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挑戰大衛科波菲爾》節目文稿加同期

CCTV.com  2009年03月03日 21: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畫外音:鄉約大喇叭:鄉親們,出大事兒啦,今天鄉約有人要把飛機變沒啦!

  播音:長30米,寬8米,高6米,重4噸的飛機,在鄉約節目現場瞬間消失

  主持人:那就開始吧

  嘉賓:那就開始唄

  他創造了海上變飛機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嘉賓:真的有生命危險

  主持人:逃不出來也不是我幹的

  嘉賓:3、4

  敢於挑戰大衛科波菲爾的農民魔術師,汪其魔,鄉約拜訪。

  小片1:1983年,他魔杖一揮,高93米、重200多噸的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市哈德遜河口瞬間消失;1986年,他隻身穿過了萬里長城;1987年,在美國港奴斯機場,他讓一架重7噸、30多米長的噴氣式飛機,瞬間在眾人眼前消失;1992年,他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離地8米騰空飛起!他,就是大衛科波菲爾!話説2008年終歲尾,在江蘇省連雲港市的灌南縣教育中心東北角,一夥人圍著一架飛機聚集在一起,説是要讓這架飛機瞬間,消失!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今天節目一開始呢,我給大傢伙看一樣東西,看沒看到後面,這麼一架大飛機,一敲咣咣響,貨真價實,你們在場的 在座的,有沒有能夠把它變沒的,請舉手,我們請上幾位,還有上來的沒有,哎喲 這還有一位,能不能把飛機變沒

  觀眾:飛機不能變沒有

  主持人:你不能把它變沒有,你舉什麼手

  觀眾:但是我能變其他的魔術

  主持人:變什麼魔術

  觀眾:我會變雞蛋

  主持人:只有母雞能變出雞蛋來

  觀眾表演變雞蛋

  主持人:那位女孩子,你説這個飛機,你能不能把它變沒

  觀眾:這個飛機呢,我肯定不能變的,我帶了一根繩子

  主持人:要把飛機拉走對不對

  觀眾:它這根繩子呢,就是三根不一樣長的,我能把它變成三根一樣長的,肖老師吹口氣,主持人:一口仙氣

  觀眾:肖老師的氣好象吹得不大吧,來 準備好了

  主持人:哇 真的就變成一樣長了,那個小夥子,我看你剛才炯炯有神背著手站在那裏,你能把這飛機變走

  觀眾:這玩意會飛,我得變一個跟它差不多的是真的

  觀眾表演變鴿子

  主持人:還熱乎著呢,幾位在臺上的表演呢,稱得上是精彩,但是呢,跟要把這個飛機變沒比起來呢,有點小打小鬧,今天想不想看看,這飛機是怎麼被變沒的

  觀眾:想

  主持人: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汪奇魔

  小片2:臺上此人,姓汪,名其魔,今年五十有一,從相貌上看不像能把飛機變走之人,今天卻是要挑戰一下大衛科波菲爾。要説大衛是如何把這飛機變沒的,我跟您説吧,其實啊,我也不知道。(笑聲)。可據知情人透露,大衛的這個《大變飛機》的魔術表演,從搭建舞臺,佈置燈光,到最後這一下變沒,總共花了有上千萬美金,(《大腕》“您還別嫌貴,這還是稅前”)。汪其魔,平頭百姓,祖上倒數很多輩都是種地的,恐怕未必見過真正的飛機,今天要大變飛機,這事兒咱可得睜眼瞧好了!

