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戶撒刀王》節目文稿加同期

CCTV.com  2009年08月12日 17:0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

  播音 :他,人稱刀王,一個以打刀為生的民族中,家喻戶曉的鬼斧神將

  同期:削銅斷鐵,直接加五條,你自己,跟劈柴一樣,柔韌度怎麼樣,吹毛斷發,幾代人傳給我的祖傳手藝,製作實力在增強,一年比一年提高。

  播音:一個阿昌族漢子,三十五年的打刀情緣

  同期:賺多少算是賺呢,一兩百萬吧

  播音:戶撒刀王項老賽——《鄉約》拜訪

  小標題:咱都用過啥樣刀

  主持人:好 ,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

  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看 ,我們今天現場到處都是刀,連我這個桌子上也有刀

  今天開場的話題呢與刀有關。生活當中都用過什麼樣的刀

  觀眾:有菜刀 ,水果刀

  主持人:然後

  觀眾:寶刀

  主持人:還能不能想起來

  觀眾:刺刀

  主持人:生活當中還用上刺刀了,用刺刀幹什麼?

  觀眾:裝飾嘛

  主持人:裝飾 ,啊。嚇我一跳,你沒用過刺刀吧 ,你用過什麼刀

  觀眾:都被他説完了嘛

  主持人:被他説完啦這麼討厭,把各種刀都説完了,人家怎麼説再想想

  觀眾:@#¥%……&

  主持人:看來是一種奇怪的刀啊 ,@#¥%……&

  觀眾:小銀刀

  主持人:能不能叫我看一眼?

  觀眾:我不會把它解下來。

  主持人:在哪買的這個刀啊

  觀眾:這是定情信物

  主持人:哇 定情信物,能不能送給…… 啊,算了!走到哪兒都要帶著他,對不對?

  觀眾:是

  主持人:要帶多久?如果給你個期限,就是一輩子

  觀眾:是

  主持人:祝福你,咱們剛才啊 ,大傢伙説了,有這樣的刀 ,有那樣的刀,各種各樣的刀

  但是,都不如。我們今天《鄉約》嘉賓的刀。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項老賽

  嘉賓上場:

  主持人:哎喲 哎喲喲……一見面還嚇我一跳,能讓我看看你這刀不?

  小片1: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兵器便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大刀;秦漢時期,鋼鐵問世出現戰刀和佩刀;隋唐時先進的“灌鋼法”使刀更加堅韌鋒利;明朝軍隊多用“腰刀”;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少數民族用刀較為出名的是大理刀、雲貴刀、苗族尖刀、蒙古環刀,其中的阿昌刀大多可彎曲繫於腰間,尤以刀鞘、刀把製作考究,由於阿昌刀大多産自雲南隴川縣戶撒鄉,阿昌刀又稱戶撒刀。本片主人公,出生於戶撒鄉是地地道道的阿昌族人。

  小標題:説説俺的刀

  主持人:屠龍刀,我這把寶刀就送給你了

  嘉賓:好

  主持人:咱倆就換一下,這個就送給我了,哎喲 ,這感覺 ,哎喲喲…… 好沉啊 。好鋒利啊,這麼大一把刀 ,幹什麼用的 ?

  嘉賓:我們戶撒這個地方呢,是人人呢放一把刀 ,鎮家之寶

  主持人:鎮宅寶刀,你叫項老賽 ,對不對?

