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江蘇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價降了?醫生愁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6日 09:18 來源:

面對醫療價格改革,患者和醫院可能各懷心思。鐘圖攝

  人民日報-華東新聞消息:10月1日,江蘇省在全省範圍內實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統一歸併了現行醫療服務項目,適當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改進醫療服務價格定價形式和管理辦法,加強對特殊醫用材料的收費管理,並嚴格控制新增醫療服務項目。

  當病人還未意識到這項改革的意義時,醫院和醫生卻坐不住了,利潤的流失甚至成本的無法消解讓他們疑慮重重。

  但是,改革仍然必須進行下去。我們期待著權威的第三方的聲音,更期待著改革最終能成為患者的福音,也能讓德藝雙馨的醫生受益

  CT檢查降價一半,病家紛至沓來

  12月14日下午,本來應該是放射檢查的低谷時段,但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科等候區,依然有很多病人在等候。科主任滕皋軍告訴記者,自10月1日江蘇實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以來,做檢查的人增加很多,最多時,一天裏有100多人來做CT檢查。

  在這次改革中,最吸引患者眼球的是某些項目大幅降價。滕皋軍説,以CT檢查為例,原來需要700多元,現在只要300元出頭,費用下降一半。

  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大廳裏,患者朱家勝拿著單子,在醫院多媒體信息終端查詢每個醫療項目的價格,並一一記錄。

  江蘇省衛生廳規劃財務處處長陶紅濱的辦公桌上,也同樣有一本記錄價格的冊子。這本藍封面的《江蘇省醫療服務價格手冊》,有352頁。

  陶紅濱説:“實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兩個多月,江蘇省醫院在醫療收費上整體情況良好,達到了階段性目的。”10月1日,江蘇在全省範圍內實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統一歸併了現行醫療服務項目,適當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改進醫療服務價格定價形式和管理辦法,加強對特殊醫用材料的收費管理,並嚴格控制新增醫療服務項目。

  陶紅濱認為,改革是“形勢需要”,“江蘇省原有醫療服務價格基本是2000年前制定的,比較零散,而且存在不規範現象,醫療衛生補償機制方面的深層次矛盾日益突顯”。

  有關部門曾到江蘇各地調查,發現一些醫院收費種類多如牛毛,一個手術下來,收費名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還出現手套費、腳套費等本該包含在手術費中的額外收費,其眼花繚亂,讓“政府搞不清、群眾看不清、醫院説不清、物價部門查不清”。而能夠體現醫護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一些項目費用,卻得不到合理體現。

  本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最顯著的是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升降。江蘇省物價局收費管理處副處長劉璐説:“在3916個項目中,調價範圍包括1647項手術類項目、14項護理項目、23項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其中1661項手術類、護理類項目價格調高;磁共振掃描、CT、彩超等23項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調低;未列明的特殊醫用材料,一律不另行收費;其他醫療服務項目基本維持現行價格水平。”

  另一方面,放射科主任卻在叫苦不迭

  在這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壓力最大的恐怕是各醫院的放射科主任。

  “把大型設備檢查費用降得這麼低,對我們打擊很大。”南京某醫院放射科主任説,“不要説我們醫生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就是這些設備的成本都難以收回。”10月以來,該院放射科業務量比改革前增加了一倍,但收入減少了1/3。

  這位主任算了一筆賬:購進一台高檔磁共振機器需花費1500萬元,每年利息150萬元、維護費用100萬元、水電開支約50萬元,光使用費,每年就300萬元。現在每次檢查才收480元,按一天做20人次算,一年收入約300萬元,“這僅僅夠維持使用,還不包括醫生的勞務投入、設備折舊以及高壓注射器針筒的成本”。

  他認為,有關部門在漠視放射科醫生的技術和勞務價值。“此次價格調整的重要目的是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收費,外科手術費用就大幅度調整了,但是,對放射檢查項目卻未考慮。”“許多人誤以為CT或者磁共振檢查只是影像機設備的功勞,認為放射科醫生只是看看數據就可以了,其實,一項準確的影像診斷有賴於影像醫師的診斷水平。”

  還擔任江蘇省醫學會反射學分會主任委員的滕皋軍,也覺得價格改革把板子打在大型檢查上有失公允。他認為,如果沒有準確的影像檢查手段,必然會增加許多醫療成本。近年來醫藥費總體增長幅度確實過快,但由於醫學影像檢查收費的絕對值相對較高,成了高收費的替罪羊之一。“根據江蘇省和全國多家三甲醫院的情況,10年前,醫學影像的收入佔全院收入的10%以上,而目前只佔5%到6%。醫學影像收費不是醫療費用上漲的主要因素。”

  “除外項目”和醫用耗材怎麼算,醫院和病患各有説法

  南京一家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在某醫院手術室,一位外科醫生和手術室護士長髮生了爭執,原因在於這臺微創手術需要用超聲刀,而超聲刀沒有列入收費項目,因此不能向患者收費,而一個刀頭成本約3000元,每做一台手術,醫院就要賠本,手術室被迫停用。最後,這名醫生只能選擇傳統手術方式。

