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廣電時評:《鄉約》——用百姓的笑臉講故事

CCTV節目官網-CCTV-7 鄉約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09日 19:37 A-A+

1

開播十三年的《鄉約》,持續創新,經久不衰。打造一批自主創新、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農村綜藝節目,既是廣播電視的使命,也蘊含著內容創新的機遇。

提到農村題材的廣播電視節目,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類似“如何給驢削蹄子”“怎樣挑選種子”這類教農民發家致富的節目。正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單純針對農業生産、解決農村信息不對稱的農經類節目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滿屏飛的綜藝節目裏,像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鄉約》這樣專門針對農村受眾的綜藝節目,就顯得少之又少。

1

2003年,《鄉約》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農業節目開播,欄目圍繞“精彩人生,快樂訪談”的定位追求,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採訪了600多位具有三農背景的新聞人物,《鄉約》見證著他們的傳奇人生,也定位著時代變遷的軌跡。2014年元月,《鄉約》正式改版創新,一個小小的談話場改為上千人參與的百姓互動場。經過不斷的探討、摸索和碰撞,《鄉約》鳳凰涅槃,收視節節攀升,曾獲央視七套年度絕對收視率和綜合排名第一,並以1.66 的單期節目收視率,打破CCTV—7十年收視記錄,更獲得無數專家和觀眾的好評。沒有明星的對農節目,收穫如此高口碑的獨門法寶是什麼呢?

鏡頭對準百姓生活。一直以來,農村文化活動有著聚集性和社交性的特點,十里八村的相親們喜歡聚集到一起觀看節目,魯迅筆下的社戲、村口放映的露天電影以及農村文藝宣傳隊都屬於這類活動,哪怕是在電視進入農戶的初期,很多鄰居也會湊在一家的院子裏共同觀看。對於農民兄弟們來説,觀看演出如同參加一場鄉里間的聚會,節目內容好壞固然重要,但“湊熱鬧”絕對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鄉約》抓住了這一特點,選擇在田間地頭、城市廣場、旅遊景區“搭臺唱戲”,以不停機的準直播標準錄製,吸引成千上萬的地方百姓熱情參與。在重慶市江津區拍攝時,現場自發趕來的觀眾有一萬五千多人,形成了一種百姓同樂、熱烈祥和的氛圍,不僅帶給當地一場不可多得的文娛活動,也拉近了和電視機前觀眾的心理距離。《鄉約》抓住了農村受眾的收視習慣,以最接地氣的節目形式喚起了情感共鳴。

主題延展百姓話題。改版後的《鄉約》定位為相親交友類大型戶外訪談節目,但其節目內容並沒有局限在相親本身,而是非常注重對鄉村經濟發展和文化生活的展現,大力描繪社會主義新農村圖景。《鄉約》通過電視小片介紹嘉賓生活的水土自然、經濟文化、旅遊民俗等背景信息,由當地領導向觀眾推薦“家鄉名片”,在對嘉賓的現場採訪中,著重介紹其所從事的職業等背景信息,並對當地的某個特色行業進行重點推介。例如,《鄉約四川丹棱縣》的嘉賓是一個醜橘種植大戶、《鄉約寧夏西吉縣》的嘉賓是馬鈴薯合作社社長、《鄉約江蘇睢寧縣》的嘉賓是一個傢具電商經營者,節目對這些當地致富龍頭産業的生産規模、經營模式、人均收入等進行了詳細介紹。這樣做不僅豐富了節目內容,更借力推介了地方的經濟、文化以及旅遊産業,一舉多得。相比較其他節目形式,這樣的綜藝節目採取更加靈活、豐富、生動的方式對當代農村進行全景式呈現,最大限度地吸引了觀眾眼球,讓更多的人了解農村、熱愛農村,進而投身到農村建設中去。

表達突出鄉土人情。回顧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就會發現,農村從來就不是文化匱乏之地。以陳忠實、路遙和趙樹理為代表的一大批文藝創作者,一直熱衷於農村題材,創作出了大量經典力作,其中也有不少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成為全國人民不竭的精神文化財富。反觀現如今,農村似乎被剝離在主流文化視野之外,農村人通過媒體去了解城市、適應城市,而媒體的探照燈卻不再照亮農村。《鄉約》一改這種現狀,以普通鄉鎮居民作為節目嘉賓,深入挖掘農村傳統文化內核,聚焦鄉村文化自信和價值擔當,以鄉土精神反哺大眾文化。《鄉約湖南花垣》的主嘉賓是村裏的繡娘、團省委的優秀共青團員,24歲就當選了州人大代表;而男嘉賓既有靠養竹鼠致富的&&人,還有全家四代釀酒的村主任,更有十里八鄉水平最高的水電工,他們都是新農村的優秀代表人物。嘉賓或才華橫溢,或事業有成,觀眾看到的是有知識、有主見、積極向上的全新農民形象,他們在節目中呈現出的民間文藝、特色技能更反映出“一方水土”百姓的精神特質和風采,折射出當今農村社會發生的巨變。在農村電視節目中深刻挖掘展現鄉土精神內核,不僅可以為大眾文化注入豐厚的營養,更可以重塑鄉村文化環境,重新激活農村社會活力。

1

精於傳承勝在創新。《鄉約》節目已經連續播出了十三年,持續不斷的創新是其經久不衰的必要條件。節目策劃團隊紮根鄉村、深入生活,走到老百姓家門口去尋找創新點,從嘉賓的人生體驗和現實訴求中提煉節目話題,創新多種文藝手段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此外,《鄉約》還會根據觀眾的反饋意見不斷在細微處對節目進行創新和調整,並拿出專門的獎勵基金以鼓勵節目組成員積極為節目創新建言獻策。近日,總局發出《關於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強調鼓勵自主原創節目、加強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的管理。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主動開發農村市場,以農民為主要目標受眾,打造一批自主創新、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農村綜藝節目,既是廣播電視的使命,同時也會為之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廣大農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新變化。農村題材的廣播電視節目大有可為。農村有農村的精彩,農業有農業的夢想,農民有農民的故事。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有著無窮“沾泥水、帶露珠、冒熱氣”的好題材。只要深入挖掘、用心深耕、銳意創造,優秀的對農節目一定會源源不斷。

《鄉約》,以時代擔當和文化自信,走在鄉土中間,堅持自主創新,發現美好,張揚美好,用老百姓的笑臉,講述著今天的故事。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