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于貴勤 |
于貴勤既當老師,又做媽媽,既當校長,又做鍋爐工。22年裏,孤山村沒有一個孩子因為沒錢而輟學,200多名貧困生在她的資助下完成了學業,走出了深山,而她自己卻多次放棄進城的機會,依然堅守在鄉村教育的第一線上。當於貴勤滿頭的青絲變成白髮,那所破爛不堪、教學質量較差的孤山小學,終於成為北方深山區教學質量和教學條件一流的學校。
瀘沽湖教育志願者團隊 |
這是一支青春的團隊,常年活躍在四川涼山瀘沽湖旁的一所民辦愛心學校裏,這些年輕人,來自天南海北,有大陸的、有台灣的,還有國外的。8年時間,240多名志願者,行程近十萬公里,走訪了深山裏100多所學校,1000多個家庭。雖然告別了都市的繁華,雖然現在常常一身泥濘,但這些年輕人説,這幾年的志願者經歷,是他們最充實、最滿足、最好的時光。
馬復興 |
失去了雙手,放棄了高考,卻沒有放棄人生。32年來,馬復興用殘缺的雙臂,在黑板上寫板書,和孩子們玩耍,他用自身經歷和樂觀性格告訴孩子們如何克服困難,堅強地生活。對馬復興來説,教育不僅是在課堂上,更是在生活中;“教師”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生命的一部分。
陳萬霞 |
在肥東縣陳集鄉那塊相對偏僻貧瘠、教育也相對落後的土地上,她用母親般的愛心呵護著300多個孩子健康成長,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溫暖的家,為鄉下孩子創造優質的教育平臺。為了這些留守兒童,陳萬霞付出了真情,做到了只有媽媽才能做的事情。
徐德光 |
從鐮刀開路,到白馬開路,徐德光用37年的不懈努力,鋪出了一條“最美鄉村教師”的人生路。37年中,他將700多個孩子先後送出大山,他不僅給學生傳授了知識,更讓孩子們懂得了理想、感恩,學會了堅持不放棄。
編者按
由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日前結束。在100多天的時間裏,參與尋找的記者、編導多達數百人,足跡遍佈22個省、市、自治區,行程十多萬公里,主辦方共收到全國各地的推薦函和來信2000多封,微博粉絲達220萬,微博信息覆蓋人數超過5000萬。中央電視臺與鄉村教師同吃住共奔波,共拍攝了五萬分鐘的節目素材,《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講述》、《共同關注》等欄目共播發相關報道近百篇。《光明日報》開闢專欄,發動五十多名記者深入鄉村,共刊發報道近四十篇,其中兩篇報道在頭版位置刊發,其他人物以半個版面的篇幅予以報道。9月3日晚,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共有10名鄉村教師和1個志願者團隊獲得“最美鄉村教師”稱號,40名鄉村教師入圍“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特別關注名單。今日,本報特推出專版,向讀者展現頒獎典禮的全過程。也借此機會,向所有鄉村教師致敬,向第28個教師節獻禮!
由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日前結束。在100多天的時間裏,參與尋找的記者、編導多達數百人,足跡遍佈22個省、市、自治區,行程十多萬公里,主辦方共收到全國各地的推薦函和來信2000多封,微博粉絲達220萬,微博信息覆蓋人數超過5000萬。中央電視臺與鄉村教師同吃住共奔波,共拍攝了五萬分鐘的節目素材,《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講述》、《共同關注》等欄目共播發相關報道近百篇。《光明日報》開闢專欄,發動五十多名記者深入鄉村,共刊發報道近四十篇,其中兩篇報道在頭版位置刊發,其他人物以半個版面的篇幅予以報道。9月3日晚,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共有10名鄉村教師和1個志願者團隊獲得“最美鄉村教師”稱號,40名鄉村教師入圍“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特別關注名單。今日,本報特推出專版,向讀者展現頒獎典禮的全過程。也借此機會,向所有鄉村教師致敬,向第28個教師節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