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遺薪火相傳,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活態展示。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央博”數字平臺建設正式啟動。該平臺將利用VR/AR虛擬技術、裸眼3D等手段構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體系,讓國家級文化資源鮮活地呈現于億萬受眾的指尖、眼前。
自1957年起,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迄今已成功舉辦6屆,匯聚不同時期青年美術家們對時代的感悟、對社會氣象的捕捉、對藝術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成為了一定時期內藝術創作的風向標,也成為發現、扶持、凝聚、儲備中國美術新力量的重要平臺。
7月9日,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創建110週年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博老專家們的回信充分肯定了國家博物館110年來的發展成就,對新時代國家博物館擔負的使命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國博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令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80年前,延安文藝的號角一經吹響,大批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實現了從“小我”走向“大我”的跨越,他們獲得了人民的認可,為時代留下了經典。
民間文藝工作者是田野采風者,鄉村與田野是工作的主要方向。當今社會整合好民間文化,讓鄉村手藝成為豐富節日文化生活的紐帶,有助於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近5年來,美術家們積極圍繞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新中國成立7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帶一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題,以富有中國精神、時代氣象的美術作品,寄託了新時代中國美術家的理想與情懷,以豐富的形象語言展現了豐沛的時代精神。
特邀藝評人:孫曉雲(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獨特標識和精神象徵,我們要牢牢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這片豐厚土壤,以書法堅定文化自信,激發強大的精神力量。
87歲高齡的邵先生在從藝從教60年的生涯中,書寫了許多平凡而富有光芒的人生詩篇。他是一位能與新中國美術發展脈搏息息相關且與時代時時共振的思想者、學者、教授、藝術家。他的成就不僅在於自身豐碩的學術與藝術成果,更在於他的藝術史論及藝術評論直接促進了中國現代美術的健康發展。
邵大箴先生是當代中國美術界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的美術史論大家和名師。幾十年來,他以深厚的藝術學養和高度的文化使命意識研史論藝,為中國美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深為美術界幾代人所敬重。
特邀藝評人:許鴻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唐代中期的顏真卿楷書,以博大雄強打破了書壇由東晉王羲之書風籠罩了近400年的局面,是楷書藝術的一次偉大變革。故蘇東坡稱:“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書至顏魯公,畫至吳道子,而盡天下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繪畫和中國的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梳理中國繪畫的文脈,不僅是對歷史的闡明,或者説完成了一個背景的展示;同樣也是對當今問題的展露。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繪畫的私人化,其一顯在的特徵便是以筆墨——這一繪畫的本體因素作為繪畫品賞的主要對象,因而“山水決不如畫”,所表述的語義所指乃是筆線的表現性。物性與人性在形的創造中相湊相忘,乃是從繪畫中贏獲雲煙供養,得以暢神樂志的關鍵。因此,繪畫的私人化與蘇軾、米芾所創的“墨戲”一格就不盡吻合,或者説“墨戲”只能作為私人化的極致表現——一端之學,是逸出旁外者。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如果説郭熙、郭若虛以理論之筆彈響了繫於“器”“道”之間的繪畫之弦,那麼,蘇軾、米芾則以實踐之手再次撥動了這根弦。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這裡要特別提及的是宗教(主要是指佛教)繪畫。這不僅是因為釋道佛像是魏晉南北朝繪畫的核心題材,也不僅僅因為高手巨匠也都以佛像見長(史載曹不興、衛協、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輩皆善畫釋道人物);而是因為釋道人物畫對繪畫的自覺的客觀上的促進作用。