  嘉賓:是的 ,我就是項老賽

  主持人:你小的時候也叫項老賽,就這麼點兒,這麼高的時候也叫老賽,為啥起個叫老賽

  不叫項小賽

  嘉賓:哈哈 ,父親這麼起,這麼叫,我也搞不清楚

  主持人:有沒有切菜的刀

  嘉賓:有,這是你做的切菜刀

  嘉賓:對 ,砍骨頭的

  主持人:有沒有上山砍柴的刀

  嘉賓:有

  主持人:哦 ,上山砍柴的刀都這麼漂亮,天哪 ,這哪舍得砍柴,這是專門用的砍柴刀

  嘉賓:對

  主持人:有專門殺豬用的刀沒有

  嘉賓:有

  主持人:這是專門殺豬用的刀

  嘉賓:這是殺豬以後,專門刮那個汗毛的

  主持人:還有狗腿刀

  嘉賓:狗腿刀

  主持人:就是狗腿子用的刀 ,是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好像在哪個電影裏見到過,唰唰唰唰在飛

  嘉賓:可以砍 ,可以割

  主持人:哎喲 ,寒光一閃 ,好鋒利啊,有沒有狩獵的刀

  嘉賓:狩獵的刀有,還有這個 ,開關

  主持人:還有開關,為什麼説這是狩獵的刀呢

  嘉賓:這個是上山打獵呀,在山裏面碰到狼啊野豬啊,可以殺

  主持人:你別説這個刀啊 ,真的很,哎喲,抓在手裏真的很舒服這個感覺啊就有一種想狩獵的感覺,那個狗腿刀一拿著就想當狗腿子。有沒有饋贈親朋好友的刀?

  嘉賓:有

  主持人:打不開 ,必須得沾上血才能打開.饋贈親朋好友要送這樣的刀

  嘉賓:這是我們阿昌傳統刀

  主持人:戶撒刀

  嘉賓:刀頭是彎彎的月亮

  主持人:好漂亮,定情信物?

  嘉賓:有

  主持人:哦 ,就是剛才那女孩子戴的,小銀刀,哎呀 ,拿著刀就想送人啊。在咱們這邊定情信物都會要送,一把這樣的小銀刀

  嘉賓:談戀愛,談好了以後,我就是送給女朋友

  主持人:她要是接受了就會戴上,所以你在大街上去看哪,哪一個女孩子,腰上要是別上了刀,你就別琢磨這事了。還有專門跳舞用的刀?

  嘉賓:這是專門跳舞用的,我們少數民族,阿昌族景頗族都用這種刀

  主持人:這樣 ,哦,哎呀 ,這個刀 ,好 ,好好看啊這個刀,而且這個背兒也厚刃也利哎呀 ,這個刀拿起來真舒服,在咱們當地生了小孩也可以送刀

  嘉賓:有

  主持人:就像剛才坐在地上這小娃娃這樣

  嘉賓:一生下來,就送了 ,小孩兒的辟邪刀,送給小孩兒的辟邪刀

  主持人:喲 ,一把小刀 ,多可愛啊,來 ,小朋友,送給你一個這個。

  小片2:項老賽,48歲,地道一農民,只念過半年小學,家中大刀小刀加彎刀百餘品種。民間有東有龍泉劍南有戶撒刀的説法。戶撒鄉,一塊位於中緬邊境附近的山間盆地,總人口約有三萬人的阿昌族打刀技藝世代相傳。據傳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義子沐英西征時曾留下部份軍隊在此駐守,也把打刀技藝阿昌族人,自此薪火相傳。傳説此刀削銅斷鐵,自是不看不知。

  小標題:鋒利鋼刀斷銅鐵

  主持人:削銅斷鐵 ,你的刀能做到麼?

  嘉賓:做得到

  主持人:能砍鐵釘

  嘉賓:能砍斷

  主持人:哎喲 ,這麼漂亮的刀,哪舍得砍鐵釘啊,這一砍不就砍錛了?

  嘉賓:沒問題

  主持人:就這麼粗的鐵釘,它就能把它砍斷,然後這個刀刃還沒事?

