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09月16日 20:09 關鍵詞: 日本 關東軍 中國 東北軍 北大營 九·一八事件

“九·一八事件”:兩萬日軍如何擊敗二十萬東北軍

央視網歷史 記者:郭汝瑰 黃玉章

核心提示:日軍設在第2大隊營房內炮兵陣地即開始向北大營及東塔機場射擊,日軍獨立守備第2大隊向北大營進攻,第29聯隊向瀋陽城進攻。當時第7旅旅長王以哲及所屬2個團長均不在軍中,該旅參謀長趙鎮藩一面指揮部隊抵抗,一面用電話向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報告,但接到的命令説:“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裏,挺着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然而第7旅的廣大官兵是愛國的,他們不知道國民政府已經給他們的長官下達了可恥的不抵抗的命令,他們自發地奮起抵抗。日軍“慮營內設伏,為激烈之反抗,故前線步兵不敢十分挺進,只以極猛烈之炮火相恫嚇”。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着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吉林陷落:賣國漢奸熙洽開門迎接日軍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軍方首腦於9月19日7時召開會議,一致贊同關東軍的行動,即由陸軍大臣和參謀總長分別致電關東軍,電文説:“9月18日夜以後,關東軍司令官之決心和處置深合時宜,深信此乃提高帝國軍隊威信之舉……”〔33〕20日上午,參謀總長、陸軍大臣、教育總監開會,會上軍部希望一併解決滿蒙問題,海軍也積極支持關東軍。

本莊繁遂於21日晨決定進攻吉林。吉林省主席兼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張作相因乃父歿回錦州治喪,一切軍務由參謀長、省府委員熙洽代理。熙洽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侵佔長春的日軍第2師團司令多門二郎和熙洽是師生關係,熙洽與日關東軍暗中早有聯絡,他於9月20日派人持函到長春見多門,表示甘心賣國投降。

吉林市駐有東北軍第25旅張作舟部2個團,副司令長官公署衛隊團團長馮佔海所轄步兵3個營、騎兵1個營、炮兵1個營,以及迫擊炮、重機槍、通信等各1個連。熙洽藉口遵守蔣介石不抵抗的指示,在省政府召開軍政緊急會議,不顧馮佔海等人的強烈反對,命令駐省城吉林市的各部隊及吉長鐵路警備隊分別撤出吉林市,集中在團山、龍潭一帶,市內僅留少數部隊與警察。

9月21日在熙洽迎接下,多門二郎率領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即佔領了吉林。當晚,駐朝鮮日軍混成第39旅團到達瀋陽,接替了防務,第15旅團向長春集中。駐平壤的飛行第6聯隊的2個中隊此時亦已到達瀋陽東塔機場。9月23日又侵佔了蛟河和敦化。在此之前,吉林東部的延吉、琿春、汪清、和龍等縣已被日軍佔領。24日,日軍又向遼寧和吉林西北進犯,先佔通遼,繼而又佔新民,25日進佔洮南。這樣,在不到1周的時間內,日本侵略軍就佔領了遼寧、吉林兩省的30座城市,並不同程度地控制了北寧、沈海、四洮、吉長、吉敦、吉海等鐵路線,完成了其軍事進攻的第一階段。

錦州陷落:東北軍頑強抵抗但得不到支援

1931年9月19日瀋陽淪陷。

9月20日日本侵略者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改瀋陽市為奉天市,由日人土肥原賢二任市長。遼寧省省長臧式毅等與熙洽、張景惠沆瀣一氣,積極從事出賣祖國、組織傀儡政權的活動。

9月23日,張學良發出通電,嚴正聲明:“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行署及遼寧省政府均不能行使職權,茲在錦縣暫設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行署及遼寧省政府行署,着以張作相代理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48〕以示東北三省政權依然存在,不承認日本帝國主義炮製的傀儡政權組織。9月27日,遼寧省代主席米春霖從北平赴錦州組織行署。

錦州僅次於瀋陽、安東,為遼寧的第三大城市,是東北通往華北的咽喉,北寧、錦朝兩路在此交會,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奪取了錦州,就獲得了進一步西侵熱河、平津的重要戰略基地。日軍在侵佔瀋陽、長春、齊齊哈爾後,錦州便成為日軍進攻的下一個目標。張學良在此設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行署及遼寧省政府行署,不僅對在東北堅持抗日作戰的東北軍和廣大的民眾是巨大的鼓舞,而且對步步進逼的日本侵略者是一個威脅。

