糅為一體,風格古樸蒼勁、粗獷豪放,並與草原民族特有的語言、歷史、宗教、心理、世界觀、生態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地維繫在一起,集中地體現出草原文化的特色與特徵。這種演唱形式風格獨特,技藝自成體系,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科爾沁經典短調民歌《萬麗》,輕快的曲調讚揚著蒙古族女孩萬麗的美麗與柔情。

蒙古短調民歌篇幅較短小,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較窄,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是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而長調民歌的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兩種演唱形式均在不同方面反映著蒙古地區的風土人情。

大青溝風光旖旎 生機盎然

內蒙古著名的珍貴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大青溝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5萬畝,擁有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區內由大小青溝呈“人”字形組成,放眼望去,溝外沙海,入溝春光,地貌怪異令人無法形容。

在溝底三岔口處,菊麗瑪女神的塑像婀娜多姿地矗立在此,當地人們將她看作勇敢和正義的化身。

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的科爾沁左翼後旗1320萬畝沙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荒涼的大清溝恢復了往日的神采:牛羊成群,夏日林木遮天蔽日,溝內泉水叮咚,溪流蜿蜒。

今天,驕傲的蒙古馬又一次自由地奔騰在這片草原之上。這裡是通遼市對外開放的南大門,熱情的草原人民歡迎遠方的客人來聽草原的故事;這裡是接京津産業轉移和融入東北的先遣地,交通便捷、通關達海,樸實的草原人民從此走出去,走遍祖國大地每一個角落;這裡是科爾沁左翼後旗,“英雄上馬”的地方。

播出時間:915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