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我是傳奇》第四章 第十二節 從40元到2.6億元

CCTV節目官網-CCTV-7 鄉約 央視網2016年04月23日 14:24 A-A+

從40元到2.6億元 ——“新村領頭人”王振昌

1

王振昌是土生土長的河南省禹州市大澗村人,初中畢業到村裏的煤礦裏幹活,1984年擔任一個即將破産的村級小礦的礦長,由於當時煤炭産業形勢不好,煤礦在1986年破産,並且欠債140多萬元人民幣。王振昌只好死馬當活馬醫,一個人四處借債,獨自支撐。那時候,王振昌已經是窮得叮噹響,為了去鄉里蓋一個章,口袋裏連10元錢都不到的他,一晚上往父母家跑了三趟,因為父親不在家而不好意思跟母親開口要錢。可兒子的想法母親怎麼能看不出,於是母親拿出了自己僅有的40元錢交給了王振昌。出門的一剎那,王振昌流下了無聲的眼淚。後來他説:“只要一想起母親的40元錢,天下就沒有什麼事是不可以扛過去的。”

1993年,煤炭行業全線轉好,王振昌和他的企業也逐步走上了正軌,1995年,他不但還上了所有的欠款,而且還成了村裏的百萬富翁。就在這個時候,大澗村的前任黨委書記辭職了,鄉政府和組織部便找上了王振昌。

大澗是個偏遠的山區村,1700多口人,分散在200多個居民點。“山上沒有樹,下地沒有路,莊稼就像兔子毛,種上一斗收半瓢。”這就是大澗村當時的寫照。1995年8月,王振昌出任大澗村黨總支書記,在村領導班子“組閣”的時候,他堅持一個標準:只要品德好、有能力、願意為群眾辦事,不管是誰,一律吸收進來。他走訪每一戶村民,尤其是有威望的人,跟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又召集全村黨員、幹部、教師、群眾代表進行座談,找問題,談發展,統一思想。

1995年10月,王振昌組織40多個村民到山東棗莊山亭區參觀考察。看到同大澗村條件差不多的山亭區經濟發展得那樣迅速,大夥兒坐不住了。王振昌有自己的思考,大澗村未來的發展首先是要把人的思想轉變。於是他通過請河南農大的專家考察、論證,選定了具有發展潛力的新村村址,並且通過村裏黨員幹部的模範&&作用在新村蓋新房。1997年,一個規劃合理的現代化小城鎮在大澗村建設起來了,恢復耕地200多畝。村民過上了像城裏人一樣的生活。

1

在抓穩定,求團結的同時,王振昌把眼光投向了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任職的三年裏,王振昌沒有領過一分錢工資,沒在村裏報銷過一分錢。考察項目、組織村民參觀學習,他不知貼了多少錢。家裏人罵他是“敗家子”,跟他吵得不可開交,但是最後還是在他的堅持下將煤礦捐給了村集體。思想統一了,啟動資金到位了,領頭雁的威信建立起來了,大澗村也邁開了發展的步伐。1996年8月,以煤礦為主體的中天礦業公司成立。在市場化運作過程中,大澗村先後兼併了鄉辦、聯辦、國有和外地煤礦十余個,固定資産規模不斷擴大。按王振昌的説法,就是採用“地下挖、山上栽、地上養”的發展方針,“拉出去,站在大澗看全國;走回來,站在全國看大澗。”1997年,王振昌出資數百萬元,加上貸款,為村裏購買了兩個煤礦。此後,村裏先後辦起了18個煤礦,形成了以煤炭為主、多業並舉的工業格局。2001年,村裏工業産值達到8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3000元。大澗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並被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新村”。

在大澗村發展思路的問題上,王振昌沒少吃苦頭,投資失敗的時候也不少。養豬場、塗料廠、襯布長、針織廠等等,投資可謂不少,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王振昌發現當初的決策和經營的理念都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對於一個窮山溝來説,煤炭是資源,挖一點少一點,如何脫離資源産業而又因地制宜走上科技含量和技術特色比較明顯的行業,是王振昌一直在不斷思索的問題。追根溯源,王振昌看到了知識的力量,同時更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要求大澗人拉出去,然後再走回來。村裏經濟發展起來了,王振昌把眼光投向了精神文明建設。從1998年開始,村裏形成了幹部輪訓制度,經常邀請專家學者前來講學。村裏每月召開一次學習和議事會,學習、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村“兩委”班子提意見和建議,共商發展大計。村裏每年進行“好黨員“、“好幹部”、“好礦長”、“好公婆”、“好媳婦”、“好妯娌”……以及“五好家庭”的“十好”評比活動,並對獲獎者予以隆重表彰。村裏投資建成了文化廣場和文化大院,組建了四個文藝團體,骨幹達200多人。最近,為了提高村民的綜合素質,大澗村又投資150萬元開山建設了許昌市唯一的塑膠運動場。隨著經濟的發展,王振昌不斷調整著自己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歷程。2004年3月,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禹州市康博爾瓷業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佔地120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包括生産車間、庫房、辦公樓、修理車間等,總投資4500萬元,主要生産建築衛生陶瓷、電瓷、炻瓷和新型建材,現在項目投資達400萬元。瓷廠全面建成後,可吸納職工600人,可年産各種陶瓷1330萬件,實現産值2000萬元。

1

依法治理是王振昌經營的理念,而依法治理的關鍵在於依法辦事、照章辦事。大澗村的黨員幹部&&遵守,使廣大群眾養成了照章辦事的良好習慣。大澗村實行了工作報告制度和民主評議制度,村“兩委”幹部定期報告工作開展情況;建立了考勤制度,村黨委書記和村主任不定時查崗,凡發現村“兩委”幹部有缺勤現象扣發一個月浮動工資;成立了廉政監督組、村務監督組,使每一名黨員幹部在工作生活上保持高度謹慎,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大澗村還經常開展移風易俗的宣傳活動、社會公德教育活動等,凡是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活動都一抓到底。

歷經十餘年,大澗村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物質生活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以企代村”之後,大澗工貿集團擁有員工6000人,固定資産2.6億元人民幣,2004年實現總産值1500多萬元,全村農民平均收入達6000元人民幣。全村50%的家庭購買了汽車,家家蓋起了二層小樓。而王振昌的思路早已超越了這個階段,他已經為大澗村的未來謀劃好了新的目標:創大澗品牌,爭取上市融資。

從20年前母親的40塊錢,到10年前捐給村裏的價值300萬元的礦山,到現在2.6億元固定資産的經濟強村,再到未來計劃融資上市的大澗品牌,王振昌和大澗的村民們在這片土地上奏響了一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交響曲。這些艱難曲折又精彩紛呈的人生歷程,就是其中最亮麗的音符。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