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rget="_blank" title="">位於北京南城的天橋,早年間是名聞遐邇的繁華大市場,從茶樓、飯館到擺攤賣藝以及説書、唱曲兒的娛樂場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無所不有,這裡是平民百姓的樂園,也是北京民俗文化的搖籃,就連一些達官貴人也經常被天橋的熱鬧所吸引,到此流連遊玩。100多年前,相聲就是在這裡發源的,而從這裡走出的相聲大師們,即使在他們告別人生多年之後,留給人們的依舊是日子裏不可或缺的笑語歡聲……
張三祿,北京人。據傳是清道光和同治年間在北京老天橋最活躍的藝人之一,常年在天橋賣藝。他原來是八角鼓藝人,會口技、會變戲法,尤其擅長拆唱八角鼓和逗哏中的丑角。1936年在北京《時言報》上連載的由著名評書藝人連闊如寫作的《江湖叢談》,談到張三祿,説“其藝術之高超,勝人一籌者,仗以當場抓哏,見景生情,隨機應變,不用死套話兒,演來頗受社會各界人士歡迎。”
1923年,一對相聲搭檔引起了當時人們的關注,逗哏的是當時最紅的相聲藝人“萬人迷”,而給他量活的則是剛剛開始走紅的張壽臣。1923年,北京的天橋已經逐漸成了老北京民間技藝及曲藝藝術的一個集中地。這裡佈滿了為遊人助興的種種的娛樂場子,曲藝雜技中如相聲、雙簧、快板、車技等,在天橋逐漸發展起來。
在1936年11月8日的天津《益世報》上,登載了一份演出廣告,按照當時演員的排名規則,一號演員的名字登在中間,二三號演員的字號稍小,分別登在一號演員的右側和左側,其他演員依此類推。排名的前後,不僅標誌著演員的聲譽、地位,而且決定著演員的收入,那場演出的一號演員是京韻大鼓藝人“小彩舞”駱玉笙,二三號演員則分別是當時最紅的相聲藝人張壽臣和他年僅14歲的徒弟“小蘑菇”常寶堃。
1929年,天津的一家電臺直播了一個三人相聲《扒馬褂》,聽眾反響強烈。a一些打開收音機稍晚的聽眾依稀能從兩個較為熟悉的聲音中分辨出馬三立和趙佩茹,卻不知道另外較為陌生的一人是誰。一些喜歡這個相聲的聽眾四處打聽,終於得知那是剛來天津不久的14歲的劉寶瑞。
當年的天津市廣播曲藝團隸屬於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除了在廣播中播放曲藝節目外,還定期在劇場組織新節目的專場曲藝演出。當時許多著名演員,如相聲演員郭榮起、朱相臣,快板演員李潤傑,天津時調演員王毓寶、京韻大鼓演員小嵐雲等都加入了天津市廣播曲藝團。馬三立也在其中,這一年,馬三立39歲,在相聲行從藝已經24年了。
侯寶林,1917生,北京人。幼年家境貧寒,4歲時被送到侯姓人家做養子,12歲拜顏澤甫為師,到老北京天橋學唱京劇。侯耀文侯介紹説:十一二歲在天橋那跟小雲裏飛學叫滑稽京劇,因為他不是做科,不是專業學校的學習,他完全是跟著人家已經在地上演出的那種小班子然後學戲,因為他家境很苦,所以沒有條件去學,也沒有人去引見,可能是一直學到了18歲吧。
1973年下半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了一段相聲《友誼頌》。在那個文化生活枯燥單調的年代,除了八個看了無數遍的樣板戲以外,人們能聽到的只有快板書《奇襲白虎團》等寥寥幾個曲藝節目,突然聽到這歡快幽默的相聲,人們不禁為之一振。創作和表演這段相聲的,正是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