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最會偽裝的腦部腫瘤

CCTV節目官網-CCTV-2 職場健康課 來源:央視網2018年05月23日 17:18 A-A+

月經紊亂甚至不孕不育、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手腳粗壯肥大,甚至還出現了滿月臉、水牛背,這些症狀背後的推手你可能想不到,竟然是腦垂體瘤。5月8日21:48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職場健康課》將邀請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主任醫師鄧成艷和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姚勇聊一聊最會偽裝的腦部腫瘤。

最會偽裝的腦部腫瘤
 
什麼是垂體瘤

很多人一聽垂體瘤,第一反應就會懷疑是不是腦瘤啊,會不會很危險?要不要開顱手術啊,很多問題就冒出來了。

在講什麼是垂體瘤之前,我們先了解垂體是做什麼的有什麼功能。垂體,其實人們開始並不清楚它的存在,隨著解剖學的發展使得人們留意到在大腦深處還有這麼一個小小的器官。

垂體是一個位於頭顱內的內分泌器官,是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所有腺體中最重要和最複雜的器官。腦垂體的體積很小,像顆黃豆,前後徑為8~10毫米,橫徑為10~16毫米,重量只有0.4~1.1克。

大腦底部有一塊骨頭叫蝶骨,蝶骨上有一個像馬鞍形狀的小窩,稱蝶鞍,腦垂體就舒舒服服地躺在裏面。當然,腦垂體並不是孤零零地躺在蝶鞍內,垂體的上部經垂體柄與下丘腦相連,受下丘腦控制和調節。
 
垂體是多個不同的細胞組成的集合體,就像我們每個個體組成這個社會一樣。每個個體均安守本份,踏實工作使是這個社會得以正常運行的基礎,對於腦垂體而言也是如此,每個細胞各司其職,維持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但是,如果其中的任何個體出現了“叛逆”,均可能導致垂體這個“司令部”出現問題,不管是“機構臃腫”-體積增大,還是“胡髮發號司令”-激素分泌紊亂,都有可能給機體帶來嚴重後果。

垂體瘤就是源於垂體前葉和後葉以及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的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8%-15%。
 
垂體瘤發病率高達20%

垂體瘤在我們生活中發病率極高,目前認可的數據是20%左右。雖然垂體瘤的發生率較高,但是也不用特別擔心,因為絕大部分是良性腫瘤,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僅僅有少數幾例患者被報道是惡性病變。

垂體瘤可以分為兩類:功能性垂體瘤和無功能垂體瘤。

(1)功能性垂體瘤:

功能性垂體瘤可以過量地分泌某些激素,導致體內激素水平過高,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常見的功能性垂體瘤包括:GH生長激素瘤、PRL催乳素瘤和 ACTH 促腎上腺皮質瘤。

(2)無功能垂體瘤:

無功能垂體瘤則不會分泌激素,不會引起激素過多的那些臨床症狀。

不孕不育竟然和垂體有關係!

可能很多女性都是遇到過月經不調的問題,只要症狀不是很嚴重,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特別在意。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表現為月經週期或出血量的異常,可伴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月經失調的原因很多,其中就和垂體有重大關係。因為垂體瘤常具有內分泌腺功能,可造成多種內分泌功能異常。

我們來看看垂體是怎麼工作的。首先下丘腦是腦的一部分,位於腦垂體的上方,借助神經脈衝獲得有關身體的大量信息。當感到有需要時,就分泌出釋放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緩慢地傳到腦垂體,或刺激腦垂體釋放所儲藏的激素,或抑制腦垂體釋放激素,從而控制身體的生長和發育,調節多項人體功能。

男女生殖器官的指揮系統都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性腺在女人就是卵巢,在男人就是睪丸。司令部定位在下丘腦;垂體則是樞紐站,負責“作戰命令”上傳下達。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命令垂體合成與釋放促性腺激素,作用於女性卵巢或男性睪丸。

