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1952年,上海《大公報》第一次正式用“黃梅戲”稱呼這種來自安徽農村的戲曲,原有的名稱“黃梅調”,隨之成為歷史。然而在這之前,黃梅戲一直被認為是“淫戲”。原因是很多黃梅小調都有對男女情事和男歡女愛的渲染,進而遭到許多地方政府的禁演。比如小戲《煙花女自嘆》展現的是妓女生活,《閨女自嘆》講述洞房生子的故事;《私情記》裏還有大量淫詞猥行。當時的主流社會對黃梅戲的態度就是:黃梅小調,傷風敗俗。新中國成立後,如何使這些被稱之為“淫戲”的花腔小戲,適應新的時代需求,成為大多數戲班和藝人面臨的問題。(見證・影像志2009年第3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