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心性自我修養的全面復興的一個外在標誌是文藝的空前繁榮。在春秋之際業已完成的禮的人性化,成了魏晉文士進行心性自我修養的承繼淵源。魏晉文士的自我修養是將人性化的禮直接施之於用。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前身是“禮官”,而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獨立又以“禮”的人性化為標誌,這中間蘊含著中國文化的連續性特徵。但是,這種連續性並不僅表現在身份的連續上,“禮”的人性化過程同時包括了“禮”的儀式的人性化和用於“祀禮”的工具的人性化——既為體道悟道服務,又為自我修養服務。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中國畫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具體文化樣式之一,因而,中國畫的存在和演化大抵可以看作是中國文化的存在和演化的一個縮略。對中國畫中一些典型現象的認知,例如中國畫對意境的追求和創造,山水畫又何以成為中國繪畫中的一個大系,“非師而能”的文人畫是怎樣産生的等等……我以為都必須在把握了中國畫的存在和演化的文脈——連續性的基礎上才能有實際、客觀的描述。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20 世紀的書法史上,高二適先生以其迥然于一般文人、書法家、畫家的書法,脫盡寒酸,迂腐,陰柔與做作、浮滑,以其深厚之學養和昂揚之書風嶄然于書壇,正像他的為人,耿介、爽直,超然於世俗,在近現代文化史上確立了一代高峰。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20世紀的中國繪畫是超過5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上數量最多、也是題材最為豐富的百年。在這百年的歷史中,因為中國社會的發展遭遇到外國列強的欺淩以及現代化思潮的衝擊,在戰爭與革命、建設與發展、開放與崛起為關鍵詞的百年中,不斷變化的社會問題為美術創作提供了從未有過的豐富的內容,加上繪畫以其特有的功能作為“時代的刃鋒”,在戰爭和革命的歲月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形成了影響到新中國美術發展的延安傳統。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具有寫意特徵的藝術,源自原始先民主客不分的混沌思維、萬物有靈及空間恐懼心理所生成的原始意象。在漫漫的歷史進程中,它匯入中國文化的洪流,經歷代畫工、藝術家的實踐演化和文人的詮釋,逐步形成富有意味的形式,並以大量的作品見證 “體系” 的存在,産生了具有民族審美特徵的中國寫意藝術。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我始終未能忘記張道一先生在那間小小的教室講出的鼓舞人心的一句話:“你們要立志,將來在美術史上留下名字。”也許年逾八旬的張先生已經不記得當時講課的情境,但我至今記得,17歲的我在聽到這句話時是多麼的震撼!我還時常回憶錢紹武先生開講座時隨身攜帶的素描人體原作,功底深厚,表現了他對生命律動和對藝術美的歌頌。這些通中西、融古今,在工藝美術和純藝術之間跨界穿越的大家成為我的學術偶像。
特邀藝評人:邵琦(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二十世紀山水畫的語境是:“衰弊”。因為,二十世紀的山水畫是在“衰弊”的判斷中端始的。這既是二十世紀山水畫的邏輯的起點,也是二十世紀山水畫的特徵的淵源。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熊秉明先生是一位哲學家、學者、詩人、雕塑家,亦是一位跨越中西文化而在各個領域都有建樹的文化大師。20 世紀 40 年代,他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又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法國攻讀哲學。一年後,他偶然看到法國雕塑家紀蒙(Gimond)的雕塑,幡然醒悟,這不就是哲學嗎?於是他向公費管理處申請改學雕刻,不久熊秉明如願進入 “紀蒙工作室” 學習雕塑。或許年輕的熊秉明並不知道,他的這一舉動, 誕生了一個未來的 “哲學雕塑家” 或 “雕塑哲學家”。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廣東美術的百年發展,既合於全國時代軌跡,亦不乏自身心路歷程。它在民族危難、新舊交替的社會情境中拉開序幕。這一時期,藝術救國的理想,中西合璧的願望,融匯古今的訴求,作為宏大的策略性背景,讓藝術家們的選擇帶有更多的理性和自覺——嶺南畫派於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特邀藝評人:連輯(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原主任)。唐朝之盛成就了絲綢之路之盛;絲綢之路之盛成就了敦煌之盛。 隋唐重視經略西域,特別是唐朝的貞觀、開元盛世,有效地治理西域,河西走廊獲得持久的繁榮。
