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國60%醫療費來自個人 1年收入難付1次住院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3日 13:05 來源:

  中國青年報消息:


關志強(資料圖片)

  政府在公共事業發展和監管方面嚴重缺位

  中央和地方政府相關事權、財權劃分不清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蘇敏) “中國‘看病難,看病貴’是制度病。”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的關志強教授今天在“2005中國醫療機構改革首屆醫院品牌與發展論壇”上分析説,在微觀層面,沒有及時建立起有利於醫院改革與發展的籌資機制,醫院生存環境惡化,百姓因此遭殃;在宏觀層面,沒有有效保證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很多人沒能分享改革成果,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而生計艱難。

  他認為,“其深層原因是中國各級政府的功能正在重新定位之中,政府在公共事業發展和監管方面的主導作用嚴重缺位、錯位、越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發展公共事業方面的事權、財權劃分嚴重不清。”

  中國的現實是經濟高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但各級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增長緩慢。關志強教授説,“由於缺乏制度保障,以至於有60%以上的醫療衛生總費用來自百姓個人,在城鎮有44%以上的人沒有任何制度性醫療保障,在農村這個比例高達80%。疾病支出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個人收入增長速度,百姓1年的收入難以支付1次住院費用。一旦疾病風險降臨,很多家庭會因此陷入貧困。中國13個人中,就有1人處於赤貧,其中有1/4至1/3直接跟疾病有關。這種狀況的持續,嚴重影響消費內需的拉動,對中國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也將形成巨大威脅。”

  關志強説,加快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長效機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以很少的公共投入在很短的時間內,大規模發展和提高了中國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對此不應妄自菲薄。

  他表示,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將從根本上改善醫院改革與發展的生態環境。隨著百姓收入增加,會有更多人通過保險方式獲得醫療保障。第三方支付力量的提高,將徹底改變醫院改革和發展的生態環境。當前重點,是使個人無法抵禦的大病風險通過制度安排獲得有效控制。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