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71225 城市文明 家園美好

來源:央視網2017年12月25日 20:04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隨著城市化進程發展,中國的城市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但是,怎樣讓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們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呢?在城市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之間,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滿足?要完成這些任務,除了大力發展經濟夯實物質基礎,還要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民眾生活質量,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要注意提升幹部群眾的精神風貌。不久前,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發佈,讓我們看到了一批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 

11月中,正是梧桐落葉的時節,在上海市徐匯區的一些街道上,老建築和滿地飄落的梧桐葉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從今年開始,徐匯區的一些馬路特意在白天不掃落葉,目的就是讓市民和遊客感受到獨具上海情調的城市之美。環衛工人雷琪每天都要一點一點撿拾落葉下隱藏的垃圾,工作量比以前更大了,但他卻幹得很開心。他説:“很美。我自己有時候,早上一早來的話,自己看到這條路,也會把照片拍下來,發到朋友圈。”

徐匯區是上海近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保留了中西方文明交匯的許多歷史遺跡。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上海交通大學的王林教授被徐匯區的天平街道特聘為總規劃師。她向記者介紹:“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來要實現一個建築可閱讀,道路可行走,城區有溫暖的這樣一個目標。這種文化如何能讓老百姓有體驗感,其實是特別特別重要的。因為你的規劃最終的目的是為老百姓的,愛自己的社區,感受自己的社區。”

徐匯區對歷史街區的管理儘量做到精細化。

永嘉新村建於1947年,是當時的交通行職工宿舍,也是上海最早建設的公寓式里弄之一。一年前,這一溜小門臉房很是雜亂。一般社區整治或許會對這樣的房子一拆了之,但是王林在廣泛調研之後卻決定,保留下這片老房子,並將其改造成社區裏的迷你博物館。

每週六,作家吳飛鵬都會來這裡擔任義務講解員,同時,聽老房子裏的老街坊講述老故事,也讓這位作家獲益匪淺。

建築可閱讀、城區有溫暖,這樣的社區給居民帶來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

57歲的樂盈從鐘錶廠退休了,以前她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做家務,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她所在的徐匯濱江地區成為新的文創産業基地。隨著家門口的美術館、藝術館一座一座蓋起來,不知不覺間,這位退休女工的生活改變了。

“自己有空了,要提升一下自己,我就加入了志願者團隊。”樂盈説:“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藝術,在美術館裏,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感到很開心。我要為我們徐匯區的文明城區做出一份貢獻。”樂盈在這裡檢票、引導觀眾、維持秩序,後來她又接受培訓,當上了義務講解員。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副教授周培元認為:“我越來越感覺到徐匯區他們在創建過程,不只是注重硬體的建設,在人文資源的保護,還有歷史建築的更新、傳承這個方面,投入很大,也讓這裡社區的居民,心靈得到了一種滋養。同時他們也會反哺這個城市,也會提升整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上海市徐匯區抓住了文化的滋養涵育作用來建設文明城市,社區更美麗,人民也更滿意。

相比大上海的時尚繁華,同樣入選本屆文明城市的陜西省志丹縣則是另一派風格迥異的西北風韻。高亢的信天遊、古老的陜北説書,是黃土高原上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如今的陜北説書,形式還是那個形式,但內容充滿新意。

教人為善、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清正廉潔,説的都是人們的身邊事。台下的觀眾不但喜歡,而且深有感觸。“住房、殘疾人補貼各方面,老有所住、老有所醫,都好,自古幾千年來,最好的社會。”一位觀眾説。 

志丹縣是革命烈士劉志丹的家鄉,坐落在城北的劉志丹烈士陵園是這個縣遠近聞名的一張紅色名片。黃土高原的淳樸民風和革命志士的英勇奉獻共同構成這座西北小城的風骨。

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力量是志丹縣創建文明城市的鮮明特色。每年來到劉志丹烈士陵園參觀學習的人,本地和外地的加在一起有15萬多人次。

老區人就要有老區人的樣子,每年,志丹縣都會進行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評比,並通過公共媒體宣傳表彰,用英雄模範的事跡引導社會風氣,塑造城市品格。

保安街道辦事處的王成在上班途中,遇到有人落水,立刻衝上去施以援手,一位市民用手機拍下了視頻。這樣的故事每年都涌現出不少。

王成被評為志丹縣見義勇為模範,他説:“只要誰遇到困難,都會義無反顧地去拉一把。我們身邊的人還有我們當地的社會風氣,都是這樣的。”