  這大概是改革設計者始料不及的。中大醫院也停止了一些項目,其中包括導樂式分娩。該院醫生説,院裏推出的導樂式分娩頗受孕婦歡迎,可以在孕婦住院生産期間安排專門的醫護人員陪護,根據情況採用不同方案幫助孕婦克服緊張恐懼情緒,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由於沒有列入價格目錄,醫院不得不取消這個醫療服務項目。

  採訪中,有醫生表示,制定價格目錄,取消一些收費項目,讓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初衷是好的,但不能倒洗澡水把“小孩”也一起倒掉。

  某醫院負責人説,江蘇省醫療服務價格目錄是從2001年的《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演變而來的。4年間醫學進步是驚人的,新技術、新項目大量涌現,其中包括外科新的手術方式如微創技術、移植技術、新的檢驗檢查方法,同時,大量的與之配套的消耗性材料也廣泛運用於臨床,給患者帶來了福音。現行的價格目錄所列的3916項並不全面,如果硬要與之匹配,則醫學要“倒退好幾年”。如果不及時補充完善價格目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醫學科學的進步和臨床服務能力。

  某三甲醫院有關負責人稱:“在業務量和服務水平不降低的情況下,與去年10月份相比,今年10月醫院毛收入減少了1000萬元。”

  他分析説,在價格改革中,雖然手術費提高了,但由於缺少“除外項目”,大量高價值醫用消耗性材料的成本無法回收。比如一次性打孔器的價格沒有列入“除外項目”,如果要做此類手術,這個耗材的使用成本就要醫院負擔。比如,臨床最常進行的普通外科腹部手術,與原先收費相比醫院每例要多支出599元。而這些“除外”內容是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離開了這些耗材,有的高新技術的手術甚至無法開展。

  根據該院的測算,以每天平均做50台手術計,這類耗材每天約數萬元之多。“自10月1日以來,醫院一直十分為難,不貼費用手術無法開展,貼的話實在難以承擔。”

  但是,對院方的這些説法,也有患者表示難以理解。一位患者家屬説,“除外項目”應當包括哪些,我們不懂,但也不能由著醫院説,我們只能相信衛生主管部門和物價部門的意見。而且,醫用消耗類材料該用多還是少,該用進口的還是國産的,它們的價格是不是合理,我們作為患者及家屬很難搞清楚,直覺上感到既然醫院這麼在乎,想必不一般吧。再説了,我到飯店去吃飯,餐巾紙、一次性餐具還有桌布洗滌費等,你開飯店當然要付這個成本,難不成連這些也向顧客收費啊?

  醫院和患者的説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不過,推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無疑是順應時代發展和群眾需要的必由之路。也許改革措施還有不盡合理、不盡完善的地方。

  醫療價格改革還需闖關

  的確,這次改革後,一些醫院就感到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作為非營利性醫院,減輕患者負擔、承擔社會責任是自己的職責,另一方面,收入的減少,則意味著發展的壓力。

  有醫生認為,解決溫飽後,健康問題成為當前人們最大需求。當醫療資源不足時,醫療價格偏高有其合理成分。不僅在中國,幾乎任何國家醫療服務的價格都偏高。但我國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還有很多不合理因素,比如政府補償不足,藥品市場不規範,醫院運行機制不合理等。

  主管部門表示,這次出臺的價格目錄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江蘇省衛生廳規劃財務處處長陶紅濱説:“把醫療服務項目體系建立起來,是為以後的改革打下紮實的基礎。”

  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王虹教授也表示,醞釀5年之久的江蘇省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50多年來對衛生收費最大的一次動作,從總體上看是好的,通過醫療價格規範醫療行為,把以藥養醫變成以技養醫。政府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來部分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它的積極意義非常明顯。她説,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都有一個完善的過程。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程曉明認為,看病貴的根本原因在於醫生收入和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産品和藥品的數量和價格直接相關。這種分配製度導致控制醫療費用客觀上就意味著控制醫務人員收入,這就是醫療費用居高不下,各項衛生改革政策和措施實施效果不明顯,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分配製度上,應由獎金激勵機制變為崗位激勵機制,政府從對醫療費用控制為主,變為對醫院醫務人員報酬總量控制為主,根據經濟增長和物價指數變動,控制醫療機構固定成本,每年給予一定比例增長。他説,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定價中,首先應該完善主要醫療服務項目的合理定價。門診掛號費和診療費,住院床位費、診療費和護理費包含了醫院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消耗,是保證醫院補償的主要來源,應該合理確定這些項目的定價,弱化其他的服務項目包括藥品的補償,這是將藥品收入與醫院和醫生收入剝離的前提。

  有關專家還認為,公眾普遍需求的基本保健醫療是最具有公益性的服務,屬於公共産品,政府應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同時,專家也指出,要治理醫療服務價格不合理現象,還是得從體制上做文章。專家還建議,應該實行分層醫療服務價格,以滿足不同層次的人群對醫療服務的不同需求。

  《華東新聞》 (2005年12月16日 第一版)

責編:常穎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