  嘉賓:沒事

  主持人:你砍砍試試

  現場表演:

  主持人:我看這刀啥樣,刀沒事啊,啥事沒有,還能砍鋼筋

  嘉賓:還能砍鋼筋,對,你看看

  主持人:我看看啊

  嘉賓 :是不是鋼筋

  主持人:是鋼筋沒錯,千真萬確如假包換的鋼筋

  現場表演:

  主持人:跟劈柴一樣,快把刀拿來我瞧一瞧,天哪,這刀沒事,這是傳説中的寶刀啊!咱們山上還有,一種比大理石還要堅硬的大青石,它能砍

  嘉賓:它也能砍,對,來,好

  現場表演:

  主持人:這是什麼刀啊?下面我要增加難度系數,看。這是什麼?這是鋼管,把鋼管能砍斷?

  嘉賓:龍虎刀

  現場表演:

  主持人:觀眾朋友 ,你瞧見了沒有,這是鋼管啊,鋼管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天哪 !你這是什麼刀啊!,這麼厲害,哐嘁,要是砍到腿上,完了

  小片3:形容刀的鋒利不僅有削銅斷鐵,還有一詞更上境界,那便是吹毛斷發,項老賽的刀可在空中揮斷毛巾、絲綢,而且柔可繞腰,戶撒刀王當真名副其實,列位看官豈能錯過機會,咱們廣告後回來。(下節同期)

  小標題:柔可繞腰斷絲綢

  主持人:硬的東西好砍 ,軟的東西行嗎?

  嘉賓:能

  主持人:真的?

  嘉賓:真的

  主持人:毛巾在空中就能削斷

  嘉賓:能

  主持人:你給我比劃比劃行不行

  嘉賓:行

  主持人:先把這塊毛巾給我削斷了 ,我看看,就這樣

  嘉賓:對

  主持人:拿來我看一眼,這麼一揮,兩條

  嘉賓:加五條

  主持人:你先加兩條我看看行不行

  嘉賓:試試五條一次性,一步到位,你幫我點一點

  主持人:咱們這樣,先加兩條看看行不行

  嘉賓:五條

  主持人:就五條

  嘉賓:對

  主持人:五條毛巾 ,空中揮斷

  現場表演:

  主持人:我再給你的難度系數增加一點,毛巾呀我覺得還有點分量,揮斷了呢不算本事,我給你拿絲綢怎麼樣

  嘉賓:試一試

  主持人:小心啊

  嘉賓:好的,這個絲綢我沒試過

  主持人:試試,哇

  主持人:形容刀的鋒利除了削鐵如泥之外,還有一個成語更上境界,叫吹毛斷發

  嘉賓:世界上的人沒有看到過那把刀,我試一試

  主持人:沒試過

  嘉賓:沒試過

  主持人:你等會兒啊 我幫你拿一下,試一試在這上面,再來一下

  嘉賓:你要放手

  主持人:我放手 ,放手就沒有了

  嘉賓:不是你要放

  主持人:再來一遍沒斷

  嘉賓:沒斷

  主持人:太輕了,或者你氣息不夠,我知道吹毛斷發怎麼做到的了,那得肺活量很大的人才行

  嘉賓:現在我還是吹不斷,我繼續努力

  主持人:剛才啊, 見識到了你刀的鋒利 ,不知道你刀的這個柔韌度怎麼樣,這是皮帶刀,這平時就當皮帶用

  嘉賓:一條皮帶一條劍

  主持人:戶撒軟劍。再使勁 也沒事 哎喲,唰唰唰唰…….柔韌度非常好,來 ,撤一下。

  小片4: 1961年,項老賽出生在戶撒鄉的一戶普通農家,祖上世代刀匠,打造的多為切菜、砍柴的生産用刀,雖説世代相傳、終日爐前鍛造,所産之刀與削銅斷鐵、吹毛斷發的境界卻是相去甚遠。這故事哪,還得重頭講起。

  小標題:曾經的打刀世家

  主持人:剛才啊讓大夥,都見識了你各種各樣的刀,今天給我們大家講講故事,從小就打刀是不是?

