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辦的“CCTV-4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開播三週年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隆重舉行。多位影視學研究和實踐領域的權威專家齊聚一堂,《遠方的家》節目組全體成員到會研討。會議由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教授主持。
本次研討會是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繼11月8日“我們怎樣做記者——叩問邊界”記者節公益論壇後成功舉辦的又一項學術活動。《遠方的家》是2010年12月1日開播的一檔紀實類旅遊節目。節目以行走、體驗、發現為宗旨,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多次受到中央和上級部門表揚,並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受眾基礎。繼成功推出《遠方的家·邊疆行》《遠方的家·沿海行》和《遠方的家·北緯30度 中國行》並得到普遍好評後,節目組推出的《遠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正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本次研討會在《遠方的家》節目開播三週年這一重要時點,圍繞節目三年來所做的貢獻、所遇到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空間等進行分析和探討。會上,專家學者、節目忠實觀眾和北大學生代表分別建言,為節目組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首先,央視國際頻道總監助理王峰介紹了《遠方的家》三年來的發展情況,道出了節目的核心價值和節目背後的故事。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徐泓教授從電視新聞規律角度肯定了節目創新的姿態、全新的概念和清新的視角。徐泓教授認為,強調“人”和家的概念,書寫人的故事,展現人的狀態,張揚人的生命力,這是節目的核心,也是節目的突出優點和增強對外傳播力的途徑,同時也是節目下一步的前進方向。
清華大學哲學系肖鷹教授從美學的角度提出了對《遠方的家》的期待和建議。肖鷹教授認為,體現“艱難”,展示“細微”,巧妙構思,注重歷史,是節目在未來發展中可以考慮的幾個方向。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首先肯定了節目的高起點、大跨度和高密度的三年來紮實的實踐。他提出,節目組下一步可以打撈專業知識,給個人化歷史以更富深度的空間,同時,也可以允許節目中帶有一定的文化批判色彩。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現代傳播》主編胡智鋒指出,《遠方的家》能堅持三週年並仍在進步和發展,在今天變化迅速的産業格局中實屬不易。他認為節目主要有政治、社會文化和傳媒三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從節目品牌建設的角度,胡智鋒教授提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絕”,並強調要從價值、藝術和媒介三方面對節目加以延伸。
新華社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總編輯陸小華在發言中指出,節目的流動表達和系列展示很好地拓展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但是在節目發展中也應思考,如何將這樣的文化魅力進一步擴展,如何將探訪與分享、探訪與警醒和提問結合起來。他同時提出,也應加強節目的新媒體傳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周小普建議節目能加強深度的挖掘,將回望家園體現得更為準確和深刻。他認為,節目主持和“偶遇”的表現方式都需要從客觀和低調表達的角度重新加以思考和調整。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在發言中對節目的創作技術提出了寶貴意見,他指出節目接下來需要加強精神能量和商品能量的開掘,建設品牌影響力,創作出更多的精品節目。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劉玉琴從百姓生活的影像表達,媒體的文化思考與理性認知等方面分享了對節目的思考。《電視研究》責任編輯汪蘋也從自由自在的行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認為節目需強化現代感和身處歷史文化之中的代入感。《當代電視》主編張德祥則認為,節目應更加聚焦,突出人本身,同時主持人也要將自身狀態沉澱下來,融入到歷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去。《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編輯部主任陳富清從出鏡記者和主持的風格角度對節目提出了建議。《中國電視》編輯部主任李躍森認為,在新媒體移動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節目應注重製造話題,同時提升自己的文化含量。
會上,受邀的忠實觀眾代表和學生代表就自己對《遠方的家》的感受和思考與在場嘉賓進行了交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代表周聖崴發言時説他更關心節目在新媒介環境下的生存問題,並提出了“小切口,大內容”、“陌生的熟悉感”等對節目創作的建議。忠實觀眾代表裴富強和孫瑋則在節目的技術環節和體現的歷史文化的厚重感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研討會歷時三個多小時,與會的專家學者、觀眾和學生代表,與《遠方的家》節目組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研討會在感謝與收穫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