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看到朗朗上口的歌詞,您一定會不自覺哼唱出這熟悉的曲調——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的金山上》,平時聽得最多的便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瑪的版本。那麼,您知道這首歌是如何寫出來的麼?在它背後又有怎樣的傳奇故事?正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播出的國慶特別節目《中國民歌大會》將一一為您解答。
首唱者——孕育誕生
為了探尋《北京的金山上》的前世今生,《中國民歌大會》的“領隊主持人”之一馬躍帶著采風團隊來到了西藏林芝地區。您可能想象不到,關於首都北京的民歌,卻誕生在幾千公里外的這裡——它源自西藏林芝地區的“工布箭歌”《無價之寶》,平時我們在《北京的金山上》經常能聽到的尾句“巴扎嘿”,正是藏語裏的常用詞語。
在這裡央視團隊十分意外的找尋到了《北京的金山上》的首唱者——常留柱。常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首歌的由來:“當時60年代我去西藏支援建設,聽到當地有個叫扎西的老人給我唱了這首傳統民歌,然後我和另外一個朋友就根據這個旋律在原民歌前加了兩句前奏音樂,又對歌詞進行了修改,就誕生了我們今天聽到的《北京的金山上》。”
傳唱者——推廣傳承
1964年,全國文藝匯演在北京舉行,按規定必須是業餘歌手參加,不湊巧常留柱卻是一位專業歌手,於是重新選定了一位叫雍西的業餘歌手來演唱此歌。於是,雍西就成為了第一個把《北京的金山上》從西藏唱到北京的人,她在北京的演唱大獲成功,並且受到了周總理的稱讚——從那之後,全國人民知道了《北京的金山上》這首悠揚動情的民歌。
這位名叫雍西的藏族歌手不是別人,正是著名歌手韓紅的母親。近些年來,韓紅對這首歌又進行了翻唱,母女兩代人分別對《北京的金山上》加以演繹,也算是歌壇一段佳話了。
第三個重要的傳唱者就是才旦卓瑪,她演唱的版本也是大家現在最耳熟能詳的版本,這也是大家現在覺得最經典的,公認唱的最好的一個版本。三個歌者,穿越大半個中國,共同串聯起了《北京的金山上》這首經典民歌的前世今生,讓這首歌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源源不斷的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光芒。
“在這次的節目中,《北京的金山上》是給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一首歌。”在採訪《中國民歌大會》節目組總撰稿人郝婧時她這樣和我們説,“值得和大家一提的是,在節目現場我們可以聽到不同版本的這首歌,有首唱者常留柱演唱的原聲歌曲《無價之寶》、改編後的《北京的金山上》、還能聽到年輕人加入現代説唱、電子樂等藝術形式的説唱版本。首場者和傳承人共同演繹,場景相當溫暖感人。”
中國民歌是一切音樂創作的鼻祖
“在做《中國民歌大會》創意的時候,我們的想法是想讓更多的觀眾了解,中國民歌是一切音樂創作的鼻祖,我們現在聽到的很多的民歌都是在傳統民歌中找一些旋律甚至是幾個音階,然後由它延伸出來的,這是本次《中國民歌大會》的一個特色。”郝靜接受採訪時説道。
“比如説從《無價之寶》到《北京的金山上》,還有大家很熟悉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源頭為柳州山歌《石榴青》,《阿佤人民唱新歌》也是源自佤族的一首傳統民歌《白嫻鳥》,所以我們在現場編排的時候也會特地請當地的歌手演唱原生態的版本,大家可以在現場比較出來一首歌在歷史的變遷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生動展現追根朔源的過程。”郝靜説道。
民歌是活的歷史。每一首民歌背後都蘊藏著它的故事和獨特的歷史軌跡,想知道更多塵封在民歌背後的往事,敬請鎖定CCTV-1綜合頻道及CCTV-3綜藝頻道,《中國民歌大會》將繼續為您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