  嘉賓:是的

  主持人:從多大開始打刀

  嘉賓:12歲開始學拉風箱,拉了一年左右的風箱,然後我就是開始學打刀

  主持人:跟誰學

  嘉賓:跟我父親學

  主持人:那你父親又是跟誰學的

  嘉賓:我父親是跟我爺爺學的

  主持人:你爺爺呢

  嘉賓:我爺爺

  主持人:好 ,我明白了 ,不用説了,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嘉賓:對 我家這個打刀是祖傳的

  主持人:這個打刀 ,都怎麼打刀。能不能給我講講

  嘉賓:就是叮叮鐺鐺的打了,聽著很煩的

  主持人:叮咣叮咣叮咣叮咣,然後還很烤得慌,那手得什麼樣子啊?

  嘉賓:開始起那個水泡,然後起那個血泡

  主持人:這個手

  嘉賓:嗯 ,對

  主持人:哎呀 ,全是老繭啊,這兒都是老繭,梆梆硬這個手

  嘉賓:學打刀的時候,我呢還不會小心 ,不會注意,劃了一刀 ,手上縫了七針,我們小的時候 ,這樣手工刮了,刮刀的那個屑屑,飛進了眼睛

  主持人:啊

  嘉賓:扎進去了,那個時候太窮了沒去醫院的那個錢,我就一直受,受了一個月左右,然後我就是忍不住了

  主持人:忍不住了眼睛什麼樣子

  嘉賓:眼睛都已經發白了

  主持人:也不去醫院

  嘉賓:沒錢 ,後邊我就是沒辦法了,我們村在裏面呢 ,請一個人把它取出來,一年左右才恢復

  主持人:那不能不打刀麼

  嘉賓:不打刀是不行 ,為了生活。天天要打刀。我們小的時候,我家七口人吃不飽飯,吃稀飯 ,一碗飯有20顆米左右

  主持人:那你能喝幾碗啊

  嘉賓:多的還沒有呢,最多能喝兩碗40個米粒

  主持人:那夠幹啥的啊

  嘉賓:那個我從小就是太苦太窮了,然後我就是好好的學打刀

  主持人:打一把刀要用多長時間

  嘉賓:普通的一天能打兩把

  主持人:兩把能賣多少錢

  嘉賓:那個時候兩把刀是三塊六毛錢,還有本錢呢

  主持人:那一年還賺不了一千塊錢 。你家裏收入來源靠什麼

  嘉賓:靠這個打刀,以前我們冬天沒鞋穿

  主持人:你多大才穿上第一雙鞋?

  嘉賓:我學會打刀了以後十六歲就穿鞋了

  主持人:那個時候你最大的夢想是什麼

  嘉賓:總有一天 ,我要是能吃飽飯,就是這樣的夢想

  小片5:打刀紀實加字幕:日子,在通紅爐火的照耀下,叮叮咣咣地溜走,17歲,他已經不能在父親那裏,學來更多的打刀技藝了,依舊貧窮的日子,讓項老賽走出了家門。

  廣告一

  小標題:想要打出好刀來

  主持人:按説這個打刀都是祖傳的技藝,你為什麼,還要選擇出門去學藝呢

  嘉賓:刀還有歪跛,跟我家父親學的那個 打得不直,不像一條線,村寨裏面的老人 ,我要去學,他教我,哎 ,老賽 ,你要這樣打那樣打

  主持人:他這麼教給你

  嘉賓:對

  主持人:要交學費嗎

  嘉賓:沒交 ,我們是拼力打刀嘛,一個人是不能打的,就是從家裏面帶上去那個材料,叔叔 今天晚上打刀麼,今天打 ,打我就拼你打

  主持人:借著這個機會就要跟他學

  嘉賓:嗯

  主持人:學過多少人

  嘉賓:村寨裏面是學了八個老人,他們以前一把刀是四次到五次,我最多要是三次到四次

  已經成功了

  主持人:你的這個水平已經很高了,那個時候,你開始有沒有一些,在做刀方面一些獨創的一些方法

  嘉賓:那個時候,我就是到盈江瑞麗到緬甸,我就去賣刀,賣了一點錢,在街上買到一個皮夾,那個皮夾裏面我就打開看看哦,這個是龍鳳,我就是這樣想,這個皮夾上的龍鳳,我要是安上我,刀身部分

