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源洪 劉潔
來到《和平年代》已經一個月,作為一個實習生,我不僅通過參與"尋找最美軍嫂"、"節約的學問"等系列節目的製作,感受到了《和平年代》平和又有序的工作狀態,更在4·20蘆山地震發生後,通過緊張刺激的抗震救災節目的製作,感受到了一個新聞媒體波瀾壯闊卻又少為人知的"戰爭"。
緊急備戰
週六,地震當天,我還在享受週末,就被連續的幾個電話催命般地叫到電視臺。當我趕到,還沒摸著頭腦的時候,卻看見會議室裏已經嚴陣以待,製片人張主任和策劃郭老師,已經按照《第一現場》、《真情瞬間》、《援助之手》三個板塊組建了三個編輯組,與機動採訪組、包裝組配合製作節目。因此雖然氣氛極其緊張,但工作卻一絲未亂,緊急會議之後,三個小組就迅速地展開了工作。而我也跟隨被分配的《第一現場》編導組,開始了緊張又有些激動的忙碌。當天,大家因為緊急開會、策劃節目、分配工作,晚飯都沒有吃,並且作好了通宵奮戰的準備,只等前方傳回實時資料便立即開工。欄目組被各種前線與後方緊張的通話聲所充斥,氣氛緊張程度時不時達到高潮。
兵分幾路
節目組忙而不亂,這是我最最欽佩的一點。
每天,前方的稿子傳回之後,《第一現場》和《真情瞬間》組的編導立刻進行編輯修改。十點左右定稿,然後主持人俞潔拿上稿子解説,立即去錄音棚或者演播室錄製。這時,前方畫面也傳了回來,各組編導與剪輯組江建輝、吳宗陽等就立刻根據稿子進行初剪。初剪完成的同時進行後期的包裝。與此同時,我們的實習生們開始對照解説錄音對唱詞。這樣高效率的分工,讓畫面在剪輯完成時,解説、唱詞也已經到位,再經過總體的後期包裝,片子就完成了。各人分工明確細緻,一切工作井然有序,保證了我們節目能夠按時保質播出。除此之外,節目還設立了網絡宣傳組,負責通過微博、網站等發佈欄目信息,獲得更高關注度。
病魔入侵
原本最快也要半月才能播出一期的節目,現在要求必須一天完成,我們的編導們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第一天,節目形式、特效製作、版塊組接都要重新開始製作,工作量更比平常要大。但是,我們的編導們,頂著壓力,硬是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趕在審片之前完成了最後的包裝。最後節目的效果超出預期,領導對節目作出表揚,大家也終於松了一口氣。
之後幾天的節目,雖然仍緊張,但已經進入非常有序的狀態。但是這時,大家的身體卻陸續出現了問題。劉潔和江健輝,雖沒有特別嚴重的病痛,但他們每天眼睛裏都是紅紅的血絲。負責《真情瞬間》的曹丞華編導,患上嚴重感冒,堅持一天之後,實在撐不住才回家休息了,第二天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負責後期的李芳編導,工作壓力導致嚴重頭痛,都去醫院拍了CT,所幸只是高血壓,沒有大事。《第一現場》的于波編導,自工作開始,一直處於不明原因的低燒狀態,但任務繁重,她每天累極了只能在沙發上略微瞇一會兒。各種焦急和壓力,也使策劃郭老師的血壓一直偏高。此外,咽喉發炎、咳嗽、胃疼這樣的問題也都在此時冒了出來。但是我們的編導們並未因此就離開崗位,每天的工作仍然按時按量地完成著。有人説,新聞是用生命做出來的。這句話我以前覺得很誇張,現在看來,所言確實不虛。
"戰爭"尾聲
在抗震救災即將結束,前方開始災後重建的時候,我們欄目組緊張的氣氛逐漸有了一絲輕鬆。"戰爭"接近了尾聲。
看到抗震救災節目走入了正軌,欄目領導將《援助之手》版塊的李超、榮嶸編導抽調出來,組成別動隊去採訪國際救援隊,為五一特別節目的播出,抓緊進行拍攝製作。
前方救災的硝煙開始落下,後方製作的"戰爭"也快要落幕,而我們的故事仍將繼續下去。
(原文發佈于2013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