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 改革開放30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哈爾濱"三十六棚""十八拐"的前世今生

 

CCTV.com  2008年10月12日 10: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黑龍江日報  

      戴玉芝:動遷之前興奮得睡不著覺

      26日,在“三十六棚新區”的庭院裏,記者見到了今年已經75歲的戴玉芝老大娘。戴大娘説,她當時是居委會主任,現在所居住的一號樓,就是當年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中最早建成的那棟。

      30年前,當那場令全市矚目的大改造開始時,戴玉芝已在這片棚戶區裏生活十幾年。1958年,25歲的戴玉芝從雙城市來哈爾濱市,開始時她家租“三十六棚”的小平房住,後來房主搬走,她將平房買下。在這個十幾平方米的小平房內,雖然條件很差,日子艱苦,但她卻很少抱怨,覺得能在大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地方安居也知足了。因此,1978年,當聽到市政府要對這裡進行拆遷改造的消息時,她和鄰居們都激動得睡不著了:咱們真要住上樓房了嗎?

      那些天裏,戴大娘作為居委會主任還參與了組織動遷和核實回遷面積等工作。她們一家人&&搬出了低矮破舊的平房,施工期間,她還常和鄰居們趕到工地看進度。當年9月,一號樓就竣工。那時她家有五個孩子,總共七口人,但三個孩子下鄉了,分房的時候就按四口人給定面積,一分錢也不用交。有的人為了住得高看得遠選擇了五層,而戴大娘為了居委會工作方便,選擇了二層的一個兩屋一廚的房間,37平方米。後來三個返城回來的孩子抱怨説,當時要是不走的話分到更大的房子該多好,戴大娘説:這(37平方米)已經不小了,比棚戶強一百倍!

      第一次住進樓房的感覺真好呀,因為那時這一帶除車輛廠文化宮外全是小平房,新建的居民樓非常顯眼,許多附近居民都趕過來看,搬家當天戴玉芝一家人還特意去小飯店慶祝了一下。雙城的親戚來看望她時個個都很羨慕,都説她真有福,能住上這麼大的樓房。

      記者隨戴大娘來到了“三十六棚”最早建成的一號樓內。歷經三十年風雨,這棟曾是哈爾濱市最好的居民樓此時已進入了暮年。通過嚴重損壞的木質結構樓門走了進去,樓內的墻皮多處發生脫落,許多電線裸露在外,墻角結著一層層的蜘蛛網,多個樓梯間玻璃窗戶被打破,用塑料布包住,水泥樓梯由於多年的踩踏也變得凹凸不平。在二樓戴大娘家中,兩米多長的過道連接著廁所、廚房及兩個房間,廁所只有不到四平方米,老式的木頭窗戶不合時宜。

      戴大娘卻很自豪地説,這房子質量相當好了,別看這房子現在看著舊一些,但隔音防潮而且還很保暖,住了近三十年了,除了刷刷油漆外基本沒有做太大的改動,住棚戶區時用的木床、木櫃、收音機一直留到現在也沒有舍得扔。

    近兩年,小區周圍崛起了許多現代化的高樓,“三十六棚新區”的樓群正顯得越來越矮,幾乎被湮沒了,但許多老住戶還是喜歡住在這裡,覺得挺舒適。戴大娘説:前一陣子聽説這裡也要拆遷改造,後來又沒信兒了,我今年都七十多歲了,也許還能有機會再住一次新房呢!

改革開放30年 30年故事匯

王志綱:中國房産界"幕後大黑手"

翁純賢:第一代打工妹的26年

改革開放30年:首例“民告官” 震動海內外

上世紀八十年代"萬元戶"

2/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