所以,垂體是整個生殖指揮系統的樞紐,它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好像就是一道又一道作戰命令。如果命令錯了,必然導致生殖與發育紊亂,甚至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垂體瘤導致的症狀之一,除此以外,它還有哪些症狀和嚴重後果呢?
垂體瘤的臨床症狀

類型

症狀

垂體泌乳素腺瘤

多為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規律,閉經、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性功能低減,如性慾下降、陽痿和不育。

垂體生長激素腺瘤

巨人症(發生在骨骺未閉合的青少年患者);肢端肥大症;腕管綜合徵;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以及甲狀腺、結腸的腫瘤等等。

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

庫欣病,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紫紋(身上紫紅色的皮紋)。

垂體促甲狀腺激素腺瘤

主要表現為高代謝的症狀,怕熱、多汗、體重下降、心慌房顫等。

垂體促性腺激素腺瘤

主要表現為女性月經紊亂、不育;男性主要表現為男性性功能低減、不育等。

大家要特別關注兩個特殊症狀的疾病:

肢端肥大症(兒童期發病則為“巨人症”)是因為患者的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過於勤快”,産生大量生長激素,導致患者骨骼、內臟和聲門等部位異常生長。

庫欣病也一樣,由於垂體過量分泌促腎上腺激素,作用於患者的腎上腺,繼而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多,引起“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症狀。而且由於疾病的隱匿性,很多人發現時瘤子往往已經發展到長得很大,壓迫視神經出現視野缺損的表現。如果未及時干預和治療,視野缺損可再擴大,並且存在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等風險。

得了垂體瘤就得做開顱手術嗎

得了垂體瘤,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吃藥治療還是要做手術治療呢?我們先來了解下垂體瘤的類型。臨床上,把垂體腺瘤分為兩類:

一類是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的垂體瘤,像一名勤勞的工人一樣仍然在為人體“辛勤工作”,源源不斷地産生人體所必需的激素——只不過它太勤勞了,産生了過多激素因而對機體造成了不良影響。這就是古訓説的“過猶不及”的道理。

另一類是不分泌激素的垂體瘤,被稱之為“垂體無功能腺瘤”,它像個好吃懶做的懶漢,只是一個勁兒地“變胖”,卻不幹活,不産生任何對人體有作用的激素——不過這個“胖垂體”實在是太胖了,以致壓迫我們正常的垂體組織。正常垂體組織受壓會引起功能障礙,造成正常分泌激素減少,所以與功能性垂體瘤的“過於勤快”不同,這類垂體可以説處於低功能狀態。另外,腫瘤繼續增大也會壓迫垂體周邊的正常結構,可導致頭痛、視野缺損等症狀。這個時候有必要及時就診,得到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雖然發病率高,但垂體瘤也有其特點。在一百個垂體有問題的病人中,只有一個需要治療。其餘的絕大部分患者是不需要治療的。治療是分為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

垂體瘤手術有兩種,一種是開顱做,通俗的説就是把腦袋打開。還有一種就是經蝶竇入路做,不用開顱。

大多數垂體瘤已經不需要開顱,是經鼻孔和蝶竇進行微創切除的。蝶竇是距離後鼻孔不遠的一個由骨質圍繞的氣腔,它的骨性結構包繞著垂體所在的部位,即垂體窩。垂體就像騎馬一樣穩穩地在這個蝶骨背面的凹陷之上,因而蝶骨的這一部分又叫做蝶鞍。手術經過鼻孔,通過打開蝶竇進入垂體窩,醫生就能在顯微鏡或者內視鏡的幫助下,在較小的手術空間下完成手術,減少手術帶來的副創傷。不過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們也需要進行開顱手術,以便於充分顯露較大的腫瘤。

總得來説,不同類型的垂體瘤緩和症狀表現也有不同,治療的方式也不同,對於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出現症狀後及時到醫院就診,診斷明確後配合醫生做個體化治療。

收視TOP榜
860010-1114055600
1 1 1