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中國裝備中國創造 譜寫新的海上牧歌

CCTV節目官網-CCTV-10 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來源:央視網2018年12月28日 17:18 A-A+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

大型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12月28日晚21:45 CCTV10播出

第三十三、第三十四集

 

第三十四集  第一座深海漁場

 

三文魚,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

它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

卻不曾見它洄游的身影

養殖三文魚是中國人幾十年的夢想

2018年,第一座深海漁場在黃海誕生

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2018年7月,一個周長180米、高35米,相當於12層樓高的鋼鐵“巨獸”——“深藍一號”在山東省日照市以東130海裏的黃海海域上站穩了腳跟。

 “深藍一號”是中國自主設計的第一個全潛式深海養殖網箱。這個養殖水體達5萬立方米的網箱,一次能夠養殖三十萬尾三文魚。

第一座深海漁場

三文魚是部分鮭鱒魚類的俗稱,是世界上著名的經濟魚類之一,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由於三文魚生活在高緯度冷水海域,在改革開放前,大部分中國人並不認識這種可以生吃的魚類。

1985年,三文魚進入中國市場時,主要在國際飯店作為供應外賓的菜肴,普通百姓很難吃上。

第一座深海漁場

隨着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激增的需求量使中國成為三文魚進口大國,而巨大的經濟效益也讓中國人開始思考,能否在中國海域自主養殖三文魚。

三文魚屬於洄游魚類,幼年時期在淡水裏生長,長大以後棲息在10到18攝氏度的低溫海域。

經海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中國的黃海海域,存在一處可以滿足三文魚的生存條件的淺水層冷水團。

第一座深海漁場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董雙林和漁業養殖業主李紅找到武船重工網箱總設計師李璇,大家根據中國四季溫差過大的特點,設計了可以上下沉浮的全潛式深海養殖網箱——“深藍一號”。冬天的時候,網箱可以浮在水面上。夏天,網箱能夠沉到海面25米以下冷水團所在的位置。

第一座深海漁場

另外,為了保護三文魚免遭鯊魚的攻擊,項目團隊選用防彈衣的主要材料為“深藍一號”製作巨大的網衣。未來,堅固的雙層網衣結構將幫助網箱抵擋海中的鯊魚以及其他潛藏的風險。

第一座深海漁場

2018年5月“深藍一號”養殖網箱正式交付使用。

7月末,已是山東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海平面的溫度高達26攝氏度,“深藍一號”的箱體已經完全沉沒到海平面以下25米的冷水團,剛被投入到“深藍一號”網箱的三文魚,至少還要生長12個月才能投向市場。它們在平均溫度14攝氏度的海水中游動、覓食。這期間,30萬尾三文魚,每天兩次的定點餌料投喂,僅僅需要一個人完成。

第一座深海漁場

從近岸淺海養殖到深遠海離岸養殖,從傳統人工養殖向自動化智慧化養殖。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深藍號”向中國的深海進發。

(作者:趙雪松)

 

1978年至2018年,

我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

四十年,哪一個瞬間讓你終生難忘?

讓我們來一場時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長按二維碼,參與互動答題↓↓↓

第一架國産大飛機C919

第一架國産大飛機C919

收視TOP榜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