  主持人:這飛機真的能變沒

  嘉賓:真的能變沒

  主持人:不把地鑿個洞把它放到底下去

  嘉賓:這地鑿不了洞

  主持人:拿布蒙上

  嘉賓:不蒙不蓋

  主持人:你是拿布把我的眼睛蒙上,對不對,你找個一百多個裝卸工,來把它拆掉

  嘉賓:一百個可能還抬不動

  主持人:一百個還抬不動

  嘉賓:抬不動

  主持人:多久能變沒

  嘉賓:20秒

  主持人:一陣驚呼,你剛才説一百個人都不抬不動,20秒就能沒有了

  嘉賓:魔術師用魔術魔力比一百個人勁大

  主持人:先別變飛機了,先隨便變點啥讓我瞧瞧你到底有沒有變什麼東西的本領

  嘉賓:你需要變誰吧

  主持人:變漂亮的姑娘

  嘉賓:變姑娘

  主持人:你看那群小夥子都站起來

  嘉賓:好 行

  嘉賓表演魔櫃變12仙

  小片3:歷史上最早的魔術記錄在埃及,距今4000多年。在古代歐洲,魔術曾被叫做“黑魔法”,只能沿街叫賣。十九世紀歐洲劇院興起,魔術師找到了自己舞臺。在我國,魔術最早被叫做“戲法”,一百多年前,西洋魔術傳入我國才改叫魔術。人們常説魔術師的手法——掩人耳目;魔術師的表演——説變就變;魔術師的口袋——掏不完;魔櫃變12仙,是老汪自創的一個魔術。能大變飛機,敢挑戰大衛科波菲爾,且不知他汪其魔除了能在一個櫃子裏變出12個美女,還會些啥呢?

  主持人:這火箭是幹啥用的

  嘉賓:這個是把一個女孩放到發射架上面,然後這個火箭從她身上穿心而過

  主持人:是這位漂亮的姑娘嗎

  嘉賓:嗯 對

  主持人:今年多大了

  助演:19

  主持人:有男朋友了沒有

  助演:沒有

  主持人:家裏爸媽知道你幹啥嗎

  助演:知道啊

  主持人:知道誰幹的這事嗎

  助演:知道

  主持人:有啥想説的沒有跟大夥説説

  助演:希望大家支持吧

  嘉賓表演火箭穿人

  小片4:據古書記載,“火箭”一詞最早出現在距今1700多年的三國時代。我國自1956年開始現代火箭的研製工作。從1996年10月到現在,我國已連續成功發射火箭25次,當然,老汪這一次不算。不過火箭穿人,卻是汪其魔在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中得到靈感進行創造出來的。今年52歲的汪其魔,是國際魔術師協會會員,中國魔術家協會的副會長,中國雜技魔術最高獎“金菊獎”金獎獲得者。如果説火箭穿人驚險刺激,下面的表演那可真叫……

