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文明密碼》華夏婚俗探秘(20160222)

CCTV節目官網-CCTV-10 文明密碼 央視網2016年02月22日 14:32 A-A+

關中婚俗,漢中撞轎,合江九大碗,汝城祠堂婚禮,本期節目將帶您領略四個不同地方的婚姻禮俗。

泱泱華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的風土人情,而這其中婚嫁的風俗最能夠代表他們的文化特色。歷史悠久的古鎮,熱情的村民,美味的食物,陳晨將帶您一起親身體驗一場盛大的傳統婚禮。

 

這裡是位於陜西興平的馬嵬驛,遠在唐朝之時,便有著大唐第一驛站之稱。2016年春節前夕,一場規模浩大的傳統婚禮,即將在此進行。當地人用隆重的方式,迎接著千載難逢的好日子,文明密碼記者也特地來此,來感受傳統關中婚禮的魅力。

 

如今的馬嵬驛,已經從曾經的驛站轉身變成了陜西民俗的窗口,可即便如此,傳統的關中婚俗也是難得一見。記者到來之時,恰逢男方贏取的前一天,四里八鄉的相親都來幫忙,從而確保第二天的婚禮迎親能夠順利進行。

  

馬嵬驛所在的關中平原,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地,歷史上,秦漢唐等朝代都曾在此建都,厚重的皇室氣息,自然也影響了久居於此的關中人。關中人見慣了大場面。平日裏,他們埋頭做事,不善張揚;但是,到了人生之中的重要時刻,就一定舉全家之力,做他個轟轟烈烈一鳴驚人。

 

第二日上午,迎親的馬三娃家熱鬧非凡,大家都想親眼目睹,這傳統的關中婚禮,究竟有何不同。眼下,迎親的彩禮早已備好,迎親的隊伍業已就緒,大家熱切企盼,只等吉時來臨。

 

 

婚禮坐轎,在古時被看做是明媒正娶的標誌之一。眼前,馬三娃贏取新娘子,使用的是八抬大轎:花轎前後各有四名轎夫抬轎,轎前兩對嗩吶齊鳴,一對銅鑼開道,迎親隊伍長達數十米。這樣的規制,意味著迎親者至少是一個古時的大戶人家。伴隨著,鑼鼓的喧囂,迎親的隊伍即將走到城外,他們要與前來送親的隊伍回合。

  

原來,陳晨之前也被蒙在鼓裏,這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民間婚禮。而是,新春前夕一次傳統民俗的展演活動。可儘管如此,這婚禮的禮數卻也並不能少。

 

在成功贏取了新娘子之後,迎親的隊伍將會抬起新娘子,會和送親的隊伍,共同奔赴男方的婚禮現場。可是,娶媳婦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對於新娘子來説,總有一些她預料不到的小磨難。

 

顛轎的習俗,在當地由來已久。轎在途中,轎夫有意搖晃轎子,使新娘坐臥不安,戲鬧取樂。關中的顛轎,昭示著當地人灑脫不羈的個性,也為新婚的氛圍增添了幾分喜鬧。在陜西的漢中,陳晨也曾經經歷過一次關於花轎的婚俗——撞轎

 

懸崖千尺,溝壑萬丈,山腰上蜿蜒的公路連通著山裏和山外的世界。陜西漢中,北倚秦嶺南屏巴山,大巴山的水土養育漢中人的同時,也形成了獨特的民風民俗,記者剛到漢中,就遇到了一種特殊的結婚習俗。

中國人講究吉利,尤其嫁娶迎親,更是規矩繁多。兩位新娘,同一天結婚,走同一條山路,狹路相逢的時候,究竟該誰讓誰呢?

 

回到關中的婚禮現場,不難發現這裡的人們結婚非常講究排場,其中透著北方人民的粗獷豪邁,可是到了講究的細節上也不含糊,正所謂是粗中有細。整個浩浩蕩蕩的迎親送親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熱鬧非凡,這就是關中人們所傳承下來的寶貴文化。而在同是千年古鎮,遠在川南的堯壩古鎮,一場熱鬧程度不亞於這裡的婚禮正在進行。

 

四川瀘州的合江縣,位於長江,赤水,習水,三水合一的地方,遂稱合江,是由四川進入雲貴地區的重要幹道,從西漢元鼎二年建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歲月悠悠,在這裡至今仍延續著數百年之前的婚俗。

 

在堯壩古鎮,這種傳統婚禮得到了完整的保留,舉辦一個這樣的傳統婚禮,是成為一位堯壩新娘必須有的重要儀式。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也都會熱情參與進來,為的就是圖個吉利,圖個熱鬧。而舞獅子是堯壩婚禮的重要環節,用楠竹做的獅子既利用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又給婚禮增添了熱鬧喜慶的氣氛,看到如此場景,記者陳晨也不禁來了興趣。

