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感激父親嚴厲“培訓”
像父親那樣成功的老一輩實業家,對「做廠」總是有種感情,但作為陳家偉這一代,經營環境已截然不同。他坦言,如果自己也開廠,恐怕反而會掣肘自身發展。不過,他也意識到,正因為父輩多年來苦心經營家族的工廠,才為他今日的大展拳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可謂是他堅強的後盾。他也自稱是被父親「培訓」出來的。
陳家偉回憶説,小時候,一放假,爸爸就説「上廠了」,帶著他去內地、泰國、美國等各地的廠裏實習,在內地,往往也是在襄樊、鄭州等欠發達的地方待著。對於年輕人來講,誰都不願意在難得的假期遠離朋友,他坦言,年輕時,也會因此不開心,甚至與父親發生口角,不過好在還算乖孩子。如今長大成人,他完全明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他解釋,父親有八個兄弟姊妹,「哥哥姐姐都是小學沒畢業,已經幫阿爺做生意,都是挨出來。」挨到有成績,「最小的就最幸福,家人都沒讀過什麼書,為完成這個心願,就供我爸爸去美國讀書,讀到生化博士。」相反,沒有與家人同甘共苦挨過的父親,卻反倒在心底留下了遺憾,為了不讓兒子留下同樣的缺失,他十分注重讓陳家偉參與家族事務,「他想給我多一些磨練。」
陳家偉也發現,當父親帶著自己參與家族生意時,「可以同我一起經歷這件事」,父親流露出的開心和滿足,就好像把已經無法實現的願望,透過下一代,以另一種形式彌補了回來。「他都經歷過,就知道怎樣對我好,想要我走一條更好的路。」陳家偉笑言,「即使要撞板,也是他擺在那裏要我撞。」語氣裏滿是對父親的感激。
除了父親,作為中華廠商會的會董,陳家偉也有機會向其他經驗豐富的老一輩工業家討教。他説,自己作為獨生子,從小就希望有哥哥姐姐帶領和教導自己,而透過商會,及其他自己參與的公職,「自己變成最小那個」,聽成功前輩的故事聽多了,自己也學到很多。透過這些平臺,他也可以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更年輕的創業者。
未來,陳家偉希望將家得路更多地深入內地市場,向內地經驗豐富及有共同理念的零售商「借力」,但他保持一貫的耐心,穩紮穩打,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