  主持人:聽説為了今天的採訪你還專門編演了一個逃生的魔術

  嘉賓:對對對,逃生術

  主持人:怎麼個逃生法

  嘉賓:大衛科波菲爾,他是把一個人綁起來,三根繩,最後燒斷兩根,然後在第三根要斷的時候,他上面撂下來一根繩,但是我呢,今天不撂繩,我就是三根繩

  主持人:你在什麼地方

  嘉賓:我在高空,40多米,我手用鐵鏈綁住,繩子沒斷之前要逃得(出)來,如果逃不出來

  主持人:逃不出來也不是我幹的

  嘉賓:這是我自願的

  主持人:你自願的也不行

  嘉賓:沒事

  主持人:我要制止你這種自殺的行為

  嘉賓:沒事

  主持人:看得我心裏就直打顫,這有救護車沒有

  嘉賓:沒事,不要救護車,有拖拉機,拖拉機送到了也完蛋了

  主持人:真行

  嘉賓:真行

  主持人:那就開始吧

  嘉賓:那就趕緊開始唄

  嘉賓表演空中逃脫術

  小片5:1957年10月,汪其魔出生在江蘇省連雲港灌南縣條河村,兄弟3人,排行老大。當時家裏是大隊300多戶人家中最窮的一戶人家

  嘉賓:12歲春天母親就死了,父親身體不好,這一家基本都靠我

  主持人:讀過幾年書

  嘉賓:就念了四個月

  主持人:不上學了回來幹什麼呢

  嘉賓:吃過早飯 挑豬菜,拾糞,那個狗拉下那個粑子

  主持人:那叫拾狗糞

  嘉賓:那時我拾得最多

  主持人:那個時候人都沒吃的,狗也沒吃的,狗不吃上哪拉去呢

  嘉賓:總歸還有一點

  主持人:一點你都不放過是不是,後來去幹什麼呢

  嘉賓:到21歲,然後我就到南京鋼鐵廠去上班了,當時拿了180一個月,相當於現在那最少是一萬一個月

  主持人:又是一陣驚呼

  嘉賓:那生活就過好了,到了23歲,家裏吧,就幫我介紹對象,看過了以後遇到一個朋友

  叫我拿五百塊錢,幹一個小雜技團,他説了兩毛錢一票,每天賣兩百張票,一算一天四十塊那得了,五百塊我拿了

  主持人:你第一次登臺是什麼樣子

  嘉賓:是很慘,他們在下面呢,説這個酒瓶你往頭上摔一下,看看能不能砸壞,我拿了一個一打,嘣 就壞了

  主持人:是頭壞了還是酒瓶子壞了

  嘉賓:酒瓶壞了,頭沒事,到下午上臺表演了,他們呢一拿拿六個 七個酒瓶給我,把一轉 叫我走到中間,一個一個拿著往頭上摔

  主持人:誰出的這個餿主意

  嘉賓:我的朋友

  主持人:那是什麼朋友啊

  嘉賓:我上去了當時砸壞倆,我不知道一個酒瓶子茬釘在這裡,沒掉下來,然後又砸,哎呀 一下壞了,砸進去了

  主持人:一聽出事你看把他們笑得

  嘉賓:我麻了,咋辦,當時我穿的白衣服渾身都是血報紙捂在這裡,然後他們叫我上醫院

  我説上醫院一包,就要一兩塊錢 那算了

  主持人:財迷呢

  嘉賓:沒縫針線留下這麼一大包現在,到現在還有一個包呢,你摸摸

  主持人:還不是一般的包呢

  嘉賓:有了經驗,然後戴個帽子,然後砸完一個頭一搖,它就掉了,所以沒經驗

  主持人:原來是這麼個經驗

  小片6:那段日子裏,在沒有其他手藝的汪其魔和鄰村的幾個年青人的心中,行走江湖賣藝表演,或許是最容易獲得的謀生之路吧?春夏秋冬、天南海北,日子在沒有多大起伏的奔波中延續著,而這樣的過程中,汪其魔開始第一次接觸到了魔術……

  主持人:都到什麼地方表演

  嘉賓:一般在這個學校廣場

  主持人:然後你們把這個攤子一扎

  嘉賓:對

  主持人:拿著鑼就開始敲

  嘉賓:對

  主持人: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有錢的捧個錢場,是不是就這樣開始的

  嘉賓:對對對,一張全票五分錢,賺了三千塊錢

  主持人:那邊又是一陣驚呼,我很想知道,你學的第一個魔術是什麼

  嘉賓:炒米花

  主持人:我還是想看一看,你學的第一個魔術是什麼樣子

  嘉賓:好,同學們要不要看

  觀眾:要

  主持人:要不要看不要緊,要不要吃炒米花

  觀眾:要

  嘉賓表演炒爆米花

  小片7: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國內有部魔術題材的電影——《東方大魔王》在鄉里放映,電影中的神奇場面讓這個二十齣頭的小夥子心生嚮往,他竟找來村裏的木匠,根據記憶中電影裏的魔術表演,叮叮咣咣地研製起魔術道具來,我們很難想像,年輕時他這一舉動為日後大變飛機一舉成名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主持人:晚上電影放完了,大家都回去睡覺了,聽説你睡不著了,是不是