日本關東軍為了摧毀東北軍的指揮機關,早在10月8日即以飛機11架對錦州轟炸,投下25公斤重的炸彈75枚。在此前後還多次派飛機空襲溝幫子、打虎山車站。日軍又指使漢奸凌印清、張學成等組織所謂“東北自衛軍”,但凌印清、張學成的漢奸武裝先後被警備處長黃顯聲派騎兵公安總隊殲滅。日本的陰謀未能得逞。

11月間,日本又派土肥原賢二去天津製造暴亂,再次製造出兵的藉口,並乘機劫持了廢帝溥儀去東北充當傀儡。26日夜,駐天津的日軍致電關東軍:“在天津附近,日華兩軍再次衝突,軍決定斷然行使自衛權,擊退當面之中國軍,切望迅速增兵。”〔49〕關東軍接電後,立即作出了“軍準備立即集結兵力,然後向山海關前進,救援貴軍的危急”的決定,[50]遂令混成第4旅團(原屬第8師團,11月間由日本調至東北,駐軍齊齊哈爾)推進到大凌河一線,第39旅團和第2師團主力到瀋陽集結,並派飛機支援地面部隊的行動。後因準備不足,遵照日本政府的命令停止進攻,進入遼西的部隊撤至新民。

國民政府得知日軍向錦州進攻後,經與英、美、法三國商議,於11月25日向國際聯合會(以下稱“國聯”)提出了劃錦州為中立區的方案,提出駐錦州的中國軍隊撤至山海關,日本向該三國和國聯保證不佔錦州,由國聯派官員進駐中立區監督。日本關東軍堅決不贊成將錦州劃為中立區,竟向陸軍省及參謀本部提議:如有必要設中立區的話,應設在山海關至灤河之間。這説明關東軍堅決要將中國軍隊驅逐至關內,要侵佔整個東北地區。12月初,張學良曾企圖將錦州部隊撤入關內,國民政府告誡張學良:“兄擬將錦州駐軍自動撤退,請暫從緩。”並告張:如日人進攻,“自當力排困難,期能抵禦”。〔51〕

12月中旬,關東軍以討伐遼西匪賊為名要求增派兵力。關東軍司令部制訂了《進攻錦州的方略》。日本從國內增派了混成第8旅團和1個戰車隊、1個口徑15厘米榴彈炮大隊、1個口徑10.5厘米加農炮中隊,從朝鮮增派了第20師團司令部、混成第38旅團及1個重轟炸機中隊到東北參戰。

12月18日,關東軍司令部根據13日制定的《進攻錦州的方略》,又擬訂了《進攻錦州向大凌河畔進軍的要點》和《進攻錦州附近敵陣地的內定計劃》,決定分兩步攻佔錦州。第一步攻佔溝幫子,以控制交通線和集結兵力。第2師團由營口、田莊臺沿營(口)溝(幫子)鐵路,經盤山從東面進攻;混成39旅團由瀋陽、新民沿沈(陽)山(海關)鐵路,經大虎山從北面進攻;混成第8旅團隨混成39旅團前進,擔任溝幫子至新民間的警備。第二步攻佔錦州。以從朝鮮調來的第20師團司令部和混成第38旅團(預定29、30日到達)及混成第39旅團進攻錦州;第2師團為機動兵團,仍控制於溝幫子,隨時準備策應。預定28日開始行動。

在準備期間,第2師團以“剿匪”為名義,令第30聯隊的步、炮兵各1個大隊攻佔田莊臺,以其為進攻出發地;令野炮兵第2聯隊及第15旅團派出小部隊,對牛莊、三岔河、盤山等地進行戰鬥偵察。該師團與中國軍隊、當地民眾義勇軍不斷發生小規模的戰鬥。

12月28日,日軍第2師團在飛行隊的配合下,沿營溝路進攻溝幫子,沿途遭到東北軍和民眾義勇軍的抵抗和裝甲列車的炮擊,於31日進抵溝幫子;混成第39旅團於30日晨由新民、瀋陽乘火車出發,沿途僅遭輕微抵抗,於當日到達大虎山,31日到達溝幫子;混成第8旅團亦於30日由瀋陽乘汽車西進,31日到達大虎山,沿鐵路派出了警備部隊。日機在掩護地面部隊前進、轟炸溝幫子附近的裝甲列車時,被擊落1架。

錦州地區的東北軍在日軍進攻時既得不到支援,又恐被日軍從塘沽或秦皇島登陸切斷退路,遂於1931年12月29日開始向關內撤退。1932年1月3日晨全部撤出錦州,至灤縣地區集結。當日下午,日軍佔領錦州。

日軍佔領錦州後,迅即佔領遼西其他地區,直逼長城之下。爾後又重新調整部署,作下一步攻取哈爾濱、侵佔東三省特區的準備。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