一座文明的城市,有文化、有溫暖、有道德,還要有秩序。

近日,在河北石家莊市,一段小視頻在網上熱傳。行車記錄儀拍攝的這段視頻顯示,車輛在斑馬線前停下讓行,走到路中央的女孩向司機鞠躬致謝。很多網友都被這個可愛而又有禮貌的小女孩“萌”到了。

看似簡單的暖心一幕,背後卻是石家莊創建文明城市的不懈努力。

與全國很多快速發展的大城市一樣,石家莊市也面臨著機動車數量激增、汽車與行人搶道的頑疾——這既是政府處理的難點,也是群眾生活中的痛點。今年5月,石家莊借鑒其它省市經驗,出臺了被稱為“最嚴交規20條”的措施,既規範行人、也規範車輛:行人闖紅燈、不走斑馬線的,罰款5元;行人亂穿馬路、翻越護欄等隔離設施的,罰款20元;行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的,罰款50元,記3分,等等……

“最嚴交規”出臺了,市民能買賬嗎?一開始,交管部門也有些擔心。

為了把規定落到實處,石家莊採取了“軟硬兼施”的方法爭取市民支持。除增設了210處抓拍設備、嚴格執法外,還重點加大宣傳力度,要求公務車輛&&遵守,聯合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出租車公司、公交總公司發出倡議書,號召市民支持等等……經過半年的磨合,交通文明狀況大為改觀。

這是11月18日記者在石家莊市體育南大街上拍攝到的20分鐘延時畫面。經過這個路口的車輛,都能在斑馬線上減速等待,“車讓人”的文明目標基本實現。

石家莊新華區文明辦主任劉斌説:“實際上我們就看到了這種可喜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由於你工作完善了,你的工作標準提高了,才能帶來這種良好的創建成果。”

創建文明城市,最終的目的是讓老百姓生活在和諧有序的環境下,享受社會的進步、文明生活的美好。創建文明城市的路徑有千條萬條,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是最終的衡量標桿。

湖南湘潭市從2004年提出文明創建,到今年的入選,歷經13年的時間,爭創過程中,一條小巷、一個菜籃子、一塊草坪的變化……看起來毫不起眼,卻一點一滴改變著這座城市。

社區文明大舞臺的演出正在玉湖路街道風車坪社區上演。這個正在演出的小廣場是居民們聚會休閒的好地方,但幾年前,這裡可不是這樣。一位湘潭市民説:“差臟亂,那真是這三個字就可以概括,我們鞋子在路上一走,都是一腳的灰塵,而且垃圾到處都是。”

風車坪社區是一座老舊社區,幾年前,這裡基礎設施陳舊,管線私拉亂接,房前屋後堆滿雜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風車坪社區被列為改造對象。王幟文老人私蓋的雜物間就在今天社區文明大舞臺的演出場地內,最初,社區幹部們勸她拆掉,老人説什麼也不同意。但小區的變化,老人也都看在眼裏。

改造過程中,風車坪社區先後修復破損道路650米,新鋪設電纜1500米,改造低壓電纜線路4000米。規劃開工建設了小廣場、圖書室,活動室,小孩子們也有了自己的綠色網吧。感受到社區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王幟文老人主動找到街道,同意拆掉雜物間,甚至拒絕了街道正在給她爭取的補貼:“搞好了我們孩子們好啊,子孫後代好,我們享受不了,他們享受嘛,我是這樣想的,所以呢,就想通了,我就同意拆。” 

十多年中,湘潭市先後對100多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提質改造,53個物管盲區實現物業管理覆蓋。每2萬人左右的居住人群,設置一個社區便民店,居民買菜的半徑不超過30分鐘,近28家超市和4個大型農貿市場建立起肉菜來源追溯體系,住在這裡的居民吃得放心、生活安心。

湘潭市委書記曹炯芳表示:“精細地、精緻地管理,真正把城市當做一個藝術品來設計、來打造、來運營、來管理,這才是城市藝術最高的體現。”

城市文明,有賴於城市的管理者。要把城市的五臟六腑管好,各個系統運行有序,精神抖擻,氣質文雅,管理就需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同時城市文明的進步也有賴於每一位市民。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個人,也都是城市的建設者,與城市共同成長,既為城市文明添磚加瓦,也會在城市的進步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7年12月25日 20:04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隨著城市化進程發展,中國的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但是,怎樣讓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們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呢?除了大力發展經濟夯實物質基礎,還要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民眾生活質量,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要注意提升幹部群眾的精神風貌。不久前,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發佈,讓我們看到了一批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焦點訪談》 20171225 城市文明 家園美好)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