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新遊牧時代的器與食——歐陽應霽

CCTV專區 CCTV-9紀錄頻道 來源:央視網2018年02月21日 20:36 A-A+

  總覺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系列紀錄片選擇在春節期間首播,是一個聰明和正確的決定。

  每年這個時候,好一大部分朋友離開了他們平日奔波勞累、辛勤工作的城市,回到老家,零距離處身一個幾乎淡忘的環境,被樸實原始的家鄉古早味道再一次激活味蕾記憶,有一種戲劇化的震撼。亦有另一波朋友利用假期遊走遠方異國的大街小巷,被各種略有所聞的當地美食刺激起更大的好奇或者回避不了的抗拒,從此更深刻地了解認識自己的中國胃。又或者,不少精準安排行程先後的,回老家一轉又現身國外,都在參與一場集體的大規模的新遊牧時代的生活方式演習。

  而當我們都通過移動互聯網無遠弗屆地同步觀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首播,就以“器具”為主題的第一集的內容為例,既目睹在青黑石板上熱騰騰烙好的蕎麥耙耙蘸上金黃野生蜂蜜,又看到巧妙利用熱能的堪稱古老遊擊pop up典範的穿山灶十碗席,還有神乎奇技、花打四門、火候講究的爆炒金邊白菜,加上那泡浸時發出吐嚕吐嚕聲響的四川泡菜做的那一盤老壇泡菜魚,在叫大夥兒都看得口水直流的同時,也不免有少許惆悵失落——畢竟這都不是我們行走在各大城市裏大部份人的飲食生活常態。我們都缺了點“福份”,跟這些從遠古過渡而來的原生態的飲食器具,無論是烙餅的石板,地坑院上臨時砌建的穿山灶,以至內壁不上釉的有靈氣的泡菜老壇,都有了距離甚至隔閡。屏幕中的美好傳統價值與現實生活中的粗疏對照,觀影一剎那矛盾交鋒衝突,事後引起各方討論,帶來各種反思,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這一系列有擔當的紀錄片的真正意義,亦是當下社會現象本身。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是個不折不扣的新遊牧時代,特別是選擇生活在城市的我們以及更多的年輕族群,名義上在城市裏有個“家”,但實際上只是臨時的“居所”。因為工作,因為生計,我們必須主動或被動流動,漂泊已經早是個沒有貶意的中性詞。因此人人必須保持輕裝,一切以方便省時為原則,代表身份的不是個人“領土”和資産,而是能夠“隨身攜帶”的思想和學識,也正因此,更傾向於與部落同類和下一個站臺利用網絡作大量鏈結,隨時交流分享——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出現大量的連鎖簡餐,快餐外賣,一次性餐具,短暫網紅食肆,純粹功能的不必有美學設計負擔的工業化大批量生産的廚具和餐具,機械化程序化食物烹調,加工和包裝,而我們都習以為常以致于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相對於這些日常無處不在的飲食形式和內容及用餐環境,當我們在屏幕中看到王鐵匠手中經過三萬六千次鍛打的不粘鐵鍋,看到侯師傅淬煉的專為中國菜而存在的完成前剔中切後斬一物多用的菜刀,還有那又抗菌又能自然癒合的神奇的銀杏砧板,以至張宏和段鎮民兩位先生致力追求、推崇講究的陶器瓷器餐具茶具,本來都是千百年來中國傳統飲食生活中的“家常”,但在這新遊牧時代的現實衝擊下,竟都成為了精緻難求的奇器奇技。這當中的價值觀的矛盾落差,不同生活方式與態度的對比,是需要都在這個社會生活中的新舊不同族群和不同方位利益代表方,抱著開放包容的心,去認識了解並且接納對方,去讓更多的靈感資源啟迪自身,增加更多的靈活度和可能性——畢竟日常生活空間中越多選擇,來來往往路走起來也少一點牽絆。

  希望大家不至於馬上蜂擁著去下單買一把厲害菜刀和一隻手打不粘鐵鍋,也不必急著去抱回一塊實在沉甸的銀杏砧板,因為在新遊牧時代的語境裏,如非必要,“家當”不能成為我們路上的負擔。至於那一碗叫人垂涎欲滴的燒椒涼粉和那一盤熱氣騰騰的豆參煮魚,哈哈,多來幾份吧!

  附:

  個人簡介:

歐陽應霽

  歐陽應霽,香港資深跨媒體創作人,飲食文化策展人。

  早年就讀香港理工大學設計係,以榮譽學士及哲學碩士畢業。

  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觀察和研究,活躍于平面及電子媒體,撰寫和出版專著二十多本,主持各種生活文化藝術廣播及電視節目。近十多年把工作範圍聚焦在全球及本土飲食及旅遊文化內容的整理和探索上,出版有私家食譜、城市飲食文化指南、替畫廊、美術館、文化機構及商業單位設計執行藝術餐飲體驗。策劃飲食實體空間如香港元創方“味道圖書館”(PMQ Taste Library),北京“應霽半飽廚房”(Craig’s Half Full Kitchen) 等等飲食體驗活動空間,積極促成新一代對本地和國際的當代生活方式、態度的覺悟與追求。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