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樓和沿街平房的居民因為沒有晾衣設施,常將衣服晾到綠化帶、鐵柵欄和弱電線上,使市容市貌為之失色。為了讓居民有個晾衣架,杭州日報日前徵集解決辦法,引起熱烈反響,公眾傾情參與,“金點子”紛至沓來。今起杭州日報又向社會各界呼籲,招募公益企業出資讓這根晾衣架支起來。(11月26日杭州日報)
短短一條新聞,讀來頗感溫馨,令人對“和諧”二字有了更真切的感受。一隻小小的晾衣架,受到黨報的連續關注,這事情可謂意味深長。一直以來,在公眾的印象中,黨報講的都是大政方針,有限的版面容納不了百姓的“油鹽柴米”。現在一隻晾衣架成了黨報連續報道的對象,確實很不尋常。然而細細再想,這不尋常其實更該叫尋常──大政方針當然要講,百姓的“油鹽柴米”同樣也要講,更何況大政方針為的就是“油鹽柴米”,“油鹽柴米”正是大政方針的體現。由此可見,黨報講“油鹽柴米”,乃是正本清源。從不尋常到尋常,它折射出的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是“群眾利益無小事”親民之情、愛民之心。
晾衣架成為黨報的熱門話題,也厘清了一個理念,這就是少數人的利益也要尊重。在全體市民中,住在一樓和沿街平房中的是少數。歷來的思維模式中,我們習慣了以“多數”、“少數”來做辦事的依據,“少數”往往不在考慮之列。今天杭州為“少數人”的晾衣難排憂解難,説明“厚多”固然必須,但也不能“薄少”。“多數”是人,“少數”也是人,都是“本”,落實以人為本,不能把“少數”和“多數”割裂開來,對立起來。這不但是一個怎麼晾衣服的問題,更體現了一種社會公平,而對社會公平的足夠重視也正是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晾衣架引來公眾的獻計獻策,又告訴我們,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百姓的參與。百姓生活在基層,對什麼叫和諧了解最多,感受最深。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構建和諧社會就有了最堅實的基礎和最強勁的動力。我們的社會是互動的,每個人都是他人的社會環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助人為樂,既有樂於助人之樂,又有行善樂已之樂,在公益活動中受益的,除了受助者,同樣還有助人者。小小一隻晾衣架,解決的不僅是一部分市民的晾衣難,更是市民精神家園的一個風景。
於細微處見精神,晾衣架雖小,蘊含的道理卻很大很大。 (作者:奚旭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