20 世紀書壇,群星燦爛,出現了諸如吳昌碩、康有為、齊白石、于右任以及金陵四老等書法大師巨匠。他們秉承晚清碑學余緒,或以勢勝、或以力強、溯源三代、究心草章、融碑入帖, 蔚為大觀。三原于右任先生即是其中一員卓犖不群的驍將,以其雄肆灑脫、抗懷希古、傲然自守的獨特藝術風貌巍然屹立,尤其是其以碑入草的藝術風格,為後代所宗仰。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海派”開啟了中國美術發展的近代篇章;這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個歷史性的轉變。這一時期有了與海派相對應的京派和嶺南派,形成了近代美術史上三足鼎立的時代。
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研究中,任伯年是一座可以彪炳後世的塑像坐標。這固然一方面與其 1840 年的生年相關,1840 年, 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列強瓜分,社會形態發生巨變,傳統文化的自我現代性轉型也由此拉開;另一方面,由任伯年及隨後諸位大師開啟的 “海派” 繪畫,也使中國傳統繪畫在古今中西的交織碰撞、社會巨變的沉潛起伏中開始了一段艱難而曲折的探索之路。
吳地繪畫底蘊深厚,文脈綿長,面貌多樣。我認為,其中最為鮮明的特徵有四點,即:兼容並蓄、多方融合、含蓄蘊藉和以道統藝。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美育,是一種傳授審美觀念與審美經驗的教育形式,以豐富的直觀性使心靈在感受形式、領悟意義和體察價值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溝通情感與理性並融入意志抉擇和動機取捨,從而實現各種能力全面、協調、和諧發展,最終促進人格的完善。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唐代開元年間所鑄之黃河鐵牛雕塑群,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城西十五公里外蒲津渡。它以其體量、構造及造型的巨大張力予我以震撼!其單體與群體的組合營造了一個凜然的藝術氣場。
表現農業、農村、農民“三農”題材的美術創作,是20世紀以來特別是新中國以來中國美術的重要現象,在這類題材創作中,既體現了作為農業大國的文化傳統意識,也體現了關切民生、關注普通勞動者的文化情懷,還有歌頌新社會農民當家作主、建設家園精神氣象的時代追求。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數字藝術正在迅速興起,正在融匯到主流之中,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力量。數字化時代催生了數字化的藝術,在多媒體以及媒體藝術的發展中,包括像數字化藝術以影像為主題的各種新的表現樣式,給人們打開了新的視窗。但如何把它納入到整個當代的視野中去考察,使之成為當代中國藝術的一個部分,則是決定在當代中國藝術發展的至關重要。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一直到上中學時,家裏都沒有幾本書,更談不上書房。書,只有每年不同的課本,後來有了一本《新華字典》。那年頭在揚中還真沒看到哪家有書房的。我見過中學老師的宿舍,也就是一張床和一個書架。
國家民族畫院唐卡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工藝美術大師桑傑本歷時5年,精心組織創作56米長的巨幅唐卡長卷《一代宗師 十世班禪》,通過精彩的故事、鮮活的語言、豐滿的形象,讚頌在黨的領導下,十世班禪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漫畫所呈現的輕鬆詼諧和諷刺暗喻,給其他藝術門類的藝術家更多創作的可能性。現當代藝術的表達不僅在技法上風格上呈現,在此基礎上更趨向於藝術家的個人表達,用作品述説對於生命的體驗和對社會的見解。
特邀藝評人:劉悅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在藝術標準普遍失范的年代,當代中國藝術其實更亟待建立自身的標準,其中創新性的標準的設置尤為重要。但是,中國與西方竟有著不同的藝術創新路徑,由此所設立的藝術標準也就有所差異。當代中國藝術的創新,的確不能脫離全球性的語境,但又要有本土的特質,否則就難以成為為中國自本生根的藝術。
從深圳展覽館到深圳美術館的轉身,反映了發展過程中的探索以及轉變的過程,而像深圳美術館這樣能夠反映城市和國家發展的歷史則是非常特別的。如今,深圳美術館也進入到發展的盛期,新館在建設之中,將成為中國美術館事業高速發展的見證。當我們回顧這40年來的歷史,不難看到曾經的艱辛過往以及幾代人為之努力的不易,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珍惜改革開放的成果。
特邀藝評人:尚輝(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作為從上世紀80年代成長起來的油畫家,徐裏的創作歷程既經過現代主義藝術的洗禮,也經過民族藝術傳統的回歸,而他所確立的意象油畫探尋方向可能更為深層、也更接近中國文化的本原;他通過書寫性筆線所達到的物我合一、所承載的格調與境界,才真正凸顯了意象油畫以文心詩境作為其內核的中國藝術精神。
