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7 每日農經

[每日農經]做足特色巧賺錢(2)“害蟲”變“金蟲”(20130723)

來源:央視網2013年07月24日 00:06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哎,這才淩晨三點鐘,小邢就起床了,他起來這麼早幹啥呢?

  記者:其實我起來得還算晚了,有的養殖戶兩點多鐘就起來了,走,進去看看去,順便幫幫忙。

  原來,河北滄州的蝗蟲養殖戶一年要養三茬蝗蟲,分別在六月初、七月底和九月底上市,這一天正好是第一茬蝗蟲集中上市的時間。不少養殖戶淩晨兩點左右就起床忙乎上了,他們為啥要起這麼早抓蝗蟲呢?

  彭國清:晚上好抓,晚上涼快,不會飛,抓起來以後裝在袋子裏晚上涼快不容易傷亡。

  記者:摸上去麻颼颼的。

  彭國清:如果熱的時候抓起來這一袋子熱量太多一會兒就死亡了。

  哎,小邢又有疑問了,抓就抓吧,幹麼使勁抖動這袋子呢?

  原來在這大半夜裏,棚子裏的蝗蟲還在迷迷糊糊睡覺呢,抖動一下袋子,可以讓蝗蟲從睡夢中驚醒,只要它們一醒來,就喜歡扎堆兒,只要它們一扎堆,養殖戶抓起來就更容易一些。

  記者:彭師傅,今天準備抓幾個棚?

  彭國清:今天準備抓8個棚。

  記者:那得多少斤?

  彭國清:2000多斤。

  記者:2000多斤?是不是到今天為止全部賣完了?

  彭國清:不,還有好幾十個棚,還沒到上市的時間。

  天濛濛亮時,不少養殖戶和收購商從四週趕來,聚集在彭師傅的養殖大棚附近,據説這裡已是滄州市的一個蝗蟲交易點之一。

  收購商1:今天打算收三四千斤,今天貨還行,挺充足的。

  記者:賣到什麼地方?

  收購商1:銷售到本地一小部分,然後大部分銷往廣東廣西。

  收購商2:價格在一斤13元左右,價格現在不太穩定,這批量大一點,價格就低一點,量少一點,價格就往上漲。

  農戶:反正不太理想,在一斤15元左右,我們就比較滿意。

  據了解,在河北省滄州市,規模化養殖蝗蟲的農戶已有600多人。真是怪了,為什麼在當地會有這麼多人熱衷於養殖蝗蟲呢?

  記者:蝗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螞蚱,它可是農業生産中的害蟲,聽説在十七八年以前,也是在1995年前後,滄州這個地方就曾經遭受過蝗災。

  (恐怖音樂。蝗災畫面。)

  滄州農戶1:蝗蟲一來,遮天蔽日。

  滄州農戶2:把莊稼全部吃光,光剩桿連樹葉都吃了。

  滄州農戶3:太可惡了。

  面對這可惡的害蟲,當地人覺得最解氣的辦法是什麼呢?

  農戶1:吃掉它。

  農戶2:吃掉它。

  農戶3 :對,吃掉它!

  消費者1:這是我們的特産,我們經常吃。

  消費者2:蝗蟲是很好的下酒菜,不錯。

  其實在滄州,自古以來就有吃蝗蟲的傳統,吃得多了,便吃出了滋味,吃出了習慣。隨著市場對蝗蟲的消費需求逐年增大,野生的蝗蟲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所以人工養殖蝗蟲就順勢而發。

  記者:哎呀,這大白天到大棚,和晚上所見到的情景完全不一樣啊,你看看,這鬧騰的,鋪天蓋地的。

  據了解,蝗蟲有100多個品種,其中大多體內含有毒素,人食用了會引發過敏,還有一部分不會導致人體過敏的蝗蟲抗病能力又很弱,人工很難養殖。

  養殖負責人 白賀兵:這是東亞飛蝗,人吃了對身體沒有害處,而且它體內含有蛋白質和氨基酸,在我們這裡老輩子人一直就喜歡吃這個,特別適合人工養殖。

  記者:在我看來,如果有人要進行人工養殖,首先得考慮它的安全問題,你想啊,這個安全問題做得不好,大群的蝗蟲跑出來,這勢必會造成人為的蝗災,你説,這個白賀兵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呢?

