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度國際中學生創新成果展中,山師附中高三學生潘立群獲得“最佳國際項目獎”。據悉,這是中國選手首次獲得此項賽事最高獎。然而,潘立群卻在今年的高考中失利,僅考了379分,只獲得了填報專科院校的資格。(2006-7-29齊魯晚報)
這個消息引起我的思考。潘立群和家人對高考成績滿意嗎?身邊人和同學們對他怎麼看?對潘立群的發明和報專科院校,他的父母是什麼態度?他為什麼不再復習一年,即使考不上重點名牌,最起碼也得考個本科啊?難道不把本科大學文憑放在眼裏……
潘立群對記者説,發明的事我開始一直瞞著父母、爺爺奶奶甚至班主任。當時要是告訴他們,他們肯定會反對。説實話,現在我覺得最對不起的,是把我從小看大的爺爺奶奶,他們一直認為自己的孫子能考個不錯的大學。最近我都不好意思回去看他們,感覺很內疚。潘立群這段話,流露出一個非常現實的傾向,學生的發明創造和應試教育仍然無法可比,擠大學“獨木橋”依然是家長們的追求。潘立群發明成功並獲得“最佳國際項目獎”,還這樣感到內疚,要是他發明失敗了,恐怕無法對家長交代,由此,更可以看出,當初他決定搞發明怕家長和老師發現,這風險該有麼大啊!
潘立群的發明成功,也絕非偶然,從中可以找到一些十分可貴的經驗,值得更多的同學和家長借鑒。
一是有智慧,做事執著。發明也是學習,但這種學習是書本知道與實踐的結合,而且是一種應用能力的發揮。潘立群的這項發明,技術含量並不高,但能夠獲國際大獎,可見也並不容易。他説,單純從知識的角度講,只需要會數學的加減法和物理的串、並聯即可。但事實上,越簡單的東西改造起來越困難,這要靠平常的積累,要有比較強的觀察能力。在項目中我借鑒了很多別人的智慧,包括一些大學的知識,但這些不是核心的東西,創意才是這個發明的核心。從想到到做成,他花了半年的時間。有時連續一週、兩周沒有絲毫的進展,心裏很著急。潘立群説“事前我對這項發明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對於學習可能産生的影響等進行了綜合評估,我認為我做的事有價值,決定下來了,就需要去完成它”。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説,能有這種品格,實在難能可貴,也許這就是他發明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搞發明並不放棄學習。潘立群不僅看重自己發明創造的能力,同時對學習也有正確的認識,在出現偏差時能客觀對待,調整自己。他在高一、高二基本都維持在年級前600名,這個名次在附中上本科是沒問題的。因為迷上了發明,耽誤了聽課影響了學習成績,但他不為搞發明後悔,而是面對現實查找差距,他看到了自己現在的最大弱項就是學習成績,立志要把失去的補回來。他清楚地認識到“即使將來申請外國的大學,也不能只靠發明創造這一項啊”。這對於一個中學來説,能夠有這樣的自製力,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是家長和老師的支持。潘立群搞發明一開始背著父母,直到後來需要資金購買紅綠燈等設備的時候,父親才知道,他給了我很大的支持,還到處購買和收集廢舊的交通標誌燈。雖然只是“被動支持”,但畢竟不是反對,這對於潘立群在心理上也是個莫大的安慰,得到支持也更激發了潘立群搞發明的信心。他的輔導老師劉玉修非常看好這個項目,積極支持和為他推薦這個項目,這個項目今年2月份先參加的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
由潘立群發明獲獎使我聯想到另一篇報道,高中肄業的重慶小夥蔣富強,竟然是重慶擁有專利最多的人。17歲時,他就發明了會説話的瓶蓋,後來,高中沒畢業,蔣富強就進入一家知名摩托企業打工。2003年,蔣富強辭職,成立一家發明專利公司,招聘一批碩士生和工程師,組成30人的發明團。(2006年04月21日重慶晚報)
潘立群發明業績雖然沒有蔣富強這麼大,但他們所走的成才道路卻是一致的。而且潘立群能夠把發明和學習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的意識,更是現代中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素質,素質教育就應該培養這樣的學生。同時,我還認為,媒體對這類典型的報道,遠比炒作那些只會埋頭讀死書的所謂“狀元”更有價值。
現在都在説建設創新型國家,怎麼建設?我想我們至少要學會關注人的創造與發明的能力,而不是只盯著“狀元”的分數,如果社會各個方面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培養“狀元”考名牌大學上,那就自然會對青年學生應該具有的創新精神構成了嚴重地傷害。這個教訓不能不認真吸取。 (作者:久泰平)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