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2 經濟半小時

《經濟半小時》 20130430 萬里風沙線上的日子

來源:央視網2013年05月01日 01:03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萬里風沙線上的日子

  主編:王立平

  記者:王立平

  攝像:李 慧

  一、一提起大西北,一般都會與風沙肆虐、寸草不生這些詞語聯絡起來。不過,自從我國從1978年啟動三北防護林工程以來,經過35年的持續治理,這裡不少地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些荒沙地上,在這些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一戶戶普通百姓在與風沙抗爭,在改變著萬里風沙線上的面貌。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他們的故事。 

  4月20日,在內蒙古敖漢旗的道蘭圖沙地 我們見到了承包了兩萬八千畝沙地的鮑永新,46歲的他在這片沙地已經呆了23年。今年天氣一回暖,鮑永新便連夜驅車從遼寧拉回了這兩萬顆蘋果樹苗。這也是他治沙以來,第一次嘗試種植經濟林。在卸載樹苗的十米之外,就有一片生態公益林,鮑永新告訴我們,這些樹就是他98年栽的。

  23年前,鮑永新所在的東荷也勿蘇村的土地面積是20萬畝,其中流動沙丘就有18萬畝,沙地的面積每年以三四十米的速度擴展,當時並沒有村民相信這片沙地能種樹,更別提種植經濟林。

  于艷文,鮑永新的妻子,這二十三年一直陪鮑永新堅守在這邊沙地。當時的他們覺得只要下力氣栽活樹,總有一天沙漠能成綠洲,自己也會有一筆不小的收入。內蒙古敖漢旗東荷也勿蘇村村民于艷文説:“栽個一萬棵,一顆十元錢,也就成萬元戶,奔著萬元戶來的。”

  於是,1990年,新婚不久的于艷文跟著丈夫鮑永新,趕著借來的牛車,拉著一套行李,走進了科爾沁沙地深處,承包了11000畝沙地。內蒙古敖漢旗東荷也勿蘇村村民于艷文説:“剛來的時候,這一萬多畝,全是溜光光的沙子。可以説走路都不扎腳,撿柴火都撿不著,光溜溜的沙子,環境特別惡劣,米就得從外邊背,水 臨時挖那麼個小坑,從裏面擓著吃。都是步行走,你要走著出去,到蘇木(鄉)是17公里了,到我們村是22公里,到村子步行走的話,得走四個多小時。到蘇木(鄉)是三個多小時。”

  在這浩瀚的沙漠裏,沒有路,沒有電,只有一望無邊的黃沙和肆虐的狂風。1991年,大兒子出生了,鮑永新夫婦十分高興,給孩子取名沙特,希望孩子能像沙漠特使一樣,給他們艱辛的生活帶來快樂,但他們卻在孩子四個月的時候第一次萌生了離開的想法。于艷文告訴記者當時小孩生病了,特別嚇人,發高燒,房子下雨也塌了,那時候真有點後悔。

  然而,倔強的鮑永新夫婦,回想起一些親戚朋友的嘲諷,一咬牙又堅持了下來。治沙並沒有鮑永新夫婦想象的那樣簡單,要想種草栽樹,就必須先養護沙地,就得先建立圍欄,封閉沙地。鮑永新沒錢買封閉用的鐵絲,更別提雇傭工人,只好和妻子兩人巡護沙地。

  這一走就是三年,鮑永新夫婦不僅沒有任何盈利,反而借遍了所有親戚朋友。于艷文説:“惡劣環境都不難,最難的就是借錢,借錢的滋味不好受,有一次我和親戚借錢,親戚就是不理,不看我,説,你們還不起。”