作者:理查德·懷恩(Richard Vine)。對於其作品表面的多樣性,徐裏的作品,準確地看,是中國和諧共存這一傳統的縮影。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全國的很多博物館都在開始收集新冠災難中的見證物,這是比SARS時期的進步。但是,各館的收藏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是一個問題,還有待此後的驗證。千萬不可一哄而起,在如今的疫情中,有很多歷史的記錄,可以直接對應大數據的時代。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由深圳設計師朱黎設計的中國防疫博物館的Logo以及其他視覺形象應用非常特別的創意。中國防疫博物館的專業指向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博物館,因為與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病毒和災難的關聯,而館藏以及展示的內容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災難和不幸,是人們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而這又是大家共同的經歷和遭遇。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在影響到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建立“中國防疫博物館”的倡議,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當新冠肺炎疫情過去之後,人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反思它的很多方面,而用博物館的方式來存留這些歷史記憶,用博物館的方式來反思過去的不當或存在的問題和存留許多歷史的文獻和歷史的資料。
徐悲鴻的藝術人生與中華民族精神密不可分,從理論到實踐,毅然開啟了以西融中的道路。作為書畫家,徐悲鴻秉承了中國傳統文人的優點,不但胸懷大志,洞曉文以載道的重要性,而且善於言論,精於文字,勤於表達,筆鋒犀利,並熱心藝術宣傳,關注文化傳播。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寫信在社會的運動中,是一種套路,一種很陳舊的套路,但是,舊瓶裝新酒,屢試不爽。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悲劇性的作品在和平年代依然有著打動人的特別的力量,它們在眾多的以歌頌為主的新中國主題美術創作中,其特殊性正在於它們不同於那些眾多作品的獨立性,是它們的悲劇的特質。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50年代全國美術界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新年畫創作運動,美術家通過各種題材的畫作表現了新中國的集體意識和努力的目標。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風起雲涌的外部環境,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孕育了潘天壽鐵骨錚錚而又溫厚敦實的品格,也造就了他格局宏大、氣象深穆、雅儒雄闊的藝術。。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畫壇巨匠黃賓虹以“借古開今”的創造方式和“渾厚華滋”的美學追求,成為一代標領。其畫學理論與藝術實踐都彰顯出民族優秀傳統,以其精深、博大富於哲學思辨和自然之理的論説,以其豐厚的藝術實踐佐證了本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內在活力。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 ,像宋玉明這樣的著名畫家的後人,其藝術道路與一般沒有家學的畫家是全然不同。他們首先面對的是家學,從小的耳濡目染,是延續還是發展?是傳承還是創新?如此種種都是繞不開的問題和困境,而且會時時困擾著他們;社會也會用另外的尺度來比較他們與父輩的高下,或衡量他們的關係,這就有了用不同的標準來評判他們,來看待他們。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熊先生是20世紀融通中西文化,且以哲學、文學、藝術修行悟道的文化自覺者,無論是他的文字或繪畫、書法、雕刻,總是在千錘百煉的歷練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輝。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在中法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中,我們對於像法國這樣的西方國家的熱情,可能要高於法國對於中國文化的熱情。熱情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造成逆差。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回首1949年以來的中國畫發展,經歷了從改造到發展、從傳承到創新的過程。在這一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老一輩的中國畫畫家以其傑出的才能和非凡的智慧,創作了眾多的留存在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精品力作,推動了傳統中國畫在新中國的發展,並積澱了傳統中國畫在新中國發展的新傳統。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當代畫家表現豐收的作品中,涉及國畫、油畫、版畫等不同畫種和不同的主題表達,不管是如何的變化,“豐收”對於農民、對於社會的意義,都沒有變。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關於吳冠中先生的文章,近年來我已先後寫過三篇。