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國寶知識點 之 四川博物院推薦 後蜀殘石經

CCTV專區 CCTV-3綜藝頻道 來源:央視網2019年01月04日 15:16 A-A+

【後蜀殘石經】

從後蜀廣政元年(公元938年)開始,歷經近兩百年刻成的蜀石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大規模來展示儒家經典。它與文翁石室等一起,成為古代文人眼中“蜀學之盛冠天下”的最佳代表。

“十三經”由蜀石經起確定

保存在川博文物庫房裏的蜀石經殘片,每塊幾十厘米大小。歷經1000多年,殘碑上的文字需要湊近了才能辨識。然而這幾塊不起眼的石頭,卻成為四川博物院公認的鎮館之寶。舒大剛介紹,正是這幾塊石碑殘片,得以用實物的形式,證明歷史上備受尊崇的蜀石經的確存在過。

從春秋戰國時開始,古人就習慣把經典著作刻在石頭上以便永久保留。“書之竹帛,鏤之金石”,廣泛存在於佛經、儒經等經典的記載和傳播之中,而這些刻了文字的石碑,就是“石經”。舒大剛説,中國歷史上有7次大的刻經,其中一次便是後蜀廣政元年開始鏤刻的蜀石經。因為這套石刻共刻錄了儒家13部經典,又稱為“蜀刻十三經”。

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國,華夏大地戰亂頻繁,偏居西南的四川,成為相對平靜的一方樂土。後蜀廣政元年,為弘揚儒家經典,蜀相毋昭裔開始主持石經的篆刻。蜀中著名的書法家張德昭、孫逢吉等手寫上石,再遍邀能工巧匠鑿刻,直到180多年以後,儒家的《周禮》《論語》《孝經》《易經》《公羊傳》《禮記》等13部經典全部被刻于1000余塊石碑之上。舒大剛説,從此開始,儒家經典文獻的總數正式確立為十三經,“所以,中國儒學經典體系的基本格局,完全可以説由蜀石經起確定。”

刻錄洋洋灑灑十三部經典的石碑,被後蜀立於蜀郡最高學府文翁石室。除了立體展示,還廣泛拓印流傳。更值得一提的是,蜀石經還首次在典籍之外,將註釋同時刻于石碑之上,方便公眾閱讀理解。

這是中國歷代石經刻錄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也因此被學者譽為“冠天下而垂無窮”的壯舉。

石經殘片千年後現身

被史學家記錄“其石千數、左廊右廡、蔚然大觀”的蜀石經,刻成後吸引著讀書人、收藏家、金石愛好者等紛紛前往瞻仰,還以拓印本形式影響著學界。然而南宋之後,很快不見於任何著錄。

舒大剛説,這極可能是南宋末年(公元1279年),蒙古鐵騎進入成都造成了破壞。“在元朝和明代,沒有任何關於石經的記錄,唯有明代曾記錄內府收藏過蜀石經的拓片。”曾經蔚然壯觀的蜀石經,究竟被破壞到何種程度?還是被藏于什麼地方?由此成謎。

抗戰期間,成都為躲避日機轟炸,疏散民眾,將老南門城墻處拓寬。在拆毀南城墻時,無意中發現了數十塊石碑殘片。經考古和歷史學家辨認,確定為蜀石經殘片。這也是南宋之後,蜀石經首次重新亮相。而四川博物院館藏的蜀石經,就來自此次施工。

“它首次以實物形式,讓今人能夠一睹千年前蜀石經的風采。”舒大剛説,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規模刻經,除了唐代的開成石經和清代的乾隆石經還基本保存完好以外,其餘均只有極少數殘石和拓片存世,因此這些蜀石經實物殘片,彌足珍貴。

即使是殘片,仍能看出石經的書法秀美。“它既有貞觀遺風,其楷書相比唐代開成石經,卻更為精美。”舒大剛説。清代學者、著名書法家何紹基也曾讚嘆:書法深嚴近率更,卷終字數見專精。如何不著誰人筆,輸與張揚後世名。此外,即使在殘片之上,也可看出蜀石經“經注並行,相映生輝”的鐫刻形態。

蜀石經究竟有多受尊崇?川博工作人員透露,在川博保存的幾份蜀石經拓片中,可以看到一枚“東宮書”的印章,由此可見即使其拓片,在歷代皇家也被奉為珍寶。

在《巴蜀全書》的修訂中,專家們查到了宋代拓印的蜀石經《周禮》《左傳》等多部儒家經典。此外,國內幾家博物館、圖書館和個人收藏愛好者也存有不少拓片。“我們希望未來能把蜀石經完整恢復,讓這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深遠的文物,能夠重放異彩。”舒大剛説。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