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2018最美教師候選人:劉發建

CCTV節目官網-CCTV-10 2018尋找最美教師 來源:央視網2018年08月04日 15:02 A-A+

劉發建,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語文教師。

我是湖南人,在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任教。從教29年,一直堅持教學一線,深入做教育原創實踐研究。

我的第一篇論文

2000年春節剛過,我們返回學校上班。門衛遞給我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2000年第一期《小學教學參考》。翻開雜誌,看到我的《走出平面教學低谷 步入立體教學高地》一文。

這篇文章,是我多年語文立體教學的思考。課堂要打破傳統線性教學思維的束縛,打開立體教學的開放空間。

這也奠定了我對教育寫作的一個基本觀點:教育寫作,就是要寫自己的實踐與思考。

我的第一個課題

《小學語文立體教學實踐研究》,我前半輩子只搞這個課題。一個課題,前後持續10年。

直到今天,我的課堂依然是開放的,立體的,多維的。因為文本是立體的,學生是立體的,課堂是立體的,教學自然應該是立體的。

多年立體教學實踐研究,讓我逐漸明白一個真理——教學的本質,就是教思維。“千教萬教教人思考”這是我的教學座右銘。

我第一次上《人民教育》

2005年《人民教育》第12期“教學平臺”欄目,用7個頁面刊發《牢記歷史  面向和平——我是如何教<狼牙山五壯士>的》課堂實錄和一組教學評論,我第一次登上《人民教育》這樣的權威學術期刊。

我記得,《狼牙山五壯士》在講到五壯士跳崖的英雄壯舉,我沒有簡單的引導學生高喊口號,而是引導學生思索:日寇上來,看到五壯士英勇跳崖後,他們會怎樣做。

當孩子們知道日寇沒有轟炸掃射,而是集合部隊向五壯士行了三個軍禮時,孩子們都不相信這是事實。讓孩子們深刻的感受到,英雄們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可以讓瘋狂的敵人低下他們的頭顱。

我的第一次觀摩課

2006年5月14日,上海華東師大科技會館大禮堂。全國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會,我登臺執教《少年閏土》。

也許是過度緊張,有點類似30年前的第一節語文課一樣,眼睛不敢看烏壓壓的台下。課堂的印象,現在不記得多少了。只記得下課後,一個雲南的特級教師上前來,拉著我的手,感慨萬分。

童年是永遠的蠱惑,故鄉是永遠回不去的家園。這一點,孩子們當然不懂,雲南的特級教師懂了。

我的第一本教學專著

2006年前後, “魯迅退出語文教材”的風波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爭議。作為一個紹興的語文老師,我覺得自己有責任站出來,為魯迅啟蒙教育做點什麼。

由“文及人”比由“人及文”更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由此我增加了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內容。事實證明,《百草園》比《閏土》更受到孩子們的喜愛,魯迅在百草園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以及在三味書屋嚴謹又自由的私塾學習,令孩子們百般羨慕。

隨著魯迅教學研究的深入,我萌發了出版一本魯迅教學研究的專著。《親近魯迅》就由“思想篇”“課堂篇”和“教材篇”三大部分構成,初步完成了“魯迅啟蒙教育課程”的框架。

我的第一個名家經典閱讀周

2012年一個秋天,我帶領孩子們學習老捨得《我的母親》,孩子們被老舍母親的辛勞、隱忍、良善、勇敢和無私的大愛深深震撼。

此時,孩子們不單單是對老捨得母親有了感情,而是對老捨得作品有了進一步閱讀的慾望。在此基礎上,我開始組織孩子們學習《小學生老舍讀本》,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名家經典閱讀周”——“老舍周”。

“老舍周”的教學效果,再次印證了“名家經典”與兒童世界是完全相通的,但是,這些名家經典,如果沒有老師或者家長做一定的引導。

做一個純粹的語文教師

從湖南雲裏小學,到紹興,到杭州,看似有很多的變化。其實內心有一種聲音一直沒變,就是為了做一個更好的小學語文教師。

是人,就總要堅守一點東西。在這個時代,人要堅守一點東西,就意味著你要放棄的不是一點東西,而有可能是很多很多。我願意堅守:一輩子做個純粹的語文老師。

收視TOP榜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