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
  • 藝訊
  • 藝展
  • 詩詞壯志 丹青抒懷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開機啟拍

  • 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第二屆論壇召開

  • 從篆刻到印學能否成就書學之路

  • 《2021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出版發佈暨《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十週年研討會在京舉行

  • 瀏覽中國動畫百年 與經典動畫IP重溫童年時光

  • 用匠心與科技守護文物——訪香港故宮文博館藏品修復團隊

  • 《秋庭嬰戲圖》中的童趣與深意

  • 莫奈筆下的運河風情

  • 激活古籍裏的文字——賡續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 第七屆“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雲啟動

  • 第七屆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徵集令

  • 又破紀錄,張大千青綠山水畫緣何受熱捧

  • 在兒童題材繪畫中感受更多美好

  • 一場關於愛的心靈奇旅——淺談兒童繪本創作中的文化傳承

  • 美術館與數字時代

  • 美育助力鄉村在地文化復興

  • 魯迅先生的“箋譜”朋友圈

  • 當我們在逛藝術書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從革命文藝中汲取精神力量

  • 延安文藝精神薪火相傳

  • 傳播中國文化與品牌故事,茅臺開創國際化傳播新範式

  • 線上線下聯動 詮釋新時代“博物館的力量”

  • 第三屆博物館青年論壇在湖北舉辦

  • 國家文物局:2021年備案博物館達6183家,超90%博物館免費開放

  • 國際博物館日——新場景 新故事 新力量

  • 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武漢舉行

  • “新文科”建設賦能非遺發展

  • “博物館的力量”——深圳市慈善會·文物保護公益基金的探索和實踐

  • 梵高:“瘋子”與“天才”的較量

  • 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的表現功能、審美價值與文化體現

  • 青年畫家的筆墨“情境”

  • 激活審美 浸潤無聲​——學校美育與鄉村美育的鏈結

  • 鄉村美育:為孩子打開美的世界

  • 美術館裏的青年策展人

  • 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營造書香社會 助力文化強國

  • “北京博物館雲”平臺將於5月18日試運行

  • 數字銅博物館:體驗青銅文物盛宴

  • 從介入到融合——鄉村振興的美學路徑

  • 紅色美術作品中歷史與審美的融合

  • 非遺教材體系化搭建工作全面啟動 非遺學學科建設進入新階段

  • 鄉村藝課,讓美育跨越緯度

  • 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物”系列旅遊産品:文物文創體驗更沉浸

  • 齊白石牡丹畫作與市場行情

  • 疫情之下,美術館公共教育探索新路徑

  • 讓中華古籍真正“活起來”

  • 力量美 創造美 奮鬥美 ——美術作品中的勞動之美

  • 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來了

  • 什麼樣的文創你會買單

  • 數字藏品開創文化藝術雲端新領地

  • 北京文化新地標 中央歌劇院劇場五一啟用

  • 中國美術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及實施細則(試行)發佈

  •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團第五次會議召開 理事履職優秀名單公佈

  • 美的傳遞與接力

  • 畫中書香濃

  • 2020-2021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結果出爐

  • 如何實現“人在畫中游”?動起來,換一種繪畫的打開方式

  • 熱潮退去?NFT藝術正需理性回歸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榮寶齋》開機拍攝

  • 潘魯生:文化産業人才要面向鄉村振興

  • 清華大學奧林匹克藝術研究中心揭牌

  • 科技手段“激活”文化遺産

  • 讓數字藏品回歸收藏本質

  • 蘭亭修禊事 千古藝人心——《蘭亭合卷》賞析

  • 讓古籍“活”起來傳下去

  • 文博單位不應直接將文物原始數據作為限量商品發售

  • 杭州亞運會海報設計有何不平凡

  • 表彰!冬奧會裏的藝術之光

  • 提升改造完成 西安博物院基本陳列“新顏迎賓”

  • 科技藝術:新專業如何面向未來

  • 實驗藝術:轉化藝術教育思維的重要賦能引擎

  • 當一款藝術品變成了一段代碼

  • 2020—2021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回眸

  • 數字化藝術品會成為未來藝術品交易的主流嗎

  • 書法學科擬升級,“大家”有話説

  • “元宇宙”賦能博物館轉型升級 60位館長學者呼籲積極參與建構

  •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將於9月開幕

  • 如何理解“大學美育”?

  • 開啟一個嶄新的頻道:探索博物館發展之路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美術裏的中國》啟播

  • 藝術園區為城市帶來什麼

  • 如何使城市公共空間更具藝術韻味

  • 新媒體視域下的美術館展覽敘事與傳播

  • 如何創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美術課標體系

  • 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第十三屆藝術節展覽工作方案

  • “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評選在京揭曉

  • 舞蹈與花滑一起向未來,冬奧英雄走進中國文藝家之家

  • “美術考級”之辯引起的美育思考

  • 廣州美術學院攜“冰墩墩”走進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

  • 讓古畫動起來融起來活起來

  • 吳昌碩的姑蘇情懷與追憶

點擊加載更多
  • 藝訊
  • 藝評
  • 藝庫
  • 藝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