  經過三年的護理,曾經光禿禿的沙地上現出了星星點點的綠色,夫妻倆決定在沙地上嘗試著種種草。1993年春季,鮑永新賣掉了家裏僅有的30隻羊,將所得的7000元錢作為投資,飛播種植了7000畝山竹子、檸條和沙打旺。到了秋天,草籽賣出八萬多元錢,這也是治沙三年來夫妻二人的第一筆收入,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還掉春季的借款,鮑永新夫婦把賺的錢又全部投入進去,繼續種草。到了1998年,他們又籌集了十五六萬,開始在沙地上種樹。鮑永新説:“國家項目扶持不少,原來都是自己買苗木,雇人工,現在通過項目扶持,每年都給苗木解決了,勞務費給解決了,這樣我們治沙勁頭可大了。”

  鮑永新的做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為他提供樹苗、草籽、圍欄,協調低息貸款。鮑永新 承包的1萬多畝沙地,林草植被覆蓋率達到了68%。2007年,鮑永新獲得了“全國防沙治沙十大標兵”榮譽稱號。在鮑永新夫婦的鼓舞下,當地村民爭相承包沙地,鄉里的56萬畝沙地,都已經承包出去。

  如今,鮑永新又擴大了沙地承包的面積,達到了兩萬八千畝,他還養了200多頭牛,上千隻羊,早已圓了當初的“萬元戶”夢。鮑永新説:“享受工業公益林補貼八萬多,草牧場補貼將近1萬,退耕還林七千五,一年政府補貼將近十萬元。發展牛羊超五十萬,一年收入有七八十萬,近百萬了。”

  現在,就算讓鮑永新離開這片沙地,他也會捨不得離開。鮑永新説:“整個這沙地,跟我就是命運的關係,財富的關係,幹到死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因為這事業有幹頭,今天整出四百畝經濟林。明天想發展一千畝,後天就想發展幾千畝。”|

  二、抱著治沙能當萬元戶的這個單純想法走進了大沙荒的鮑永新,十多年來靠借錢治沙,最終他不僅實現了當初萬元戶的夢想,現在每年的收入近百萬元。在他們的帶領下,當地有越來越多的農牧民也開始承包荒地治理,曾經風沙肆虐的敖漢旗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2%。其實在萬里風沙線上,還有很多像鮑永新這樣的人家,黑龍江省的拜泉縣30多年前曾經是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的地方,被稱為窮山溝、窮山坡,是名符其實的北大荒。經過30多年的治理,這裡已經是綠樹成蔭,也有更多的百姓爭先恐後地承包林地進行治理。

  2012年9月的一天,黑龍江省拜泉縣時中鄉共榮村的村委會辦公室裏,在舉行一場村級林地拍賣會。儘管拍賣現場略顯生澀,也並不熱鬧,但是村民們都很認真地舉牌投標,僅僅經過了四個回合,招標截標。中標的是村民吉鵬賢,他從2007年起,開始承包村裏的林地,一共承包了1100畝。這次招標會,他志在必得。黑龍江省拜泉縣時中鄉共榮村村民吉鵬賢説:“2003年退耕還林,想承包的時候,沒包得上。當時樹的價格,前幾年價格,都是接近一千一畝了。伐下這些樹賣這麼多錢,挺有吸引力,逐漸地反正自己家裏有農具,對地開墾的時候,可以省不少錢。栽著栽著就栽上癮了。”

  2003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其中一條原則是“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當時吉鵬賢沒能承包上村集體的100多畝林地,至今還覺得遺憾。吉鵬賢説:“那個(林地)沒整著的時候,我就下決心,如果再出現這個事兒的時候,絕對不能跟誰商量。所以就在2007年的時候,賣山荒的時候,我就把這塊地承包了。”

  2007年,吉鵬賢承包了1100多畝荒地,到目前已經投入了六七十萬元,不過,依靠林下種植黃豆、甜菜、小麥等,一年凈利潤就有十幾萬元。儘管這次拍賣的14畝林地每畝承包費比以前貴了100多元錢,但是吉鵬賢還是決定拿到手,做點特色産業。