  嘉賓:嗯 對,我老婆説我是神經病

  主持人:村裏的其他人怎麼説你

  嘉賓:説你也沒有師傅,也沒人教你,凈吹牛,我就在上面學了兩個,人分兩段,一個人躺在箱子裏頭,拿鋸把中間鋸開

  主持人:我一直也想學可是不大敢,還學了一個什麼

  嘉賓:人分三段

  主持人:再學就是人分四段了,我明白了,這怎麼學啊

  嘉賓:你光看那個東西,鋸開了,你怎麼能想明白這裡面的事呢,釘個箱子 讓老婆躺在這裡邊

  主持人:你就真拿鋸子拉她

  嘉賓:我用鋸拉,然後鋸完,這頭是頭,這頭是腿,腿還要動,還帶一點奧妙

  主持人:咋回事

  嘉賓:這個不能説

  主持人:這一手跟這個變飛機有關係沒有

  嘉賓:沒關係

  主持人:我以為拉開了老婆之後就豁然開朗,就知道怎麼變飛機了呢,學完這個之後,就是慢慢演變出一些自己的魔術了

  嘉賓:對對對

  主持人:後來還設計了一個跟狗有關的表演

  嘉賓:變狗,我家裏有幾十條狗

  主持人:我知道了,這拉老婆之前先拉狗對不對今天能不能先給我們大夥瞧瞧

  嘉賓表演變狗

  小片8:八十年代初,在揚州、淮陰、鹽城、常州、無錫等地,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可以花上兩毛錢,去看上一場大戲,十七八個人還有馬車拉來的道具箱,是鄉村裏不能替代的快樂之源。1985年門票漲到了6毛錢,戲班子也買上了南京131小貨車,再往後,門票漲到了2塊錢,開始到鄉鎮表演,一年演出二百多場,年收入竟可達到三十萬元。十年行走江湖,收入漸增添置道具,開發學習各種魔術表演,1991年,曾經小小的草臺班子在上海有了辦事處,老汪把原名汪其學改名為汪其魔,打算把魔術當作一生的事業了。

  主持人:後來到上海駐紮了十年對不對

  嘉賓:對

  主持人:聽説上海雜技團的團長王峰曾經提出號召大家要向你學習

  嘉賓:我在昆山演出呢,我把我們上海雜技團團長請到我的晚會現場,然後他看完了説一句話,汪奇魔,你的節目是一般,你的賺錢,比我們上海雜技團還厲害

  主持人:節目一般還能賺錢

  嘉賓:以前我從農村演了十幾年,我有很多經驗,喇叭也去喊

  主持人:你給大夥喊一喊

  嘉賓:我們今天晚上在李集鄉條河村學校門口玩雜技,希望大家花小錢開大戲

  主持人:關鍵是人家正規的雜技團比較謙虛到我這來花到大錢看小戲就沒人來了,慢慢的眼界也開闊了,賺錢的水平也提高了

  嘉賓:對

  主持人:後來聽説你專門自費去了美國

  嘉賓:對,大衛科普菲爾把飛機説變沒了,世界人提到大衛都知道,提到我汪奇魔沒人知道

  當時看大衛科波菲爾表演,一張票是九十六美金,我看完一場,我説這沒有變飛機啊,問那個經濟人,要明天晚上變,第二天一看,跟第一場一樣都沒變飛機

  主持人:你去了就是為了去看變飛機的

  嘉賓:對,主要就是要看變飛機的,沒看到,回來什麼時候第一次看到的在電視上看的,看完了之後,就想回去研究去就想大衛這變飛機怎麼變的,我想看一下

  主持人:大衛那變飛機是高科技啊,你自己回來怎麼研究啊

  嘉賓:我説我回來要準備搞變飛機,他們都笑

  主持人:大傢伙都不信

  嘉賓:對,不信,所以我這個人有一個壞毛病,你要説我不能我還非要能

  小片9:上世紀90年代,大衛頻頻到中國來演出,引起了轟動,老汪拿出二十年前學習電影東方大魔頭中魔術表演的勁頭,決心大變飛機,可這飛機豈是説變就變、説沒就沒?好一個汪其魔,當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幾年時間、數十萬投入,竟是“咬定青山不放鬆”,造飛機容易,要想把活生生的大飛機整沒影了,嘿,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呢!

  主持人:你有飛機嗎

  嘉賓:我沒有飛機啊

  主持人:你怎麼辦

  嘉賓:找幾個木工,又找幾個電焊工

  主持人:做一個傢具飛機

  嘉賓:不是 ,他們會模倣,先做一個模型,我從上海找兩個工程師,兩人十萬

  主持人:幹啥的啊

  嘉賓:就研究啊,他們給我潑冷水,説不能成功,像你們這樣去研究東西,一輩子也研究不出不來一個東西,然後(我們)把(飛機)搬到,劇場裏排練,舞臺上一放,嘎,不是這裡動就是那裏壞了

