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cctv調研區頻道 > 會客廳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力丹] 我國傳媒何以誤讀了“國防白皮書”

CCTV.com  2009年06月12日 17:1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月20日上午,中國政府發表《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我國相當多的傳媒當天和第二天報道這條新聞時,對其中關於核武器問題的表述做了不正確報道。例如,中央電視臺四頻道新聞節目該條的標題是“中國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人民網國內新聞的標題是:“國防部:中國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中國新聞網、中國網的新聞標題也是“中國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第二天《北京日報》第9版“今日關注”頭條,用半個版面報道了這則新聞,標題仍是《中國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這些新聞均是對《2008年中國的國防》的誤讀。只有兩三家傳媒的標題使用了“中國主張各國承諾停止研發”這樣的正確表述。

  當剛看到“中國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的新聞時,我們難以置信。因為自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開始,我方一向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張世界核國家承諾共同銷毀核武器。在別人沒有承諾停止研發核武器的情形下,我國若單方面承諾停止研發核武器,這不等於“自廢武功”、“自斷生路”嗎?這是政治常識。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宣佈放棄擁有核武器,中國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單方面停止研發新型核武?

  同日,我國以西國家的傳媒也較多地根據中國傳媒的報道,發表了這一驚人的消息。新加坡時差晚于北京時間1小時,《聯合早報》網站20日將“中國國防白皮書承諾停止研發新型核武”作為文章的大標題;英國的時差晚于北京時間8小時,BBC的報道則將“停研新核武”作為一個小標題,報道説:“白皮書還表示,中國已承諾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

  在多數媒體第一時間一邊倒的錯誤報道發生後,國防部的專家紛紛出面,指責這是媒體對國防白皮書“斷章取義”的誤讀。環球網源引自《環球時報》的消息,以《媒體斷章取義,專家:中國沒承諾停止研發新核武》為題,對媒體的誤讀進行了指責和批評。

  與此同時,網上出現了大討論,網友們都在分析,媒體與政府,誰對誰錯。

  讀《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文,其第14章“軍控與裁軍”的第二段“核裁軍”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

  中國主張所有核武器國家明確承諾全面、徹底銷毀核武器,並承諾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如果此句中“並承諾”是與“主張”並列的話,其主語就是“中國”,也就是隨後我國多數媒體的解讀,這樣驚人的觀點,當然具有新聞價值。但如果“並承諾”的主語是“所有核武器國家”(這是國防部白皮書的本意),那麼這只是我國提出的倡議。在網上的大討論中,很多網友提出了對這段話的修改意見,總結下來一共有4個:將逗號改成頓號;去掉逗號;在“中國主張”後面加上冒號;或者去掉“並”,在前面直接加上“主張所有國家”。總之,從句法上看,國防部白皮書原文表述確實有問題,存在造成歧義的可能性。

  1月24日,《人民日報》第三版發表彭光謙(我國軍事戰略專家)的文章《開放自信的中國國防》,實際上相當於官方對這個問題的澄清。文章寫道:

  中國呼籲所有核武器國家共同採取行動,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中國並沒有不切實際地宣稱要單方面行動。中國作為世界核俱樂部中力量相對弱小的成員,在其他核大國未予積極響應的情況下,單方面行動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有些西方媒體在報道白皮書時,顯然是曲解了本意。

  這個解釋批評了外國傳媒,其實錯誤的理解可能最早來自國內的傳媒。不管怎樣,由誤讀國防白皮書引發的風波算是過去了。

  從傳媒角度看,這一事件反映了我國傳媒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國防白皮書”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綱領,是國策。我國的媒體,尤其是黨和國家直接管理的中央級傳媒,對國策如此的誤讀,是一個不該發生的政治錯誤,也為外人嗤笑。“國防白皮書”發佈的目的,在於提升我國軍事的透明度,消除外界誤會。如今,卻由於白皮書文字表達的功底不夠,接著又由於我國傳媒的政策水平較低,造成新的誤會。

  白皮書原文確實存在可能的歧義,但站在傳媒人職業工作的角度反思整個事件,傳媒對國防白皮書的誤讀,主要原因不在中文表述上的可能造成的歧義,而是記者缺乏基本的政治知識和判斷力,不熟悉黨和政府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一些非中央級的傳媒,同樣沒有問題意識和自己的思考,盲目跟風,亦步亦趨。現在回頭看,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

  首先,既然認為這是個“新聞點”,那麼1月20日在關於國防部白皮書的新聞發佈會上,為什麼在1個多小時的提問時間內,包括央視、中國日報在內的10位記者提了21個問題,卻沒有一個問題涉及“停研核武”?既然是關乎國策的重大問題,報道發表前記者是不是可以和國新辦或國防部的官員溝通一下呢?

  其次,國防白皮書發表的當日,同時發佈了官方的英文版。這個版本的意思表達清晰,不存在歧義。

  英文版的這句話是這樣的:

  Chinaholdsthatallnucle ar-weaponstatesshould makeanunequiv o calc ommi tmenttothethoroughde-struct ionofnuclear weapons,undertaketostoprese arch intoandde v elopmentofnewtypesofnuclear weapons,andreducetheroleofnucle arwe aponsintheirnational se curitypolicy.

  這裡,動詞undertake(承諾)顯然是以allnucle-ar-weaponstates(所有核武器國家)為主語的。

  如果以China(中國)為主語的話,undertake則需要與holds一致,使用第三人稱單數undertakes。因此,這句英文雖然結構與中文類似,卻不會引起誤會。在這裡,如果記者對照英文版的話,也是能夠避免誤讀的。

  江澤民同志1996年視察人民日報時要求記者要打好五個“根底”,其中第一個和第二個分別是“理論路線根底”、“政策法律紀律根底”。這些要求似乎比較“虛”,但面對類似上述的問題,顯然這些要求是非常必要的。我國的傳媒人應該具有基本的政治知識,了解黨和國家對重大原則問題的基本立場和態度,不然,以後可能還會在其他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出現對黨和國家的重大政策誤讀的差錯,以致造成嚴重後果,同時也傷及傳媒的公信力。

  (作者:陳力丹 丁飛 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 

責編:文靜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