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中華文化,其實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我們總説要把中華文化發揚和傳承下去,卻時常無從下手。《中國民歌大會》正好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平臺,讓我們有機會能夠走進民歌的格局當中,接觸和感受真正的文化國粹,尋找“舌尖”之上的另一方天地。這也是《中國民歌大會》能夠在當前令人眼花繚亂的綜藝中脫穎而出,並收穫良好口碑,成為現象級節目的重要原因。
從民歌本身而言,它作為文化的一種承載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積澱,也是民族性格的詮釋。中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因為地域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任憑踏上哪一方水土,都能風塵僕僕地前往,幸福滿滿地歸來,因為民歌所帶給我們的是實實在在的愛和感動。原生態文化最大的魅力也許就在於它簡單的“真”,那些來自於田間地頭、碼頭船舶中最純粹的歌者,是將心靈最樸素的情感凝結成旋律,講述著他們對於生活的理解和信仰。
《中國民歌大會》在以往民歌類節目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推陳出新,立足寓教于樂的節目宗旨,運用紀錄片式的創作手法,從主持人下鄉采風,到最終的舞臺呈現,使得觀眾能對民歌及其根源有一個宏觀全面的了解。節目以傳播民歌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各民族的民歌文化為首要任務,重挖掘、重講述、重人文。特別設計嘉賓點評環節,邀請文藝圈與文化圈的名家和專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拋磚引玉、由表及裏地為觀眾解讀每首民歌背後的含義。從節目播出後收集到的各方評論來看,觀眾對節目的創新精神和良苦用心表示認可和讚賞。
除了內容好,《中國民歌大會》還有一大重要特點就是接地氣。首先,不僅摒棄了居高臨下、單純説教的方式,還讓主持人下鄉采風,走進田間地頭,真正去接觸民歌的源頭,蒐集不同民族最經典、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傾聽來自鄉野的聲音。這種“讓雙腳走進泥土裏”的做法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節目組的誠意所在,對節目敞開心扉,建立信任。其次,《中國民歌大會》的舞臺布景也極具原生態特色,極大程度地還原了民歌創作早期的生活場景,使觀眾能有強烈的代入感,從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民歌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另外,節目環節的設計也很接地氣,評比環節採用的是來自民間的“抓豆子評歌王”的民俗,這種“從民間來,到民間去”的創作理念切切實實抓住了觀眾的心。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認為,民歌震撼人的不是藝術,而是人民樸實的生活。藝術方式只是手段,絕對不是終極目標,通過藝術方式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進化,才是藝術的根本。恰恰越是深入到人民群眾當中,越是被人民群眾所喜愛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文化。現象級節目追求的目標永遠都不是收視率有多高,而是節目是否能走進觀眾的心裏以及是否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目前看來,《中國民歌大會》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