 

堯壩這種樣式的婚禮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完整地遵循保留了古時流傳下來的婚俗,設宴,舞獅,花轎,鼓樂。每一環節都精巧設置,滿含喜事。圖個熱鬧,沾沾喜氣,讓人感到幸福和滿足。此刻,古老的小鎮張燈結綵,熱鬧非凡。這正是堯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企盼,傳統而又珍貴的習俗,將同人們一樣,在青石板的古道上一直行走下去。

土雞,排骨,丸子,八寶飯。每道菜都寓意分明,飽含美好的祝願。期盼團圓合美,五穀豐登。九大碗在合江已有悠久的歷史,有逢年過節必吃的習俗。九大碗講究三蒸九扣,菜的設計也暗藏玄機。而每一道菜要做六份,合起來有長長久久,六六大順之意。合江人將祝福吉祥演繹到了極致,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新娘由紅娘和書童請出上轎。當地人們把伴郎稱為書童。而婚轎一般由四人抬轎,人們認為,四預示著四季平安,四季發財。在堯壩,不論是九大碗還是六份菜,亦或是四人轎,這一個個的吉祥的數字象徵著人們最美好的心願和最誠摯的祝福。

拜堂之前,司儀要求新郎在地上踩出星斗的形狀,老輩認為這樣能夠吉星高照,鴻運當頭,是添福添喜的好彩頭。

宴請賓客,婚禮已到尾聲。蒸,是今天做菜的主要方法。堯壩人愛吃蒸菜,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蒸菜,在寒冬臘月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一層層的蒸籠高高摞起,不僅代表著能夠步步高升,還有著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的美意。可見,在堯壩人的眼中,追求美好的寓意是亙古不變的傳統。新的一年,春回大地之際,希望他們的生活能夠愈加美滿和幸福。

 

  

堯壩古鎮的傳統婚禮,讓原本安靜的古鎮,頓時熱鬧了起來。正是這種民間最傳統的風俗,體現了川南地區獨特的文化,以及淳樸的民風。而在湖南省郴州市的汝城縣,同樣是婚俗,卻是另外一番格調。

 

汝城

與合江不同,在汝城,周敦頤和他的愛蓮説,是10歲孩子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周敦頤的學説,讓傳統儒學在宋朝得到新的發展,他在汝城當縣令時,大力倡導仁孝禮儀,深深影響了這座古城,也奠定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汝城建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晉,這裡是著名的祠堂之鄉,保存完好的祠堂就有300多座,敬天祭祖,凝聚同宗,祠堂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也是儒家文化在民間最樸實的表達。

 

祠堂故事

 

66歲的范仲茂,是范氏祖祠的管理者。每天清晨,他都會去祠堂裏看一看,與往日的寂靜不同,今天這裡熱鬧非凡,范家的一對新人,將在家族的祠堂,定下百年之約。

 

范氏宗祠已經有500年的歷史, 在族人心中,這裡不僅是祭祀祖先,商議大事的地方,更是整個家族的精神象徵之地,新人們相信,在這裡舉行自己的終身大事,將得到祖先的祝福與護佑。

古老的祠堂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鞭炮過後)

這是一場倣照漢朝禮儀的婚禮,用品和儀式都遵從傳統。

范大叔也換上了一身新裝,為婚禮擂鼓助興。

雖然這是一場倣古的婚禮,但嚴整有序的禮儀規範,讓現場氣氛莊重肅穆,觀看的人也深受感動,也許,這就是祠堂文化、中華禮儀的影響力。我們能想象,幾百年前,范氏的一對對新人,就是從這裡走出,繁衍生息了根深葉茂的大家族。

跟堯壩古鎮新人跨馬鞍跨火盆走紅毯的民間傳統風俗不同,這裡呈現完全是一種王侯規格的婚禮。新人要互相交換古代貴族們喜好的禮物。

  

在堯壩古鎮的婚禮中,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充滿歡聲笑語,而在這裡整個婚禮儀式過程中,氣氛顯得格外莊重,少了一絲熱鬧多了一分嚴肅。然而,這樣的氣氛卻讓人能夠感覺到新人對於婚姻的鄭重和認真,以及一種責任的厚重感。

 

整個一場婚禮,現場的親友們都很安靜,仿佛真的回到了漢朝,感受到了那時達官顯貴們的莊重的婚禮儀式。

 

在汝城的這場婚禮上,我們見到了鮮活的祠堂文化,祠堂裏刻著深深的家族烙印,祠堂是團聚家族力量的象徵,每位族人都能從祠堂裏找到血脈至親,找到自己的根源所出。祠堂是村裏的公共建築,大家集資湊分,讓祠堂的管理和功能更加完善

 

 

收視TOP榜
860010-11190658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