  嘗到甜頭的吉鵬賢經常勸説村民們也承包一些林地,大家一起致富。吉鵬賢説:“沒事兒我勸他們,你們給我幹,瞅著樹 你們現在都高興。你們自己也整,不多整 整個十畝八畝,整個萬頭八千棵。咱們這個年齡,到老了的時候,給子孫後代也是一個事兒啊。我這些 誰給我多少錢,我都不想賣 一棵不想賣。”

  和吉鵬賢一樣,村民們已經由過去不願意包地、不敢包地,變為現在爭先恐後搶著包地。

  黑龍江省拜泉縣興國鄉興利村村民瞿國卿説:“一公示,馬上就有人承包了,現在不少人承包,有時候你排不上號。競包包不著,你看這樹苗長得挺好,這才兩年多時間,長這麼高了。拜泉縣都是網格狀的 相當美。”

  在拜泉承包林地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這對看起來平常的老夫妻,他們是拜泉縣第一戶承包林地的人家,老大爺叫張佔學,今年63歲了。老伴兒叫文中英。

  張大爺老兩口1983年承包了村子裏500多畝林地,如今過去整整30年了,曾經的荒山禿嶺已經一片蔥鬱。每天老兩口都要到林地裏修剪樹枝,溜彎巡護。這片林子被張大爺形象地稱作是自家的綠色銀行。張佔學説:“如果要按現在來説,我初步估計一下子,(值)1000萬元 只多不少。現在就是有人説給我1000萬,我還想賣還是不賣,如果再待20年,那很可能就是2000萬。你們想,雖然手指頭這麼粗一棵樹苗,樹是一年長一圈,不管多粗,它都是一年長一圈,你説現在這麼粗的樹。長一圈長多少,所以説我現在一年的價值,就漲接近50萬到100萬。”

  拜泉縣地處小興安嶺余脈和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地勢丘陵起伏,空中看起來呈井字形狀。綠色蔥鬱的拜泉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當時全縣森林覆蓋率只有3.7%。由於缺少植被保護,全縣多數耕地遭受嚴重風蝕,每年剝蝕表層土壤平均厚度3毫米以上,甚至播下的種子,也常被大風刮出來。糧食畝産不足一百公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百姓不僅缺少糧食,就是連做飯的柴火都沒有。

  時任拜泉鎮黨委書記的王樹清用一組數字説明當時百姓日子的艱辛。齊齊哈爾市原市長王樹清説:“像我身後這樣的侵蝕溝,全縣大大小小有兩萬七千條,相當於拜泉縣,一個中等鄉鎮的面積。我們每年流失掉的表土,是一千四百萬噸。跑掉的水是一億立方米,跑掉的氮磷鉀肥加在一起,是十一萬九千噸。如果這樣下去,200年後,在當時來説,拜泉縣將無地可耕。”

  1981年,拜泉縣啟動實施三北防護林一期工程,要建成農防林、護路林、護村林體系,遏制嚴重的水土流失。當時30剛出頭的張佔學決定承包村裏的500畝地,但是,因為沒有經驗,第一年就賠了個精光。張佔學説:“那樹苗一下子,損失了5000多元錢,樹苗錢全都打水漂了。那時候萬元戶,抵現在一百萬元,都是自己的 連借的都有。還有幾千元錢是貸的,3分利貸的 啥都經著了,死的心都有。三分利貸的錢,一場大水都衝到水庫裏去了。”

  因為溝深渠多,一下雨,水就全部順著禿山衝向溝渠,不僅沖走了樹苗,有一次還差點把老伴沖走,現在張佔學談起來仍然覺得膽顫心驚。張佔學説:“我們看著雨來了,就往家,跑到家 ,看著水才到膝蓋這麼深。可是男的跑得快,女的跑得慢,溝有20米寬,她們到了溝中間。水頭過來了,就把她打倒了。用桿子下去 人下去,把她拽上來,要不然就衝跑了。”

