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哈爾濱市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規劃與建設,改造建設的目標集中鎖定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危倒房、棚戶區,那時的住宅建設過程就是對棚戶區的改造過程。1978年,市政府啟動對道裏區的“三十六棚”、道外區“十八拐”等多處危房區的拆遷工程,由此也拉開了哈市棚戶區改造的序幕。
1978年,“三十六棚”上蓋起了“紅眼樓”
小衚同,三尺寬,
坑坑洼洼在中間。
白天走路總絆腳,
晚上睡覺心膽寒。
霹靂一聲震天響,
36棚百姓笑開顏。 …………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提起當年“三十六棚”改造的情景,許多老住戶還能非常熟練地背出這首順口溜。言談間,流露著喜悅和自豪,讓人感到那場變遷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多麼深遠的影響。
曾經的“三十六棚”,現在是經緯街與經緯十二道街交叉口的一片居民小區。之所以得名“三十六棚”,是由於100多年前俄國人在修建中東鐵路時,這裡建了許多供勞工們居住“人”字形的棚子,前後6排,每排6個,共有36個大窩棚。解放後這裡又修建了公共廁所和污水窖,埋設了自來水管道,居住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住戶越來越多,私接濫建的棚戶面積越增越大,最終達到了2.5萬多平方米。在這片雜亂的居民區內,大大小小的衚同數不清,大衚同裏套著小衚同,初來乍到的人根本找不著道。由於年久失修,很多房屋已下陷成地窖式房子,屋檐緊挨地面,甚至邁步即可上房。冬天冰雪鎖路,夏天滿地泥濘。特別是一到雨雪天,許多人家泡在泥水裏,堪稱哈爾濱的一個“貧民窟”。
1978年,政府開始動工改造“三十六棚”。由鐵路、建設和房産部門共同籌集資金。
哈爾濱市房産管理局退休幹部杜修家同志參與了這一工程。他介紹,“三十六棚”改造是改革開放後哈市確定的第一個危房改造工程,在此之前居民樓都是一棟一棟地建,像這樣整體大面積地改造還是首次。整個改造工程分三期進行,一期工程進展飛快,當年開工,當年竣工並交付使用。到1988年工程全部竣工。改造後的住宅採用了行列式和自由混合式佈局,每個街坊的墻面質感和色彩及裝飾,都別具特色。中部住宅5至6層,東部主要是框架輕板結構,西部7至9層。
住上嶄新的樓房後,平均每戶居民家的建築面積由拆除前的23平方米,增加到46.6平方米。更讓居民們高興的是,規劃建設中既考慮了改善居住條件,又考慮了增加配套市政設施,新建小區內設有集中採暖鍋爐房,室內均設有上、下水、暖氣等設施。
老哈爾濱人還記得,經緯街與經緯十二道街附近的居民區是在“三十六棚”原址上建成的。30年前,住宅樓建成後,因房屋質量好、服務設施齊全,成為當時哈爾濱市最好的民宅。
“別看這些房子論面積與現在沒法比,可在當時已經相當不錯了,有些市領導的房子才30多平方米!”杜老感嘆説。
由破爛不堪的棚戶區,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時哈市聞名的高檔住宅區,“三十六棚”一下出了名。一些市民特意趕來參觀,那些住上了樓房、用上了暖氣的動遷戶們也非常自豪,張燈結綵,如同過年。
3月26日傍晚,記者來到了經緯街與經緯十二道街交叉口的這個居民小區。十幾棟紅磚樓靜靜矗立在夜色中,許多開設在一樓的商鋪、酒店內燈火通明,空中彌散著誘人的香氣,一些老人正在小區內三兩結夥悠然散步……眼前情景,讓人很難把它與當年那個破敗不堪的棚戶區聯絡在一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30年前哈爾濱城建史上那濃墨重彩的一筆,已經深深地印在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