其中,《中國畫的圍墻終會打破》是針對吳先生的創新;《線的生命》是關於其藝術生命歷程;《真的猛士》則是我塑吳先生像的一點感受。現將三篇文章略加改動並作組合,以記錄一位藝術工作者對先輩的景仰之情。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這些當年表現農村題材的美術創作,雖然當時的現實變成了今天的歷史,可是,它們傳達的新中國的氣象以及美術創作中的時代精神,尤其是一代美術家在這個時代機遇中的努力和智慧,都在這些作品中顯現出了特別的意義。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美育,即審美教育,是一種傳授審美觀念與審美經驗的教育形式,以豐富的直觀性使心靈在感受形式、領悟意義和體察價值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溝通情感與理性並融入意志抉擇和動機取捨,從而實現各種能力全面、協調、和諧發展,最終促進人格的完善。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面對中國漢畫學會走過的30年,對於我們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來説,30年真是彈指一揮間,如流水一般從我們眼前流過。
特邀藝評人:劉悅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生活美學就是要以“美生活”來提升“好生活”,以有品質的生活來昇華有質量的生活,並對人民大眾進行生活美育的普及。生活美育則是生活美學的邏輯推演,生活美學通過生活美育得以落實。
教育部長陳寶生:來一場教育理念的大轉變、學校美育觀念的大昇華,確保總書記關於美育的重要論述在校園落實落地、開花結果。
特邀藝評人:高洪(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主任),新時代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是按照美育規律,在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之中,在鮮活的學習生活的實踐體驗之中,實現人的真正成長和全面發展的現實問題。
特邀藝評人: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加強美育”,指的是要在教育理念、育人內容和人才培養模式上,形成德、智、體、美、勞這個整體,把美育貫穿到人的全面發展的全過程中,尤其是要在學校教育把美育作為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特邀藝評人:徐裏(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從美協角度回顧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復評評審情況,對整體作品面貌進行了分析和梳理,總結五年來美術創作領域的變化與成就。
特邀藝評人:杜衛(杭州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美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國的美育傳統把美育納入“修身”的主要途徑,體現了濃郁的家國情懷;把美育定位於以倫理為主要內涵的人文素養的化育,形成了美育和德育內在融合的“心育”特色。
特邀藝評人:馮遠(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文史館常務副館長),大量的實踐表明,欲求達到精深、精湛、精良的藝術高峰並非易事,探取藝術堂奧,不光需要學養、能力的不斷提升,還需要時間和藝術積累。
特邀藝評人:高洪(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主任),新時代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是按照美育規律,在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之中,在鮮活的學習生活的實踐體驗之中,實現人的真正成長和全面發展的現實問題。
特邀藝評人: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寫意是貫穿于中國藝術的核心語言並具有審美共通性,它在詩畫理論中得到深刻的闡發和印證,成為中國藝術的審美特質。
特邀藝評人:連輯(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先生通過人類歷史上的兩個典型文化案例告訴我們:文字對一個國家的統一有著多麼重大的意義。讓我們從漢字的書寫入手來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本源和基礎,認識傳統文化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特邀藝評人: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當代書法的問題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混為一談,所以,説不清,理還亂。實際上關聯到書法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傳統書法;一是作為藝術表現形式而又不同於傳統書法的以書寫為手段來表現某種藝術觀念的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