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疫情期間,有人擔心“糧荒”,他的一番話讓所有人吃了定心丸

CCTV節目官網-CCTV-14 2020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 來源:央視網2020年05月27日 15:38 A-A+

央視網消息:親愛的小夥伴們,你有自己學習的榜樣嗎?是某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典型模範?是身邊優秀的哥哥姐姐,還是班裏的學霸?好榜樣能夠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尤其在遇到困難時,看一看榜樣所走過的路,我們的步伐會更加堅定。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為祖國、為人民貢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成就,成全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值得成為孩子們心中的標桿,前行的榜樣!

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將會有這樣幾位榜樣來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中。他們將會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裏,講童年、送祝福、寫寄語——鼓舞信心、凝聚力量,幫助孩子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究竟是哪幾位榜樣呢?接下來的幾天裏,央視少兒推出的2020年“六一”特別系列《榜樣傳遞力量》將會先帶小朋友們了解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榜樣故事吧!

疫情期間,多個國家和地區出於糧食安全考慮,開始限制本國糧食出口,這引發了全球關於糧食危機的擔憂。就在國人紛紛擔憂的時候,一位“90後”老人的表態,讓大家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他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産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這位底氣十足的老人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在三亞南繁基地查看試驗田。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圖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獲得了共和國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在獲獎當天,他還忙碌在田間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這位年逾90的老人,他和水稻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孩子們能從他的身上學習到什麼?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90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1949年新中國成立,袁隆平高中畢業,即將報考大學。他面臨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

 少年時代的袁隆平(左)

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全家爭論的焦點。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後學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袁隆平卻有自己的見解,他想到重慶讀農學院。為什麼想要學農?這要從袁隆平小學一年級的那次郊遊説起: “在武漢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次郊遊,我們老師帶我們到附近一個企業家辦的園藝場,正好那是六月上旬的時候,桃子紅紅的,挂在樹上好漂亮啊!還有葡萄一串一串的。哎呀,我説學農好啊!從那個時候第一次印象最深了,我就覺得學農好!”説服父母,袁隆平義無返顧地報考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農門”。

袁隆平的大學畢業證

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學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到湖南省農業廳報到後,他坐汽車,又換馬車,一路顛簸,足足走了四天,才來到距離黔陽縣城安江鎮4公里的安江農業學校當老師。

袁隆平大學畢業前留影

袁隆平到安江農校報到這年,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農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53年初,全國性的土地改革剛剛完成,農民獲得土地,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為了響應國家“科學發展規劃”,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樣,袁隆平行走在稻田裏。這時,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突然發現有一株鶴立雞群的稻,長得特別好,穗子很大,很整齊,籽粒很飽滿,我很高興嘍。當時估計這個品種可以産一千斤。”

發現了這株水稻,袁隆平興致勃勃地投入實驗生産:“第二年我把它播下去,播了一千株,天天到田裏面去觀察,望品種成龍。結果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遲的遲,沒有一株有它的‘老子’那麼好。”

 在湖南安江農校做教師的袁隆平,

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子

望著高矮不齊的稻株,袁隆平突然來了靈感:莫非自己找到的是一株天然雜交稻?如果真的如此,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利用雜種優勢,培養雜交水稻。他從此把自己埋在了稻田裏,檢查了幾十萬株稻穗,終於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

年輕時的袁隆平

此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等農校的教師,他的研究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因為當時的國際權威科學家普遍認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袁隆平頂著壓力埋頭實驗,可結果並不理想,還被人説風涼話。“很多人反對。當時流行的水稻是沒有雜種優勢的。壓力很大。我們就做了一個實驗,面積不小呢,有四分田,長得特別好。最後收穫、驗收時,糟糕,稻穀産量減産,大概減産了3%左右,減産了幾十斤。稻草增産了將近70%。後來人家講風涼話,‘可惜人不吃草啊,人要是吃草,你這個雜交稻就大有發展前途’。”

 試驗失敗,但袁隆平沒有放棄,

他調整實驗,堅持研究雜交稻

遭到質疑,更經歷過失敗,但袁隆平沒有放棄。他不辭辛勞地在湖南、雲南、海南、廣東等地輾轉研究。1970年,他的學生在海南南紅農場沼澤中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將它命名為“野敗”。雜交水稻研究從此打開了突破口。

1971年到1972年,全國十多個省(區、市)的科研人員齊聚海南,袁隆平慷慨地將“野敗”分送給大家,形成了一場以“野敗”為主要材料培育三係的全國攻關大會戰。1973年,雜交水稻“三係配套法”終於成功,比常規稻增産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糧食自給難題做出重大貢獻。

 經過十年公關,袁隆平于1973年成功培育秈型雜交水稻

圖為袁隆平(左)與湖南省農科院水稻所的科研人員在田間研究雜交水稻

由於人多地少、人口增長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在一段較長的時期裏,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曾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曾有外國經濟學家發問:“誰來養活中國?” 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産育種難題,超級稻畝産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逐步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著世界紀錄。

目前,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700萬公頃,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50%,僅每年增産的糧食就可養活7000萬人。袁隆平用高産、更高産、超高産的現實,對這一世紀問題給出了中國人自己的答案。

2016年,袁隆平又帶領團隊,向“海水稻”發起挑戰,並在新疆、山東、浙江、黑龍江、陜西等全國五大類型鹽鹼地區域開展測試。實驗階段表現良好的海水稻品種,也將迎來關鍵之年。
“我們計劃發展到一億畝,每畝按最低的産量300公斤計算,一億畝就是每年産300億公斤水稻,300億公斤可以又多養活一億人口。”

2019年9月7日,袁隆平90歲生日。一向不服老的他笑稱,自己已經從“80後”升級為“90後”。雖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袁隆平卻依然“管不住”他那雙邁向稻田的腿,“收不住”他那顆向著水稻的心,他幾乎每天還要去試驗田“打卡”,觀察雜交水稻長勢,“只有下田最快樂。”

 袁隆平在超級稻試驗田

袁隆平曾在公開場合多次暢談自己的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超級稻高産;另一個是覆蓋全球夢,讓超級稻走出國門造福世界。

幾十年面朝黃土背朝天,袁隆平用雜交新技術重新定義了水稻生産,他帶領團隊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讓水稻産量由畝産300公斤上升到1100公斤以上,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袁隆平總是自稱,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勞動者,他也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勞動者的榮光。
勞動光榮,成就夢想;勞動者偉大,創造歷史。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從榜樣袁隆平爺爺的身上,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在今後的道路上,腳踏實地,用智慧的勞動創造美好未來。

相約6月1日晚黃金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和孩子一起聆聽前輩的寄語,感受榜樣的力量!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