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
12月12日—31日
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12月20日晚21:45 CCTV10播出第十七、十八集
第十八集 第一所希望小學
今天,有超過兩萬所小學
矗立在中國的各個貧困地區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希望小學
光陰似箭
曾經的小樹亭亭如蓋
那些花兒燦爛盛開
讓我們回到夢開始的起點
去看看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
這是一張許多中國人都熟悉的照片。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幾乎在所有的電視、報刊和雜誌上,都可以看到這雙來自大山深處的明眸。
這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如此乾淨純潔,和周圍破敗灰暗的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烈震撼了人們的心靈。照片中大眼睛也成為“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經濟高速發展、各項事業正在穩步推進,但與春風拂面的沿海地區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西部存在的大量貧困地區。
以上是一組拍攝于1990年前後的照片,照片中這些農村孩子上學的狀況,可以稱得上是觸目驚心。
據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1989年,在全國的2.2億學生中,三分之一左右只能讀到小學,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交不起二三十元的書雜費而失學,全國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五年。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終,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確定了貧困地區失學兒童救助項目的名字——“希望工程”。
大別山區裏的“將軍縣”
飛出新希望
在哪建立這第一所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希望小學呢?青金會把目光投向了“將軍的搖籃”——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
這裡曾走出過五十九位將軍,是我國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而在八十年代,這裡的教育情況卻是苦不堪言。
來自社會各界的匯款單,共同湊成了“金寨縣希望小學”第一筆14萬元建設資金。1990年5月19號,“金寨縣希望小學”建成,“希望工程”把支援基礎教育建設的第一塊磚鋪在了金寨縣。
“希望工程”救助名單
現實中的心酸故事
第一批“希望工程”救助名額僅有五百個,只能惠及全縣一小部分貧困學生,對於求知若渴的貧困學生而言,這無疑只是一小滴清泉。手心手背都是肉,左挑右挑都是窮。生活的貧苦過早的落在了這些稚嫩孩童的雙肩。
“名單上有個孩子,父親去世,母親癡呆,家裏只有一間開裂的小草房,唯一像樣的傢具是個小木箱,箱子周圍貼滿了獎狀……”時任金寨縣“希望工程”辦公室主任徐其進回憶道,“我去發給他補助款的時候,他一下子撲進我的懷裏哭起來,我自己也是淚流滿面……”。
得到幫助的孩子無疑是幸運的,但此時全國還有很多孩子仍然掙紮在失學的邊緣。當時的宣傳主要靠基金會的同志們回家抄信封,一個是效率低,還有一個就是郵寄成本高。因此,在希望工程實施初期,人民對中國鄉村教育的困境,對“希望工程”依然知之甚少。
就在“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員為此發愁時,一位攝影記者的展覽,讓城市中的人們看到了鄉村裏的情況。
這雙眼睛,
讓“希望工程”的星星之火
開始燎原
1991年4月,在金寨縣張灣村的一所小學中,時任《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解海龍遇到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正是這一次相遇,在全國掀起了救助失學兒童的浪潮。
隨著全國各大報紙的刊登,這張照片迅速傳遍了海內外。一時間,這雙來自大山深處的明眸,讓大江南北的人們為之動容。當年青基會收到的捐款突破了1200萬元。
在此之後,公益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希望工程”成為持續時間長、影響力巨大的社會公益項目。截止到目前,受益孩童已有五百餘萬。
2001年,國家開始實行“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越來越少,“希望工程”也開始探索自己的新使命,從單純的救助變為現在的助力教育全面發展。
(作者:魏嘉儀)
1978年至2018年,
我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
四十年,哪一個瞬間讓你終生難忘?
讓我們來一場時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長按二維碼,參與互動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