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把城市比作生命,他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城市和人一樣,也有完整的生命歷史。”
每個城市都是有生命的,因為不同的生活環境、歷史積澱、文化差異,帶著鮮明的個性和靈魂。
廈門的城市個性是什麼?
在拍攝《城市24小時—廈門》之前,我所想到的關於廈門的印像是有海,夠文藝,這也是大多數人對於廈門這個海濱小城的認識。但是如果僅僅表現出這個城市有多文藝,多浪漫,卻是遠遠不夠的。
廈門是小的,小而美的,這裡有小小的貓咪博物館,有美妙的花磚博物館,但同時廈門人的胸懷是大的,小清新與大商業,小文藝與大科技,我們能看到的還是一個包容開放的廈門。
廈門是由一個個小的事物構成的一個城市,《城市24小時—廈門》就是將廈門分了幾個區域,海鮮市場、鼓浪嶼,沙坡尾,廈門大學,曾厝垵,廈門港……每個地方我們選擇了不同工作,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物來展現。
在鼓浪嶼,板車工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掌握著鼓浪嶼所有居民和遊客的吃穿用度。片中的拉板車的東北小哥,有著酷酷的表情卻喜歡吃棒棒糖,第一次見面就是被他這種不和諧的氣質所吸引了。
鼓浪嶼是一個“很廈門”的存在,除了板車小哥,鼓浪嶼的婚紗與音樂也不得不提。在一個古老的院落裏,我們見到了雷永平夫妻和他們的狗狗樂樂,他們夫妻倆和朋友組建了一支海島風的電聲樂隊,喝茶,釣魚,遛狗,參加音樂會,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因為這次拍攝我們才能有機會接觸鼓浪嶼的原住民的生活,在三角梅下聽著散發著海島氣息的音樂,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鼓浪嶼,這可能就是拍攝紀錄片才有的福利了。
廈生是在八市賣面的文藝老青年,年輕時喜歡穿一襲白衣,坐在八市街頭彈吉他,他的妻子當年就是他的粉絲。當時他和一些夥伴組建了廈門第一支樂隊,演奏外國民歌。後來娶妻生子之後開始賣面,對於賣了幾十年的面,廈生很自信,他説他的面在廈門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廈門的包容與多元在廈門的網紅街沙坡尾也是無處不在,在沙坡尾的街道上,賣奶茶店的旁邊可以是一家賣香火紙錢的,賣鳳梨酥的旁邊也可以是一家修自行車的。追新和懷舊在這裡沒有衝突,就像開老理髮店的陳建銘和開漢堡店的貝卡,還有開自釀啤酒館的德國人戴維,不同的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元立體的沙坡尾。
在廈門的24小時裏,我們希望觀眾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作為旅遊城市,有著文藝小清新的廈門,還是一個能夠感受到廈門人生活與態度的廈門。
《城市24小時—廈門》是廈門的一張素顏照,沒有光鮮亮麗,有的只是城市中各個小人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作者:分集導演 李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