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平“語”近人,聽得見的文化自信

CCTV節目官網-CCTV-10 平“語”近人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2018年10月11日 00:14 A-A+

古人云,“言為心聲,文如其人。”語言多是心靈的鏡像,承載思想、彰顯文化、抒發情懷。

  最近,一檔電視文化節目特別火: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創作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集《一枝一葉總關情》播出後就圈粉無數,熱議無休。節目以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為切入點,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

  在大眾文化講壇上,嚴肅的治國理政思想和傳統的中華文化精髓同頻共振,領袖人物的人文情懷和普羅大眾的價值追求同聲相應。“原聲微視頻”、“思想解讀”、“經典釋義”、“現場訪談”、“互動問答”、“經典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這個舞臺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總書記引據用典背後的思想與文化,在專家學者的條分縷析之下,如清風撲面般入腦入心。

  這是新時代電視文化節目的探索與創新。站在兩個維度上看,“平‘語’近人”之火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其一,文化“娛樂至死”的時代已成過去式,主旋律文化、正能量節目不僅叫好,亦能叫座;其二,傳統文化節目也可以輕快活潑,內容與形式未必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從《中國詩詞大會》到《平“語”近人》,這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的魅力;從通俗理論對話節目《馬克思是對的》到《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這是治國理政思想的光輝。摒棄文化虛無,張揚文化自信,點點滴滴、方方面面,“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通俗傳播。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用典,串聯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主題,進而深刻簡明地回答了三個問題:什麼是為民?為什麼為民?怎麼樣為民?通過講述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氣池的故事,通過講述總書記弘揚焦裕祿精神,通過講述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故事,闡釋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及思考如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如何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循序漸進,抽絲剝繭,嚴肅的理論思想妥帖轉化為親民的大眾語言。

  這是感受總書記執政智慧與人文情懷的經典留存。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並身體力行地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於治國理政方略之中——談安危、論根本、道時勢、講大局、明方向、抓關鍵,語言接地氣,講話守正氣,見人見物見故事,見心見意見真情。信手拈來的這些華章佳句與樸素的大眾語言一道,彰顯了一個卓越領導人的執政智慧與才思情懷。

  “平‘語’近人”裏,是聽得見的文化自信。重溫歷史經典、感受時代魅力,弘揚傳統文化、躬身社會實踐,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必會成為美好中國的壯闊畫卷。(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860010-11190660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