  主持人:整了幾架飛機吧

  嘉賓:整了三架,兩架廢了,一架才成功

  主持人:最後還真成功了

  嘉賓:真成功了,就這麼空空洞洞,一架飛機停下來,那時候就花掉二十多萬

  主持人:贊助都是從哪拿來的呢

  嘉賓:我們酒廠也支持我

  主持人:真有這樣的酒廠

  嘉賓:酒廠何總對我們支持很大

  主持人:何總,有個問題我要問問你,贊助了他多少錢

  酒廠負責人:前後一共贊助了他二十幾萬塊錢

  主持人:一個人要跟你説要研究大變飛機,你怎麼就肯拿錢給他呢,不怕這錢打水漂了嗎

  酒廠負責人:我掏錢的時候,對他是充滿信心,能從一個大字識不了幾個的農民成為一個魔術大師,本身就不容易,我相信他想到的一定做到

  主持人:你的信心給了他力量,老汪,我聽説那段日子裏,十好幾年在外面都沒有回家過年 對不對

  嘉賓:十年沒有回來過年,我大兒子叫汪淮林是在淮安生的,我女兒叫汪溧陽,在溧陽縣生的,在舞臺上(生的)

  小片10:四處演出、拉贊助、研究大變飛機的日子裏,汪其魔曾拜國內著名魔術師邊玉寬為師,學習我國傳統魔術,還從上海雜技團的請來老師進行指導,2002年在金菊獎第二屆全國魔術大賽上,他拿了個金獎。更堅定了汪其魔要完成大變飛機,你説,那麼大、那麼沉的飛機停那停著,咋能説沒有就沒有呢?啊?我老汪,還真就不信那個邪了!

  紀實加字幕:(某年某月,海上白天變飛機獲得英國大世界基尼斯記錄)同期聲減弱,進下結提示。

  主持人:你第一次獲那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時候,聽説是在海上對不對

  嘉賓:對

  主持人:為什麼要選擇海上

  嘉賓:大衛,科波菲爾是在平地上變的,我就想超越他,我在海上

  主持人:在海上容易啊,一暗按鈕飛機就掉海裏去了

  嘉賓:太難了,弄了六個月,人家大衛是在黑天,他是晚上有光線原理,我就靠這個大白天

  (飛機)在海上就沒了,(飛機)在舞臺上沒了,然後從海上出來了

  主持人:越説越神奇,真的假的

  嘉賓:真的

  主持人:激動人心的時刻真的就要到了,大變飛機開始了

  嘉賓表演大變飛機

  小片11:火了,火了,海上變飛機成功後,汪其魔徹底火了!鋪天蓋地的國內外演出合同像雪花一樣向老汪投來,2006年,他被選為中國魔術家協會的副會長;2008年3月,連雲港市“其魔魔術藝術團”又獲得中宣部、文化部、廣播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聯合頒發的“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大變飛機,也大變了一個人的命運。現如今,他被家鄉江蘇省灌南縣人民政府作為重點宣傳典型,列入當地五張文化名片之一。

  嘉賓:2009年7月26號在北京魔術大賽是世界的,全國有十幾萬魔術師,中國只有四個人,其中可能有我一個

  主持人:參加世界魔術大賽

  嘉賓:對對對,我今天稍微透露一點,我汪奇魔就這樣走,就能夠走進電影屏幕裏面,在裏面能飛,能在裏面變大型魔術,然後我還要走下來,我們國家魔術已經走向高科技

  主持人:厲害 咱們給他鼓鼓掌

  嘉賓:願為家鄉父老多增光

  灌南縣委書記:魔術大師汪奇魔為代表的五張文化名片,在灌南縣三個文明建設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灌南縣委宣傳部部長:相信我們神奇的灌南將會奉獻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灌南職教中心校長:我聘請汪奇魔老師,作為我們的客座教授為我們的學生在適應市場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很大的鼓勵作用

  MV《千山萬水 》

  小片12:紀實:汪奇魔帶團員排練魔術、雜技

  結束語:我想了很多的詞來形容今天採訪的感受,什麼嘆為觀止,大開眼界,匪夷所思,還有這個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好象都不足以表達這種感覺。這個汪其魔幹什麼事,如果不是著了魔,那真就捅不破這層窗戶紙,這層窗戶紙一旦捅破,人生可就變了個樣。好了,觀眾朋友,這裡是《鄉約》,看《鄉約》,查詢農村百事通。下週六晚九點四十二分,再見!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