  河北省滄州市蝗蟲養殖公司負責人白賀兵:選紗網的時候網絲一定要粗,要是密密的那種紗網,用手指甲劃紗網的時候劃不出洞來,如果劃出小洞來,小蝗蟲會從小洞裏跑出來。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張青文:不能讓風吹或人隨隨便便拽得開,那麼這是一個穩定的情況,第二個它的食物要穩定,食物缺乏的時候它更活躍,更喜歡咬網子。

  專家還特別強調,人工養殖蝗蟲時最好做到24小時有人巡查,因為一旦發現棚子有破的地方,可以及時縫補上,以防止蝗蟲外逃。哎,在這個大棚裏,記者又發現了奇怪的現象,這裡面怎麼有這麼多植物呢?

  記者:哎,這是什麼呀?

  白賀兵:這是麻。

  記者:這個呢?

  白賀兵:這是燴菜。

  記者:這個呢?

  白賀兵:這個我也説不上來。

  記者:哦,對了,這些植物之所以不挪出去,是給蝗蟲吃的,對不對?

  白賀兵:不是,蝗蟲只吃單子葉植物,這些圓葉的和寬葉的,蝗蟲是不吃的。

  記者:那幹嗎不挪出去啊?

  白賀兵:長這些植物可以給蝗蟲增加氧氣,讓它生活得更好一點,第二給蝗蟲遮陰涼,還有一個作用也非常重要,可以搞立體養殖嘛。

  原來,大棚裏如果沒有植物,蝗蟲只能在地面和四週的網壁上活動,而在長滿植物的大棚裏,蝗蟲除了在地面和網壁上活動外,這些高高矮矮的植物莖稈,也成為了蝗蟲落腳的好地方,通過一些植物就把平面養殖變成了立體養殖。

  白賀兵:我們這100平方米的棚,如果不採用這種方式,每個棚也就200斤左右,如果採用這種立體養殖方式,就可以達到300斤左右,平均下來每平方米可以增産一斤。

  那麼人工養殖的蝗蟲到底吃什麼呢?對於白賀兵來説,這曾經是讓他頗費腦筋的問題,因為他想讓蝗蟲吃得好,吃得安全,而且還要低成本。

  記者:這蝗蟲品質好不好,食物很重要,你瞧我身後啊這五六畝地,種植的全是墨西哥玉米,這墨西哥玉米就是給蝗蟲吃的,哎,白大哥,咱們幹嘛要種這個給它吃啊?

  白賀兵:我先糾正一下,這叫墨西哥玉米草,不是墨西哥玉米。

  記者:是草啊這個?

  白賀兵:對,它長得和玉米一樣,但是它不長糧食,它長出來是一種草料,在我們這裡畝産可以達到8000公斤,蝗蟲特別喜歡吃它。

  記者:我看了一下,這地里長的是二三十厘米,這時候能割嗎?

  白賀兵:還不可以,等長到40厘米左右的時候才可以割,這段時間要到野外去割野草喂。

  記者: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一位就是半夜起來抓蝗蟲,跟我有過一面之交的彭師傅,彭師傅,你好!準備好了嗎?呆一會,我就要和他一起去看看,看看他到底割的是什麼草?在哪兒割的草?這草到底是不是安全?準備好了沒?彭師傅,我上去了。

  彭國清:好。

  記者:大嬸大媽,跟你們一塊坐了哈。好,走吧!

  記者:我看了一下表,從出發到下車大概行了30分鐘,既然已經到了,人家已經準備開始了,我就看看人家為什麼到底在這兒來割草?割的到底什麼草?走,老彭,你們準備下去是吧?都穿上膠鞋了。你們這是割的什麼草啊?

  彭國清:蘆葦草。

  記者:來的時候其實我在路上也看到了其它的草,為什麼不割啊?

  彭國清:好多草蝗蟲不吃。

  記者:螞蚱不吃,我聽大姐説有些草是老了是吧?

  彭國清:對。老了它就不愛吃。

  記者:找有水的地方?

  彭國清:有水的地方草嫩,愛吃那個嫩草。

  記者:好吧,不耽誤你了,你趕緊弄吧!