  主持人:這個刀這麼堅硬.連鋼管都能砍斷,怎麼刻上去啊

  嘉賓:一把鋼刀 ,淬火的話,它就是刻不上去了,一把鋼刀,實際上就是淬了三分之一的鋼口

  主持人:這些花紋是你刻的嗎

  嘉賓:這些是我親手刻的

  主持人:親手刻的,我看 ,我看 ,我看 ,我看看,來來來,這個龍是手工刻出來的龍

  嘉賓:嗯對

  主持人:天哪 ,是你刻的

  嘉賓:對

  主持人:給我們大夥演示演示怎麼刻,行不行

  嘉賓:這個手藝很難的

  主持人:給我們大夥演示一下

  嘉賓:好

  主持人:這是兩個眼睛,眼睛是這樣刻出來的

  嘉賓:對

  小片6:那把雕龍刻鳳的刀老項很是喜愛,這一日,打算給這把留作自用的刀配一把刀鞘的老項來到鎮上,做一把啥樣的刀鞘能配得上這把刀呢?找著找著,刀鞘尚未做成,老項卻發現了財路。(下節同期)

  小標題:工藝刀有市場

  主持人:學完了之後做了一把自己的刀,是不是?

  嘉賓:我就是帶上了這裡.打算配刀鞘 刀柄,那個我的朋友一看到刀就不放,哦 ,這個刀 ,很漂亮還有龍鳳,我説 ,我不賣 ,這把刀我自己用的,你自己會做 ,你自己做吧,給我十五塊錢 ,買走了.

  主持人:十五塊錢是貴是便宜

  嘉賓:那把刀是最貴的刀了,一般的刀子,賣到那個二塊三二塊五嘛

  主持人:給你錢了嗎

  嘉賓:給了

  主持人:拿到這個錢當時有什麼想法

  嘉賓:以後我就是做精細的,全部是加工刀,我就這樣想法

  主持人:從刀柄刀把到刀鞘 ,全都做的是,工藝的加工的這種刀

  嘉賓:對對

  主持人:那麼改變了之後,在市場上銷售怎麼樣

  嘉賓:銷售很好

  主持人:現在飯能吃飽了吧

  嘉賓:可以啦 ,生活也好過啦

  小片7:刀再漂亮也是刀,是刀就得用。這一日,老項他媳婦拿著老項的漂亮刀上山砍柴,這一砍,嘿,可給老項砍出了麻煩,也給老項日後成為刀王埋下了伏筆。

  小標題:中看還得中用

  嘉賓:我做好了一把刀,漂漂亮亮地放在家裏面,我老婆她就不知道,看見一把刀子,她就扛著去砍柴,這麼粗的樹,一砍兩刀 ,刀子就崩掉了

  主持人:別説是削鐵如泥了,連砍柴都不中用

  嘉賓:那把刀,我就翻看啊,翻來覆去地看,我説,這把刀重新淬火,我自己試,這麼粗的樹樁一刀砍下去,斷了!直接就斷了,唉 我心裏面就難受,那種,我就不行,我就是問老人邊淬邊試,掌握到這個方法技術了,不同的材料 不同的淬火,我們這裡打刀的鋼材 有三種,還有白鋼 ,還有紅鋼 ,還有一個花鋼

  主持人: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藝

  嘉賓:三個技術,一個是油淬,一個是水淬,一個是黏土覆在刀身上淬

  主持人:最後做出來的刀再砍柴沒問題了吧

  嘉賓:沒問題了

  主持人:連鋼管都能砍斷了

  小片8:(鄉約大喇叭(當地方言):鄉親們注意啦!鄉里要舉辦“刀王大賽”了,請大家踴躍報名參賽啦!)2006年3月,適逢阿昌族每一年一次的傳統節日——"阿露窩羅"節,期間舉行了首屆刀王大賽,這可是戶撒鄉幾百年來舉辦的第一次官方評比!多少刀匠聞聽此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項老賽自是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小標題:刀王爭霸

  主持人:阿露窩羅節,聽説那個場面很大,好幾千人參加 ,是不是?

