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獨家|黃鶴歸來,《雲遊美麗中國》帶您獨家“雲遊”黃鶴樓

CCTV節目官網-CCTV-10 雲遊美麗中國 來源:央視網2020年04月30日 10:04 A-A+

悠悠千載黃鶴樓,閱盡萬古興亡事。隨著黃鶴樓的重新開放,疫情過後湖北省文旅産業的復工復産、重新振興也被提上了日程。為此,央視網雲旅遊項目走進湖北,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景客、人民旅遊、鬥魚聯合推出“雲遊美麗中國之雲遊湖北”暨“雲遊湖北”嘉年華大型線上公益直播活動,擦亮湖北新名片,為全國觀眾提供認識湖北、走進湖北、雲遊湖北的新契機。

4月29日上午9:30,黃鶴樓開園儀式在園區入口隆重舉行,《雲遊美麗中國》作為開園儀式全網首播、開園首日唯一進入黃鶴樓直播的線上文旅公益欄目,和湖北省政府領導、各行各業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開園儀式後,《雲遊美麗中國》特約“雲主播”張曉雯、米雪,特邀“雲導遊”陳穎,獨家帶領全國“雲遊客”走進黃鶴樓。

黃鶴樓是武漢的地標性建築,始建於公元223年,修建它的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帝孫權,最初是作為一座瞭望塔來使用;直到唐朝,黃鶴樓才演變成為一座“遊畢於是,宴畢於是”的觀賞性景區。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黃鶴樓是1985年在現址上重修而起的。

走過岳飛廣場、穿過四季牌坊,就到了黃鶴樓的姊妹樓“白雲閣”。白雲閣中目前在進行的是《武漢一定贏》系列插畫展,這組插畫的作者小林説,這組插畫創作的初衷是“獻給武漢這座英雄之城,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獻給為這場戰疫拼過命的所有人,願來日可期,山河皆安”;如今,疫情過後的武漢正在緩緩重啟,《武漢一定贏》也作為這座城市抗擊疫情的見證留了下來。

【圖:紅衣舞者在白雲閣前起舞,紅衣黑裏、紅紗遮面盡顯楚文化風貌】

黃鶴歸來,武漢復蘇。來自武漢各行各業的抗疫代表們齊聚在千禧鐘前,共同為武漢敲鐘祈福。千禧重是明朝以來中國現存最大的一口鐘,重達21噸;鐘鳴九響、武漢安康,來自武漢的12名抗疫代表共同敲響千禧鐘,為武漢的明天祈福。

為在疫情風險仍存的情況下避免大規模人員聚集,黃鶴樓景區目前仍處於“有限開放”的狀態,園區內的全封閉區域、建築暫不對遊客開放。為滿足更多“雲遊客”在黃鶴樓開放當日登樓遊覽的需要,央視網雲旅遊項目的特邀“雲導遊”、“雲主播”們作為疫情過後首家、當日唯一一家媒體走進了閉門謝客98天的黃鶴樓,通過獨家直播讓廣大網友得以在《雲遊美麗中國》中一睹疫情過後黃鶴樓內的人文風情,增強戰勝疫情、打贏復工復産攻堅戰的信心。

【圖:抗疫代表公交司機、外賣小哥共同敲鐘為武漢祈福】

祈福過後,《雲遊美麗中國》獨家帶領廣大“雲遊客”正式踏進黃鶴樓。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裏,“雲導遊”講述了哪些黃鶴樓的故事、“雲主播”又遇見了怎樣的黃鶴春景?《雲遊美麗中國》之“雲遊湖北”仍在繼續,更多獨家“雲遊”視頻、“雲上”美景,請關注《雲遊美麗中國》。

【圖:“雲導遊”、“雲主播”在《黃鶴白雲圖》前為網友講解黃鶴、白雲與仙人的傳説故事】

疫情的風險還未完全過去,登黃鶴樓也暫不能提上日程;但跟隨《雲遊美麗中國》的直播鏡頭登樓遠望,卻是一番全新的體驗。《雲遊美麗中國》將文旅産業的線上化提上日程,打破了“空間”這個長期以來束縛文旅産業發展的枷鎖;日新月異的視聽技術、豐富多元的産品形態,為黃鶴樓在新時代增添了更為豐富的內涵,也為在疫情中飽受打擊的文旅産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而今,隨著“直播帶貨”、“邊看邊買”、“雲遊嘉年華”等新媒體、全媒體手段不斷為文旅産業賦能,四處“雲遊”的“雲遊客”遍佈大江南北,文旅産業從業者終將走出面前的一畝三分地、走向更廣闊的“雲上”新世界。

據悉,《雲遊美麗中國》還將繼續“廣發英雄帖”,邀請更多有意發展線上文旅産業的景區、地方開展合作,共同譜寫“線上文旅”新篇章。有意參加後續活動的省市、地方,請與央視網雲旅遊項目合作。

聯絡人:王磊

聯絡郵箱:wanglei0@staff.cntv.cn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