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食方式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成為了中華美食乃至世界美食的匯集地。北京的冬季美食充滿了冬日的情趣,尤其是各式火鍋、各式湯品更是從胃開始,讓人外暖到身,內暖到心。當外面寒風凜冽,雪花飄飄時,若不吃頓涮肉,來碗熱乎的湯都覺得對不起這天氣。在這個冬季,跟著吃貨們通過味蕾來感受北京的別樣魅力。
火鍋中的自由主義
口述:大頭
莎士比亞老師曾説: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一個自由的時代,但我始終沒有發現自由。上班被領導管著,回家被父母訓著,晚上被老婆盯著……想一想我的人生,好像只有吃火鍋時是自由的。
大柵欄西街上的老北京火鍋 作為北京火鍋的FANS,我實在太崇拜發明火鍋的人了,雖然不知道他是誰。據説在一萬年前,人們就發明了陶制的鼎(最早的容器),一般為三足兩耳,容量非常大。最初,只要是可以吃的食物,通通都扔進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加熱,將其煮熟,當時叫做“羹”,這就是最早的火鍋了。而火鍋真正興旺起來,要算清朝時期。那時的火鍋不僅在民間流行,而且還是相當著名的“宮廷菜”,連乾隆皇帝也是火鍋的鐵桿粉絲。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火鍋宴。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皇帝又于清嘉慶皇帝登基時大擺“千叟宴”,全席上了1550多個火鍋,其規模可謂登峰造極,令人驚嘆。數百年前,火鍋還可以是宮廷美食,但現在估計沒有人會宴請領導或上級吃火鍋,也沒有人會在商務宴請時選擇火鍋。火鍋就是家人朋友之間盡情享樂的盛宴。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爺們兒,我的人生成長仿佛也是北京火鍋的發展史。北京的冬天,火鍋是永遠的主旋律。不同於南方火鍋的精緻,北京的火鍋像北京人一樣豪爽與大氣,不拘小節。記得小時候北京火鍋只有傳統的銅鍋涮肉,每到冬天父親都會買回大塊的羊肉和大白菜,中飯和晚飯就一塊涮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北京就像一座火鍋博物館,不僅有傳統的銅鍋涮肉,還有重慶的麻辣火鍋、雲南的野生菌湯鍋、廣東的海鮮火鍋、山東的肥牛火鍋、湘西的狗肉火鍋,甚至還有日本的鋤燒火鍋……
其實想一想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火鍋的原因也很簡單,它在我的記憶中總與快樂相隨。小時候是和家人一起吃火鍋,長大後火鍋是我和發小們聚會的主題。北京如此之大,但對於我們這些男人來説又是如此之小。我們一群爺們總不能手拉手去逛商場,也不能去電影院,只有火鍋成為了我們唯一的主題。
雖然北京的夏天也有很多火鍋店開得熱火朝天,味道是一樣的,但總沒有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只有到了冬季,火鍋仿佛才被賦予了靈魂。北京的冬天總是來得那麼的突然,讓人毫無防備,也讓人驚喜。每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像一個節日一般到來,貓冬就此開始,慶祝活動自然是吃火鍋。不記得和發小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的第一場雪一定要出來吃火鍋,但這個習慣一直持續了多年。
在漫天飛雪的日子中和發小們吃火鍋是件快樂的事,不只因為火鍋熱鬧自由的進餐形式和美味的口感,更讓我喜歡的是火鍋中沒有那些麻煩的上下等級關係,沒有需要小心翼翼的社會關係,只有單純而自由的感覺。在我的工作中,我是一個沉默老練的員工,而在和發小們的火鍋聚餐中我就是一個話嘮。那些NBA明星、歐冠、八卦等等話題都隨著羊肉片與毛肚打開我的話匣。
在北京漫長寒冷的冬季,餐廳外是穿得像棉花包一般的行人,室內是冒著熱氣的火鍋,再也沒有什麼比火鍋更讓人自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