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進博會有什麼不一樣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2023年10月31日 17:30
中國經濟時報 | 2023年10月31日 17:3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本報記者 王麗娟

“作為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進博會持續傳遞開放強音,成為宣示重大開放舉措、展示開放決心的重要平臺。”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線下舉辦,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發佈會上介紹,已有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39.4萬名專業觀眾註冊報名,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疫情影響褪去,一個“活力滿滿”的進博會正在走來。

進博會“朋友圈”質高量足

“進博朋友圈”持續擴大。本屆進博會預計將迎來154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的來賓。已有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39.4萬名專業觀眾註冊報名,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百餘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全球總部高管已確認來華參加進博會,規模創新高。

各國支持度更高。參展國別覆蓋五大洲。已有69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確認將參加國家展。其中,11國首次參展,34國首次線下參展,洪都拉斯、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南非、越南等5國擔任主賓國。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十週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也在積極參與本屆進博會。

“一直以來,進博會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理念,發揮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功能,積極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在發佈會上介紹,其中,國家綜合展為相關國家展示綜合形象和貿易投資領域情況搭建了重要平臺。本屆進博會國家展的72個參展方中共有6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已有超過1500家企業簽約第六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總展覽面積近8萬平方米,面積較上屆增長約30%。

“進博會的召開反映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為促進我國進口貿易以及拉動整體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石慧敏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經濟逐步進入到後疫情時代,貿易和人員往來逐步恢復。此次進博會是全球企業和中國企業集中面對面交流的一個好機會,能夠鞏固已有的貿易關係,促進新的貿易關係的建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進博會這種形式在世界上並不多見,是目前唯一一個針對進口的促進博覽會,這種形式非常新穎。從全球角度以及進出口和貿易角度來看,進博會的舉辦意義非常大。“中國之前主要以出口為主,為了平衡貿易差,在進口方面主動採取措施吸引歐美等國家的出口商,尤其是在今年我國外貿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繼續舉辦進博會是非常好的提振外貿的舉措。”

企業展質效顯著提升

據介紹,今年展覽規模更大,展商質量更高。展覽面積約36.7萬平方米,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達289家,均超過之前歷屆水平。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十大工業電氣企業、十大醫療器械企業、三大礦業巨頭、四大糧商、五大船運公司等均已確認參展。“一大批高端裝備製造、綠色環保、生物技術等領域新品將在本屆進博會上迎來首發首展;厄瓜多爾的麒麟果、貝寧的菠蘿等農食産品將通過本屆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進博會持續釋放開放紅利,成為外國企業深挖中國廣闊市場潛力的絕佳平臺。”盛秋平介紹。

“中國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廣闊且富有活力的消費市場。隨著我國人均GDP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日益提高,對高質量産品的需求也隨之增長。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年,已成為很多外國産品進入到中國市場的一個很好的橋梁,進博會也成為我國進口貿易蓬勃發展的風向標。”石慧敏表示。

趙永升表示,五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企業從政府要求到市場需求、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最初的進博會可能有一部分參會中國企業是應地方政府‘要求’而來,但現在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參加進博會,基本是出於自身的採購需求,這種演變是深刻的,更加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運營的規則,因而也將更加可持續。”

在趙永升看來,還可以以進博會為“跳板”,進一步加強在産業鏈上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以及歐美國家相互合作,形成有價值的企業鏈和供應鏈。

編輯:胡悅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第六屆進博會有什麼不一樣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