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
12月12日—31日
紀錄片《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12月20日晚21:45 CCTV10播出第十七、十八集
第十七集: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
説到過年,你會想到了什麼?
是劈啪作響的大紅鞭炮與大朵煙花?
誘人的年夜飯?
還是那激動人心的發紅包,壓歲錢?
這些都是人們對於過年最美好的,最獨特,
最幸福的印象,
但在這之中,必少不了一個關鍵因素,
把我們一切美好的記憶串聯在一起,
帶給人們最具有儀式感的跨年瞬間——
中央電視春節聯歡晚會。
1983年除夕,央視舉辦第一屆春晚
從此,
歡樂的除夕夜又多了一道精神大餐
三十五年來
春晚一如遊子心中的那個老家
始終為你守候
而春晚也唱出了全體中國人的心聲
青山在 人未老
共祝願 祖國好
這是中央電視臺
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單。
它不僅記錄了曾經凝聚了一個時代
情感與共鳴的集體回憶,
更是中國人關於春節、關於團圓,
一種全新生活方式的開啟。
1983年2月12日20:00點整,
中央電視臺以現場直播的形式
向全國電視觀眾播出了
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
老少幾代演員擠在狹小的演播廳內,
你上我下,你下我來,如同茶歡會一般,
用他們的創新,誠意和兢兢業業的表演
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帶來了
一次新奇的過年體驗。
第一屆春晚的四位主持人: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
不光是演員擠,當時的觀眾也得擠。
八十年代初期,
平均33人才能擁有一台電視機。
左鄰右舍,親朋好友,
都圍聚在一台小小的電視機旁,
聚精會神的看著
帶雪花的屏幕上演員們穿梭的身影,
時不時爆發出一陣喝彩和歡呼。
這,就是當時的新年味兒。
幾戶人家湊到一起看春晚 成為中國百姓享受這場文化盛宴的主要樣態
春晚必不可缺的節目——小品
論人們最喜愛的節目,
十有七八的人都會選擇小品,
它帶給人們無盡的歡樂。
春晚上的第一次小品表演由表演藝術家, 遊本昌(1985年版濟公扮演者)獻上—— 啞劇小品《淋浴》。
小品表演是從第二屆春晚開始登上舞臺的。
它一亮相,就收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這種表演形式也開始風靡全國各大文藝團體。
小品演員潘長江説,
那時候不知道小品是什麼,就是覺得好玩。
這一玩,8年後的1992年,
他就把自己“玩”上了春晚舞臺,
他的作品陪伴大家度過二十個除夕。
陪伴著大家成長,
給大家帶來了歡樂,
這便是對一個小品演員最好的肯定。
潘長江在1996年春晚小品《過河》中的表現
流水的節目 鐵打的《難忘今宵》
1984年春晚總導演黃一鶴,
總覺得缺少一首與晚會配合的歌曲,
是他找到詞作家喬羽,
很快創作出了《難忘今宵》。
“明年春來再相邀”,
這是春晚節目組對觀眾發出的邀請,
在觀眾的期許中,
這樣的約會,一約就是三十五年。
如今,《難忘今宵》的意蘊,
已經遠遠超出一首歌,
它標誌著新春的帷幕已經開啟,
希望與祝福,
將會伴隨著人們度過新年中的每一天……
(作者:魏嘉儀)
1978年至2018年,
我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
四十年,哪一個瞬間讓你終生難忘?
讓我們來一場時光之旅,
回味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長按二維碼,參與互動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