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立意家國 平視眾生--紀錄片《長城內外》的人文情懷

CCTV節目官網-CCTV-4 遠方的家 遠方的家2015年10月28日 14:14 A-A+

 央視《遠方的家》欄目推出的系列節目《長城內外》借長城遺跡的探尋,講述了長城沿線人民的生活故事,通過展現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具體的事情,聚焦的是中國人的當代生存境況以及中國的習俗、道德、倫理等文化形態。

        “人文” 所涉及的是對人的思考與終極關懷,人文精神的形成與變革無不深刻影響著一種文化、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徵直指人的生存本質, 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靈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用。” (葛紅兵《論人文精神的實質》)紀錄片自誕生之日起,久歷起伏,定義繁多,究其本質,則可歸結為一門關注人、表現人的生存狀態、人的性格命運以及人與宇宙萬物關係的藝術。我國取材長城的紀錄片為數眾多,這一方面是由於長城極為複雜而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歷史上,長城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分界線,見證了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的戰鬥搏殺。以抗戰為例,面對異國鐵蹄的踐踏,長城成為中華民族抗擊日寇侵略的重要軍事屏障,在“最危險的時候”,長城成為團結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符號,長城不僅僅是我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也代表了民族的脊梁,代表了中國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由於在國際社會及跨文化傳播領域,長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東方文明中璀璨的華夏文化。無論是對內的凝聚民心還是對外的國家形象宣傳,長城都具有特殊的符號意義和精神指涉。

        在《長城內外》系列節目中,長城不僅僅是一個具有國族意義的地理標識,更是廣袤國土上百姓生活的具體環境;不僅僅是一個飽含社會記憶的歷史符號,而且是正在發生和久不間斷的眾生百態。通過對具體的人的關注,對生活事件的描述,紀錄片完成了“長城精神”的轉化:向內融于平凡人的堅守和韌性,向外凝于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

        以前五集為例,節目分別以“萬里長城,東起虎山”,“徒步遼東邊堡”,“長城腳下是故鄉”,“滿族故里,啟運之地”,“遼東明珠——撫順”為標題,暗含的主題則是“長城內外,丹東人珍視有山有海的家園”,“長城永存於人心”,“觸摸本溪的長城,就能感受和見證它的歷史”,“保護長城遺跡,守護滿族傳統”,“長城的功能幾經變化,長城的歷史仍在繼續”。看似緊密圍繞長城歷史的標題下,卻始終蘊含與長城或直接、或間接相連的人物故事。第一集有保護珍稀鳥類的大型觀鳥園,第二集探討奇石珍寶的繼承人問題,第三集展示農家的綠色食物産業,第四集再現滿族民俗和嚴謹禮儀,第五集追問撫順的煤礦轉型……《長城內外》在探尋歷史遺跡,展現風土人情之上更進一步探討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綠色産業、民俗傳播及工業轉型等重要問題,體現了節目深切的人文關懷和對我國現實發展問題的關注,這一深刻的立意不訴諸高深的解説或者晦澀的表意鏡頭,而是高度融于長城沿線村鎮百姓的述説中,融於民俗園、莊稼地、農家小院、街邊餐館等市井生活中,在引導觀眾迅速理解節目的信息並産生共鳴的同時,以對地區百姓的陌生化解讀引發觀者思考。

        同時,在結構上,《長城內外》採用中心線串聯的結構,將繁雜的拍攝素材和眾多人物自然糅合成一條主線,通過長城沿線的行走,將一個個看似與長城聯絡不大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來,逐漸匯成長城內外的真實情態。長城這條主線不再是需要刻意強調的地理概念,而是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生活的環境,隱藏在百姓堅守事業的故事中。將“長城是什麼”、“長城怎樣影響現代人的生活”這些宏大命題娓娓道來,體現出當代電視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層反思。

        與1990年代具有開先河意義的紀錄片《望長城》相同的是,主創人員用鏡頭近乎自然地記錄正在進行的事件;不同的卻是,《長城內外》引入“出鏡記者”這一電視新聞節目常見的敘述主體,也是《遠方的家》特有的表現元素,採用“紀實+體驗”的形式,將記者的體驗式採訪納入敘事主線中,一方面展現了節目記錄過程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則強化了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使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拉近了觀眾與紀實影像的距離。在第一集《萬里長城,東起虎山》中,記者走進遼寧丹東寬甸縣朝鮮族鄉三道河村,“偶遇”65歲的金玉子,其父在村頭辦了一個朝鮮族民俗風情園,金一家在民俗園中接待攝製組並親自製作朝鮮傳統美食“冷面”。鏡頭完整地記錄了打面、壓面和煮麵的全過程,保存了事件的“場”信息,使得觀眾自然而然地了解了當地的民風民俗。第二集是《徒步遼東邊堡》,當地村民直接找到記者,主動要求面對鏡頭述説兒時的“長城記憶”,代入感極強。觀眾既可以跟隨記者去體驗沿線生活,也可以參照被攝對象的視野,拾撿珍貴的歷史碎片。

        現代意義上的電視紀錄片結構, 不僅是鏡頭之間、鏡頭與段落、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絡與外在秩序的統一, 同時也是創作者根據生活規律和主觀體驗感受, 以各種手段有主次、有層次地安排紀錄片內容, 並使之成為嚴密、有機整體的行為過程。這一過程首先要完成的是紀錄片敘事層面的完整,沒有結構的“記錄”是無效的;無法傳達的“表意”是徒勞的。在具體創作過程中,紀錄片的結構與表意方法緊密結合,完成對主體的敘事表達。

        節目以長城溯源、記者體驗、學者講解、村民講述為主要的敘事線索,結合解説詞,縱橫穿插,在每一集人物引入、內容展開和轉場時,手法細膩多元。如第二集《徒步遼東邊堡》,記者跟隨丹東學院劉同順老師探尋古堡遺跡,鏡頭的實時跟隨與解説的歷史信息補充交織起來,使得敘事節奏緊湊紮實,而正是在尋訪遺跡的過程中,以長城禦敵功能引到近代戰爭,自然鉤沉出寬甸大捷的往事,並引出寬甸當地的珍寶“玉王”,繼而發掘出當地玉雕人才匱乏這一問題。45分鐘內,故事層層展開,敘事逐漸深入,一氣呵成,銜接流暢。符合大眾傳播規律並時刻體現對“人”的力量的關注。    (張雅欣 王 彬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收視TOP榜
860010-11280407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