  彭:好。

  (彭拿工具下去。)

  養殖戶彭國清:一天喂4次,飼料成本如果我們自己出去割草,一斤蝗蟲1-2元,在家裏我們自己種草,一斤蝗蟲五六元成本。

  飼料充足,自然就長得好,長得快。據了解,東亞飛蝗的生長速度很快,從卵孵化出幼蟲到長成成蟲,只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期間每7天左右蝗蟲得蛻一次皮。

  記者:你看,這個就是經過第五次蛻皮的五齡蟲了,現在這個翅膀還比較軟,還飛不了,不過,再過一兩天之後,翅膀硬了,它就可以展翅高飛了。到那個時候啊,它才是名副其實的蝗蟲成蟲,不過養殖戶彭師傅告訴我,這個時候的成蟲他們還不賣,準備再養20多天,你説這是為什麼?

  養殖戶彭國清:因為剛蛻皮以後沒有籽,蛻皮後過7天就可以交配了,7天交配完以後可以長籽長黃,可以增加它的分量,賣的人合適吃的時候口感也好。

  記者:怎麼分公母呢?

  彭國清:公蝗蟲它是黃色的,母蝗蟲是灰褐色的,個頭不一樣,母蟲體型比較大,公蟲體型小。

  廚師:相對來説,還是母的比較好吃,因為母的有蝗蟲卵,這個蝗蟲卵就像螃蟹的膏一樣,特別的香,特別的鮮美。

  廚師:炸蝗蟲一般炸一兩分鐘就可以了,油溫稍微高一點,炸成棕紅色就可以了。

  記者:哎,飛黃騰達,油炸的蝗蟲一盤,各位啊,這個蝗蟲你們怕不怕?美女?

  消費者1:不害怕。

  記者:那你呢?

  消費者2:不害怕。

  消費者3:不害怕。

  消費者4:我也不害怕。

  消費者5:當然不害怕了。

  記者:這小朋友總害怕吧?

  小朋友很萌,不説話。

  記者:明白了。看到這裡,我估計一斤怕得不行了,不管怕不怕,美味已經上桌,各位,來嘗嘗。

  消費者:好。(大家嘗效果聲。)

  據了解,聯合國糧農業組織還指出,蝗蟲、甲殼蟲、毛蟲等昆蟲數量眾多、營養豐富,“可以作為人類食物來源之一,有助於緩解全球食品和飼料短缺現象”。

  張青文:蝗蟲的食用價值非常好,它的殼是幾丁質,幾丁質是殺菌的非常好的東西,但是它對人沒有負面的影響。

  消費者:非常非常地香脆。  消費者:飛黃騰達,寓意很好。

  消費者:挺好好,飛黃騰達,一起每人再來一個,酥脆,很好吃。

  在如今的餐飲文化中,蝗蟲不僅具有酥脆留香的口感,而且還擁有飛“蝗”騰達、吉祥美好的寓意,所以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那麼吃蝗蟲時到底吃哪個部位合適呢?

  張青文:我呀,一口就把它吃了,包括殼包括它的內臟都吃了,都能吃,它是吃草的,草有什麼臟嘛,它體內有很多殺菌的東西。

  據了解,現在蝗蟲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河北、山東、雲南等地。消費者喜歡,自然就可以給蝗蟲養殖戶帶來了收益。

  彭國清:我賣到一斤十二三元,一斤可以賺四五元或五六元,一個棚出來300斤蝗蟲,一個棚每年養三茬蝗蟲,一個棚一年基本上收入四五千元。

  記者:沒想到,昔日的害蟲竟然變成了賺錢的金蟲,不過我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呢,養殖蝗蟲在我國是一個新型的特養項目,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你要養殖蝗蟲的話,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外,還要調查好市場,解決好銷路,再動手也不遲。

  白賀兵   18603179790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4日 00:06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蝗蟲俗稱“螞蚱”,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類餐桌上食物已由雞鴨魚肉等傳統型轉為綠色野味型。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如今在河北省滄州市這裡就已經變害蟲為寶,人們開始大量養殖蝗蟲,供應市場需求。本期節目走進蝗蟲養殖,一探養殖蝗蟲的細節。 (《每日農經》 20130723 做足特色巧賺錢(2) “害蟲”變“金蟲”)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