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回溯中國民歌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燦若繁星。從上古歌謠、先秦《詩經》、到漢代“樂府”、唐代“竹枝詞”,再到明清“時調”,以及近現代民歌,那些回蕩在歷史長河中、氣勢磅薄亦或吳儂軟語的時代表達,無一不訴説著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中國民歌大會》題記
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國民歌無疑集中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性格、氣質,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孕育出中國文化藝術的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例如江蘇揚州邵伯鎮的民歌《拔根蘆柴花》,是早年間人們在插秧過程中創作並傳唱下來的;《祈雨調》則傳遞的是一種蒼涼氛圍,是人在自然面前感到的一種壓力。
針對民歌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全國政協委員、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田青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社會在獲得物質基礎滿足的同時,開始轉而守望精神家園,更加重視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弘揚和復興。民歌由歷代勞動人民集體創造,僅靠口頭傳承,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基之一,而包括民歌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則是整個中華民族精神的DNA。
文化向來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根本,在現代化的今天,如何看待和“傳承傳統文化”,無疑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此次央視能夠集結這麼大的力量,給民歌一個展現的平臺,非常有意義。傳統文化包含了諸多方面,除了有文字記載的經史子集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口頭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問到如何評價《中國民歌大會》時,田青説道。
而之所以能夠納入到“非遺”名錄當中,無論哪首民歌,都是將民族的浪漫主義情懷照進現實生活,使生活更賦文化氣息。與其説是將民歌納入“非遺”,不如説是廣大人民想把民歌這種文化保存下來,把人們心中的對本民族自身的認同保存下來。
田青坦言,“從《中國民歌大會》裏,不僅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歷史,而且通過這些經過時間檢驗的、祖先所創造的精神文明能夠很好地産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向心力,央視在這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