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
大型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12月28日晚21:45 CCTV10播出
第三十三集、第三十四集
第三十三集 第一架國産大飛機C919
航空製造,被譽為“工業之花”
能夠製造商業大飛機
凝聚了中國幾代人的夢想
2017年
中國自主研發的
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翱翔藍天
工業之花終於綻放
起飛重量100噸以上、座位數量150個以上,這是國際通用的對於大型幹線客機的定義標準。擁有自己的大飛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航空工業水平的體現。
此前,全球能夠生産大型客機的,只有美國的波音公司和歐洲的空客公司,擁有自己的大型客機,這一天中國人已經等得太久。
這裡是中國商飛總裝基地,停在草坪上的這架飛機,開啟了中國研製大飛機的歷史,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奮鬥與艱辛。
1970年秋天,來自全國航空工業系統126個單位的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被調集到上海,參與研製一架命名為“運-10”的大型客機。
“運-10”按照當時最先進的設計規範和試航標準研製。客艙178座、最大起飛重量為110噸,已經達到“大飛機”的國際標準。
在運-10的研製中實現了十項重大的技術突破,得到全行業和國外的同行的公認。實現了眾多的零到一的突破。
1980年9月26日,經過十年奮戰,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運-10”,進行了首次試飛。
遺憾的是,因為後續經費不足等原因,1985年2月,運—10最終停飛。中國人的第一次大飛機夢,就這樣折戟沉沙。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的飛機研製開啟了近二十年的“市場換技術”。
國際合作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大飛機現代化裝配上的技術水平,也經歷了“出口8億件襯衫的利潤才能買一架空客A380飛機”的痛楚。
人們更加意識到,研製大飛機的核心技術,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2007年,經過反復論證,國産大飛機正式立項。當大飛機項目重新出發時,中國與世界先進航空製造已經有四、五十年的距離。它所面對的,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
2009年,中國的大飛機,有了自己的名字:C919。19,是表示這個飛機最高可以覆蓋到190座。同時取數字9有長長久久的含義。
從立項到首飛,十年時間,數十萬産業工人夜以繼日地參與到C919的研製過程中,100多項技術難題被逐一突破。
2017年5月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進行了完美的首飛試驗。
到2021年,中國國産大飛機即將迎來量産和商業運行。中國人追夢大飛機的歷程,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C919名字裏代表中國和運輸的首字母C,將和空客飛機的首字母A、波音飛機的首字母B,形成了“ABC”飛機製造的新的世界格局。
(作者:曹方劍)
1978年至2018年,
我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
四十年,哪一個瞬間讓你終生難忘?
讓我們來一場時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長按二維碼,參與互動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