  嘉賓:一萬左右吧

  主持人:這個刀王大賽,當時有多少人參賽,那個2006年是七個人 ,那麼多人參加這個節日,怎麼才有七個人參賽呢

  嘉賓:我們戶撒吧 ,人很多,打刀的很多 ,你這個村寨要有名一點的,不有名的不能參加

  主持人:這七個人參加,都有多少個比賽項目

  嘉賓:砍那個鋼管 ,砍那個鋼筋,還有砍那個樹樁,還有鋒利的那個是 ,削毛巾

  主持人:比著比著 ,他這個刀不行了 ,他就被淘汰了

  嘉賓:對對 ,零六年我拿的第一

  主持人:冠軍

  嘉賓:冠軍

  主持人:刀王

  嘉賓:刀王

  主持人:冠軍給你帶來了一些怎樣的榮譽

  嘉賓:有的,現在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主持人:從此你就成了 ,官方版的戶撒刀王了 ,後來第二年獲獎了

  嘉賓:還是拿到第一

  主持人:那麼有了這個刀王稱號,在市場上賣刀 ,是不是會更好賣一些

  嘉賓:還是好賣一點

  主持人:都什麼樣的人來買

  嘉賓:全國各地 ,還有那個國外的 ,挪威的日本的。還有法國的 ,都來到我家買的

  主持人:都知道你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

  嘉賓:對

  主持人:定貨最多的時候,能有多少刀

  嘉賓:最多的時候 ,還是他們外國的人買 ,是幾萬塊錢

  主持人:你這兒最貴的一把刀能賣多少錢

  嘉賓:賣一萬多

  主持人:一萬多,你以前才一塊多 ,現在是刀的技術方法工藝不同了 一萬多的是個啥樣的刀啊

  嘉賓:一萬多的是 ,刀身沒有這個長,這個刀柄是,大理紫檀的龍把,雕龍的,這個刀鞘是酸枝木的 ,那個是能賣一萬多的

  主持人:賣出去了嗎

  嘉賓:賣了好多把

  小片9:刀王項老賽名聲鵲起,東南電視臺,貴州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廣西電視臺,雲南電視臺,台灣三立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眾多媒體紛紛報道,戶撒刀更是得到了有史以來最廣泛的宣傳!名氣大了,財源自是滾滾而來。這不,2007年一個山東老闆慕名而來,找老項合作。可是,幾百萬的生意等著項老賽拍板,項老賽為啥拒絕了呢?2008年刀王大賽,七個比賽項目,老項卻只拿了一項大獎,卻是為何?

  廣告二

  小標題:任重道遠 薪火相傳

  主持人:2007年曾經有山東的老闆,想拿上百萬元找你合作是不是?

  嘉賓:他這樣説,説項老賽你這樣有名的,我們一起合作 ,在你這裡 辦一個廠,他投資,一百兩百萬沒問題,當時那個時候,我就是,哎這個一百兩百萬 ,心裏太舒服了,我問他怎麼操作,用機器,做刀都用機器來操作,哎 ,我就是考慮考慮,吃著飯考慮,睡著覺考慮,幾代人傳給我的祖傳手藝 ,用這個機械 ,變化了以後 ,然後我該怎麼辦,如果要用機械的話,這門手藝就失傳了,我就這樣想,我就想好了 ,考慮好了,老闆不好意思,這個事情我辦不了,你要其他的人去辦吧,我真的沒辦法了