  王樹清知道了這個情況,給絕望的張佔學兩口子帶來了新的希望。在王樹清的鼓勵下,有股子擰勁兒、不願意服輸的張佔學不願意讓人看自己承包林地的笑話,決心做出個樣子來,在縣裏技術部門的指導下,做起了生態農業,成了當地學習的典範。

  張佔學採用的是喬木、灌木結合的治理方式,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1991年,拜泉縣平原綠化達標之後,開始以小流域為治理單元,工程、生物和農藝措施相結合,封溝植樹、溝坡兼治,到1992年,實現人工造林100萬畝,全縣護村林、護田林體系基本建成,初步遏制了土壤的風蝕和水蝕。張佔學説:“對樹特別有感情,到哪兒看見什麼樹,都特意瞅瞅看看。我有病的時候,眼睛失明了,我摸也要摸著看樹去。看到這個樹之後尤其是松樹,這挺拔那真好,那粗的現在做陀材的有的是。都那樣了,看一天就好像一個樣兒似的,就像看到自己的兒女,一樣兒一樣兒的。那個時候要啥都怕,啥也幹不成,信念啊,第一是信念是最主要的。那就像是中魔了一樣,就是栽樹 就是要把樹栽好。”

  張佔學老兩口沒想到,自己抱著單純種樹的想法,成了千萬富翁,如今,種樹已經成為一家人的生活習慣。植樹造林不僅改變了張佔學一家人的生活,生態治理也讓舊拜泉的窮山溝變成了如今的米糧川。全縣糧食單産和總産都比造林前成倍增長。現有森林活立木蓄積數 百萬立方米,價值上百億元,農戶再也不用為燒柴問題發愁了。最近,張大爺對這片林子又有了一個新的規劃。張佔學説:“你説我要是搞農家樂,這條大溝我就想利用起來,把這個楊樹 起(砍掉)起來。在這兒用沙子修一條道 ,車在這裡頭走 ,兩邊倆溝幫子 ,我給它栽上葡萄。用松樹做個架子,車人就在那葡萄溝裏,是一條道。你説我這個構思能不能行,倒退十年啊,今天説想法 就不等明天。就落實就幹,就是歲數有點兒不饒人了。”

  目前,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森林蓄積量由1977年的7.2億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3.9億立方米,凈增6.7億立方米,年産木材2400多萬立方米。營造各种經濟林400萬公頃、薪炭林92.7萬公頃、灌木飼料林500多萬公頃。同時,由於農田防護林的作用,三北地區糧食增産15%~20%,單位産量由過去的畝産10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畝産300多公斤。不僅如此,在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域內,經過35年的治理,我國荒漠化和沙化整體擴展的趨勢得到了初步遏制,從過去每年減少一個中等縣的面積變為現在每年從沙化土地中奪回半個縣的面積。

  三、過去三北防護林區域從森林草原變成荒漠戈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地居民為了經濟利益,亂砍濫伐和無節制地放牧;而不論是鮑永新還是張佔學,這兩戶人家之所以歷經千辛萬苦把他們承包的沙地荒山變成森林草原,原因同樣是為了經濟利益。從以前的“沙進人退”到今天的“人進沙退”,生態環境的變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行為,而改變人的行為,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經濟規律。這個規律不僅在我們的防沙治沙中有用,在治理江河湖泊污染、在治理大氣霧霾污染中同樣有效。通過經濟手段,讓人從環境破壞者變成環境保護者和建設者,這就是三北防護林工程帶給我們的啟發。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01日 01:03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一提起大西北,一般都會與風沙肆虐、寸草不生這些詞語聯絡起來。不過,自從我國從1978年啟動三北防護林工程以來,經過35年的持續治理,這裡不少地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些荒沙地上,在這些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一戶戶普通百姓在與風沙抗爭,在改變著萬里風沙線上的面貌。本期節目帶您走進萬里風沙線上的日子。更多詳情敬請收看。 (《經濟半小時》 20130430 萬里風沙線上的日子)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