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 |
CCTV-1 |
10月2日19:38 |
CCTV-新聞 |
10月2日19:38 |
|
重播: |
CCTV-新聞 |
10月3日03:45 |
CCTV-新聞 |
10月3日05:45 |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1933年9月,四次圍剿紅軍均告失敗的蔣介石重新調集五十多萬重兵佈下鐵桶陣,向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五次圍剿。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抗,幾經鏖戰,紅軍損失慘重危在旦夕。1934年10月,就在蔣介石準備將紅軍一舉全殲的時候,卻發現紅軍突然不見了。8萬多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在關鍵時刻跳出包圍圈,成功轉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紅軍內部有一支神秘的聽風部隊。
位於上海巨鹿路391弄的四成裏,曾經是法租界。1930年9月,中央命令情報保衛機關——中央特科,在這裡創辦第一所地下無線電訓練班,以培養自己的情報機要人員。後來成為紅軍總司令部三局局長的宋侃夫等一批人才,都曾經在這裡接受秘密訓練。
1931年底,由於中央特科負責人之一顧順章叛變,訓練班慘遭破壞,倖存下來的人向蘇區轉移。當宋侃夫等人曆盡艱辛終於到達蘇區的時候,他們所在的四方面軍卻連一部電臺都沒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苦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為此毛澤東、朱德多次下令“無線電臺不準破壞,並須收集整部機器及無線電機務員、報務員”。最先有收穫的是紅一方面軍。
1930年12月30日龍崗大捷,俘虜了張輝瓚師等十來個報務員,其中有電臺臺長王諍跟見習員劉寅。
王諍原名吳人鑒,曾在黃埔軍校6期學習無線電技術,畢業後擔任國民黨電臺臺長兼報務主任。龍崗戰役被俘後參加了紅軍。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參加紅軍後的第4天,就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的親自接見。
當時朱德説:“你不要看我們現在沒有電臺,將來我們勝利以後全國的電臺都歸你們管。”王諍受到了鼓舞,開始努力工作。
就在這次會見的幾天后,紅軍第一支無線電隊宣告成立,王諍被任命為隊長。無線電隊駐紮在寧都小布村,王錚就住在這戶姓熊的老百姓家裏,一直到長征開始。
當年和王諍一同加入紅軍的還有半部電臺。為什麼是半部電臺呢?因為電臺由收報機和發報機組成,而紅軍保留下來的只是收報機,只能收不能發。王諍決定用它來抄收國民黨中央社的新聞電訊稿、收聽敵軍情報,幫助紅軍了解國民黨軍動向。紅軍的無線電通訊事業就從這半部電臺開始了。王諍等人晝夜監聽國民黨電臺。1931年5月15日黃昏,他們在監聽到了重要情報。
國民黨沒想到紅軍有電臺,也沒想到有技術人員,用的都是明碼通話,説:“我是福田的師部,現在就在福田。”吉安留守區問:“你們明天去哪?”“我們明天去東固。”
這個消息讓王諍截聽到了,立即把情報給毛主席和朱總司令送去。於是在白雲山下設下埋伏,把公秉藩整個師殲滅了。
借助電臺監聽優勢,加上決策得當,以及戰士們驍勇善戰,從5月16日至31日,紅軍共打了5次仗,仗仗取勝。初出茅廬的無線電通信為勝利立了特殊的功勞。隨著繳獲的電臺越來越多,各部隊陸續都有了自己的設備,但是無線電人才奇缺,急需創辦一所學校專門培養通訊兵。
瑞金市葉坪鄉文化站站長楊青山介紹説,當年紅軍通訊學校主體建築總共有三棟,三十六個房間,設有線、無線、司號、旗語四大專業,前後培養了2000多名學員。
紅軍通訊學校的墻上字跡和漫畫,都是當年在此學習的戰士們留下的。當年朱德簽署的招生命令中規定,通訊學校選人的第一標準就是政治可靠。這些年輕戰士大多只念過小學,但是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無線電知識,還要掌握中文、英文、數學等基礎知識。今年100歲的寇瓊波,1933年加入紅軍,當機要員時年僅17歲。
秦華禮1932年加入紅軍,1935年9月曾在通校學習。
從當年學員們的課程表可以看到,他們當時的學業充實而有樂趣,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還有唱歌比賽、趣味比賽、演講比賽,業餘時間幫農民放牛、割草幹農活。