  主持人:一二百萬呢 ,你不心疼啊

  嘉賓:哎 ,我要是,我自己想啊,我們幾代人傳給我的祖傳手藝,我要一直傳下去

  小片10:紀實字幕:2008年,戶撒鄉第三屆刀王大賽拉開了帷幕!項老賽卻感受到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壓力。

  小標題:刀王的壓力

  主持人:第三屆刀王大賽聽説項目都改了

  嘉賓:對

  主持人:幾個獎

  嘉賓:零八年這個項目三個獎,我是淬火特別獎,一個我的朋友,做出來了一把七彩刀,拿了第一,還有什麼獎,還有鋒利獎吧,你才只拿了一個獎,對,那這個心裏啥滋味,我認為是失敗了 ,我是這樣想 ,這個我的朋友拿了第一,心裏面我要還是,還是繼續努力,繼續努力。

  主持人:給我介紹介紹,你獲獎的那把刀,這把就是七彩刀

  李德勇:七彩刀

  主持人:就是這個樣子,不是生銹了

  李德勇:它是鋼材的品種 ,色彩熔合起來的,七彩刀

  主持人:獲得冠軍,謝謝 謝謝 大爺

  主持人:現在有這麼多人 ,做出各式各樣工藝精美的刀 ,你是不是感覺到,咱們戶撒的整體的鑄造實力在增強

  嘉賓:一年比一年在增強

  主持人:感到有壓力了,是不是

  嘉賓:嗯

  主持人:下一屆刀王大賽是什麼時候

  嘉賓:可能是到2010年

  主持人:那個時候 ,你有信心,再把曾經得到的榮譽,再拿回來麼

  嘉賓:還是想的

  買刀人:這個試一下好不好,好就要這把了,你名字就叫項老賽啊

  嘉賓:嗯我就是項老賽

  買刀人:你就是項老賽啊

  嘉賓:這把菜刀抵得住三把的這個

  小片11:紀實:(老項真實的生存狀態;字幕關於家庭、生意)

  小標題:刀王的未來

  主持人:現在的刀都銷到什麼地方了

  嘉賓:全國各地 其他國家也有很多

  主持人: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嘉賓:我的朋友幫我搞了一個網站 ,他們外國的人在網站看到 ,親自來到我家買刀的

  這兩年還是賺的

  主持人:賺多少才是賺呢

  嘉賓:一兩百萬吧,蓋好幾棟房子了

  主持人:現在兒子都跟你一起在打刀,對不對

  嘉賓:嗯四個兒子都跟我一起打刀 ,還有我一個兄弟, 我們六個人打現在

  主持人:聽説還是你自己在淬火是不是,不讓兒子們參與,現在不讓兒子淬了,為什麼

  嘉賓:我自己淬我才放心 ,我要收別人的錢,那個鋼口不好賣給別人,我就是心裏面不好受 ,十年到二十年,我可以苦 ,苦不動了苦不了了,那就傳給兒子,傳給徒弟這樣子

  隴川縣委書記楊世莊:通過這個小小的戶撒刀,來搭臺然後呢,唱民族文化發展的大戲

  隴川縣宣傳部長何華:現在戶撒壩子啊,可以説比較富的人家都是打刀的,也希望戶撒刀在明天更美好。

  戶撒鄉黨委書記常枝旺:遊田園風光,品城鄉小吃,購戶撒寶刀,探阿露文化,戶撒歡迎大家。

  主持人:鬼斧神工的技藝 ,生動質樸的人生,構成了我眼中的戶撒刀王 ,風情萬種的傳説 ,薪火相傳的執著 ,使得這方水土呢 ,所持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得以生生不息 ,好了觀眾朋友們今天就是這樣,祝您週末愉快。本期節目相關內容歡迎查看欄目聯動媒體,咱們下週六晚9點17分,再見。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