從這所學校走出的2000多名學員,構成了紅軍中最為隱秘的聽風部隊。加入這支部隊的人不少都更名改姓,他們發誓要保守黨和軍隊的秘密,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對於機要通訊人員來説,甚至連記憶都不屬於自己,電報的內容送給首長看完以後都不能記住。
在多次交戰後,國民黨軍終於得知紅軍已經有了無線通訊部隊,於是嚴格使用密碼發報,紅軍的情報工作遇到了新的難題。破解密電的關鍵在於掌握密碼,但這是國民黨的核心機密,要想破譯,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紅軍中藏龍臥虎,並不缺少奇才。蔡威,原名蔡澤鏛,1931年,他與宋侃夫、王子綱等人一起在中央特科接受過無線電業務培訓,後來他們因為出色的情報偵察工作被稱為 “情報三傑”。
蔡威他從小在惠寧(英語專科)學校和同濟大學接受了數學、英語教育,當時在紅軍部隊裏面算是比較高級的知識分子,為後面密碼破譯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蔡威是紅四方面軍二台的負責人。敵軍改用密碼發電之後,一時難以破譯。當時國民黨使用的密碼,通常用4個阿拉伯數字代表一個漢字,再對照密碼本進行破譯。可以説,沒有密碼本,電文就是一本天書。但是軍情不等人,1933年2月,蔡威決定與第一台負責人宋侃夫、王子綱一起啃下這部天書。
就在紅四方面軍蔡威、宋侃夫等人忙於密碼破譯時,另一個破譯高手也沒閒著,他就是紅一方面軍的曾希聖。曾希聖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四期,曾擔任中央軍委二局即情報局的局長。他破譯國民黨密碼源於宜黃戰役的偶然發現。
敵人撤得非常倉促,曾希聖在情報室的電報文稿中發現了翻譯出來的30多個字。
這30多個字,雖然殘缺卻成了打開國民黨密碼的另一把鑰匙,隨後越來越多的電報被破譯出來。國民黨軍隊為了保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變換一次密碼,甚至一篇電文配一套專用的密碼。為了應付巨大的工作量,曾希聖把軍委二局分成幾個部分,他帶領一部分人專搞破譯,另一部分人專門接收國民黨電文。據統計,在長征途中曾希聖率領的軍委二局破譯的國民黨密碼版本多達800多種。
1933年,紅軍在登仙橋附近一舉消滅了國民黨兩個師,國民黨名將李默庵心情低落,就給在上海的夫人用密碼發了一首詩:登仙橋畔登仙去,多少紅顏淚始幹。
三年後,周恩來在西安見到李默庵時説:“你的詩寫得不錯。”並念出了其中的兩句。李默庵當時非常吃驚,説這個詩沒有告訴任何人,而且是用師部的密電發的,只有他的夫人知道。周恩來説:“我們就破了你的密電了。”
無線電部隊不僅及時監聽破譯國民黨的電文,還能把這項特長用得出神入化。1935年3月,紅軍主力第四次渡過赤水河,準備南渡烏江。這時曾希聖他們監聽密電得知,國民黨的周渾元、吳奇偉6個師部隊轉往東南方向逼近紅軍主力,同時在烏江南岸還有國民黨軍3個師的部隊。如果兩股敵軍形成合圍之勢,紅軍將面臨一場惡戰。於是曾希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假冒蔣介石的密電。
假電報發出後,周渾元、吳奇偉部深信不疑,部隊果然按紅軍的指揮去往了打鼓新場。紅軍避免了一場血戰,三天后順利渡過烏江。隊伍長驅南下甩掉了國民黨20多萬的堵截大軍,後來葉劍英有過這樣的評價“曾希聖不簡單,是個可以認識‘天書’的人”。紅軍領導人對曾希聖領導的中央軍委二局是這樣評價的:“有了二局紅軍長征夜裏行軍打燈籠,沒有二局長征是難以想象的。”
紅軍領導人對二局的讚揚,實際上是對整個情報偵察部隊的褒獎。1936年10月,二萬五千里長征結束。神奇的是,雖然在長征途中紅軍時時受敵重兵圍追堵截,卻從未中過一次埋伏。更神奇的是,雖然國民黨的電報總被紅軍破譯,而紅軍的電報卻從未被對方破譯過。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2日 20:04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蔣介石調集50多萬重兵,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抗,紅軍損失慘重、危在旦夕。但是就在蔣介石準備將紅軍一舉全殲的時候,卻發現紅軍突然不見了。8萬多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在關鍵時刻跳出包圍圈,成功轉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紅軍內部有一支神秘的聽風部隊。 (《焦點訪談》 20161002 説不完的長征:英雄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